电影美术
有哪些电影美术经典布景?这是本人以美术的角度来推荐的几部电影,好些电影背后表达的意义已经被很多电影专家剖析的很细微了,我这里主要从美术的角度推荐,献给那些喜爱美术的影迷
有哪些电影美术经典布景?
这是本人以美术的角度来推荐的几部电影,好些电影背后表达的意义已经被很多电影专家剖析的很细微了,我这里主要从美术的角度推荐,献给那些喜爱美术的影迷们。
1《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影片中的人物具有抽象性、象征性,可以把人物剧情等当做是符号来看。在电影中了解表现主义形式和手法,挖掘电影特性和绘画艺术的联系,知道本片是强烈的艺术效果源于狂飙社的三个画家,而不是导演。他们在摄影和布景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尤其是在舞台布景和人物服装上采取变形、夸张的奇异效果,影响了以后好些黑色电影和形式为主的电影,布景和构图的表现形式极为独特,甚至有意歪曲透视结构的合理性,突出表现主义绘画的强烈对比的表现手段,用电影来完成绘画使命。本片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对现实有强烈的讽刺性。一句话总结《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2《毕加索的秘密》
毕加索有句名言“我不寻找,我要发现。”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这个电影。克鲁佐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西班牙大师毕加索作画过程。在克鲁佐的心目中,唯有绘画艺术创作过程才是真正具有演出特性的元素,即电影元素,因为本质上这是时间性元素。创造过程是纯粹的期待和变化过程。
3《意志的胜利》
曾获得巴黎电影展金奖,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电影讲述的是1934年的纽伦堡纳粹党党员大会,主要是歌颂希特勒、纳粹党,宣传色彩很浓厚。抛开这个事件的背景来说,导演的拍摄手法很高超,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十分精湛,后人至今都在模仿。
4《一条安达鲁的狗》
“没有超现实主义,就没有《一条安达鲁狗》”。这是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的“自白”。我认为只有认识超现实主义,才能读解《一条安达鲁狗》视觉语言。超现实主义脱胎于早期达达主义。是1919 年3 月,诗人安德烈·布勒东、路易·阿拉贡等建立的,追求“诗意应导向一种境界”是超现实主义的宗旨,1924 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主张摧毁旧艺术,强调改造世界和改造社会的唯一道路是改变每个人的意识,唤起被社会压抑的潜意识,其理论依据就是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学说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超现实主义美学的金科玉律“一把雨伞和缝纫机在手术台上相遇,这也是美。”是指导《一条安达鲁狗》的形式结构的准则。我个人以为本片是超现实主义定义的视觉诠释。了解了超现实主义的定义,也就理解了《一条安达鲁狗》
5《圣女贞德蒙难记》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执导于1928年的《圣女贞德受难记》,被誉为“电影史上探索人类灵魂的密度最大的一部影片”。这哪里是摄影?简直就是用镜头来画素描。
后记:还有好些和美术相关电影没有加入,比如安德烈·卢布廖夫,爱德华·蒙克,梵高等经典电影没有入选,主要是有些没有观看,或是观看的时间间隔很久。
要不要去美国学习电影美术?
如有条件很好。首先美电影业水平为世界一流,好莱坞自不必说。其著名影视学府可百度。当然条件有很在国内也可,基本国内也是学习外国先进东西的,必竟影视是泊来品且以美国为先进。中国指拍的电影据我所知奥斯卡奖有吗?香港李安除外。有人会问香港不是中国吗?这里讲是中国一国两制。这里只谈电影,即使李安获奖算在中国头上,那中国电影比美国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了。总之笔者很赞同你去美学电影方面的知识。祝你成功!
与美术、戏剧、电影等造型的形象相比较,文学形象有什么特殊性?
美术,戏剧,电影等造型表演艺术都是比较直观的,而文学作品是文字的,它需要在大脑中进行自我转换,想象,还原本来面目,才能品味其中,和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
有哪些适合在瓶颈期看的电影?
谢邀!过去的电影,百看不厌,什么英雄儿女,董存瑞,黄继光,上甘岭,开国大典等,实际,让人想念,有回味之感。见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