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班
你会送孩子去羽毛球寒假班吗?为什么?孩子冬季学羽毛球,可以驱寒健身,我认为寒假是否应该把孩子送到羽毛球班,应该看一下几点:一、孩子是否对羽毛球有兴趣?如果孩子对羽毛球非常有兴
你会送孩子去羽毛球寒假班吗?为什么?
孩子冬季学羽毛球,可以驱寒健身,我认为寒假是否应该把孩子送到羽毛球班,应该看一下几点:
一、孩子是否对羽毛球有兴趣?如果孩子对羽毛球非常有兴趣,也未尝不可。如果孩子对其他的健身活动有兴趣,那么也可以去学习其他的。
二、要看球馆教练的实力如何,球场环境如何。球馆教练的实力、经验与孩子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
三、也要看自身的经济条件,在有些地区,特别是北方边远地区,羽毛球馆较少,收费较高。
羽毛球怎么扣杀?
在羽毛球击球技术中,杀球无疑是力量最充分发挥的击球技术。那杀球的力量从哪里来?这个是很多球友都在问的一个问题,那我们这节内容就来分享一下。
- 杀球的力量 -
完整的杀球,不是单靠手臂的力量就能做到的。这和高远球以及吊球有很大差别,高远球打的熟练之后,完全可以不转身,只靠大臂的力量即可。经常看到运动员的对拉高远球,如下图:
↑对拉高远球↑
再来看下杀球的动作,如下图:
↑杀球↑
杀球几乎是用上了全身所有的力量。从脚到腿、跨、腰及上身,然后是大臂小臂,最后到手上。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力量最大,这是保证杀球速度快的基础。下面来详细分析力量的来源。
- 脚 -
不管是什么样的杀球,都需要起跳。脚的蹬地发力,就是起跳力量的来源。若是双脚起跳,在蹬地之前,膝盖应该是弯曲状态,重心下降,经常出现在男选手身上,如下图:
↑双脚起跳前的下肢动作↑
↑双脚起跳前的下肢动作↑
对于力量和弹跳较弱的女选手,一般采用单脚起跳,此时的脚和膝盖动作如下图:
↑单脚起跳前的下肢动作↑
↑单脚起跳杀球下肢动作↑
双脚起跳,是为了跳的更高,击球点更高;单脚起跳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身体的力量。所以,两者的不同也显而易见。业余选手,建议首先学单脚起跳,能够顺利的利用身体的力量之后,再练习双脚。
- 腰腹 -
从起跳的那一刻开始,身体向后仰,背成弓形。通过在空中的转体,然后收腹,将腰腹的力量发挥出来。
我们在看李宗伟的杀球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杀完球之后,身体是向前倾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快的上网,另一方面也是用力收腹之后的结果。
我们来看下图,注意身体的变化:
↑双脚起跳后身体的变化↑
从起跳开始,身体就向后形成“C”字,转体收腹,向前形成“C”,上身前倾,背向前弯。如下图:
↑起跳后身体的变化↑
再来看单脚起跳的身体变化,单脚起跳的高度不高,所以身体的变化幅度不会像双脚起跳后那么大,不过重点还是要利用起跳,带动身体的发力。如下图:
↑单脚起跳后身体的变化↑
↑单脚起跳后身体的变化↑
和双脚起跳相同的是,在起跳后身体后仰,然后转体,并收腹发力。所以,腰腹的发力,是在空中转体完成后开始的。
过程应该是这样:起跳,身体后仰,转体,收腹发力,使整个身体从向后弯曲变成向前弯曲。
- 肩膀 -
其实应该说转体的发力,不过,子墨觉得转体的力量来自于后脚的蹬地力量。在腾空的过程中,身体要转动,最明显的补位就是肩膀。如下图:
↑击球前肩膀的转动↑
整个身体的转动,是从下向上的,先是腿部,然后是腰腹,然后才是肩膀。肩膀转动后,身体的正面正对着球网,为下一步杀球做准备。
而且肩膀的转动,能带来不小的力量。想要将这个力量增大,需要注意“展胸”这个动作。
在“正手高远球”的动作要领中,说过“展胸”,主要就是将持拍手向身后拉,另一只手与持拍手保持平行。如下图:
↑杀球前的展胸↑
展胸之后的转肩才能更强烈,力量更大。当然,这个动作应该是在起跳前就做好的,起跳之后,就是转肩和倒拍的动作了。
- 手臂 -
不管身体的力量控制的如何,最终都需要经过手臂传递到球拍上,所以,手臂的动作十分重要。
抬肘和亮肘:动作和正手高远球几乎一样。将肘关节上抬,小臂后倒,使小臂和大臂形成的平面朝前。
这里要纠正一个很多业余选手存在的错误,就是抬肘后倒的时候,有球友说肘要向前顶,肘关节朝前。此时小臂和大臂形成的平面是朝向脸部的。这样的动作,会严重影响到手臂的旋转发力。——子墨看了大量的专业选手的动作加上个人实战经验的总结,不一定完全正确。
来看下专业的选手在抬肘和亮肘时候的动作,如下图(也可以参考上一篇视频里面的杀球慢动作):
↑抬肘及亮肘的动作↑
这个动作要求,在抬肘时,大臂要稍微远离身体,而不是移动至头部右侧。也可以理解为:在展胸动作的基础上,转肩时,肘部上抬,但是保证肘关节朝外,而不是完全朝前。如下图:
↑转肩带动大臂↑
- 内旋 -
(重点)
内旋发力是杀球发力的重点,而这个重点却被很多球友忽略,或者是简单的内旋就可以了,造成的结果就是身体有力杀球却无力,怎么都体会不到“鞭打”的感觉。来看下手臂的内旋,如下图:
↑整条手臂内旋↑
↑整条手臂内旋↑
这里的内旋就不单单是手腕带动小臂内旋(正手勾对角时采用),而是整条手臂一起内旋。这样的内旋就能让你很快体会到“甩鞭子”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整条手臂内旋击球后的动作,如下图:
↑手臂内旋后,拍头朝下↑
↑手臂内旋后,拍头朝下↑
手臂向内旋转的弧度越大,拍头就会越垂直于地面。如上图,大力杀球的时候,手腕和小臂的旋转差不多180°了。这样的内旋,所发出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
这里就要说到手臂的抬肘和亮肘了,如果按照上文所示的错误方式,则不利于整条手臂的旋转,只能手腕带动小臂做小角度的旋转,击球力量显然会大大降低。
只有把大臂的角度空出来,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做内旋动作。大家可以空手试试:肘关节朝前和肘关节朝外的发力,会有明显的区别。
以上就是杀球的力量来源,总结如下:
①单脚起跳时,持拍手同侧的脚蹬地发力,有助于在跳起的过程中转身;双脚起跳,基本是双脚同时发力,将重心降低,然后弹起来;
②起跳时,身体后仰,并转身收腹,转肩,将身体的力量传递到大臂上;
③锁肘之后整条手臂内旋,收腹,身体向前弯曲,将力量通过“鞭打”的方式甩出来。
前面2步是力量的传递,最后1步是力量的释放。在力量的传递时,主要是转体和身体后仰;在释放的时候,手臂的内旋和收腹,让身体向前倾,是关键。
如何打好羽毛球?
我们常说,想培养好一门兴趣,最好的时间是小时候,其次是现在。想要打好羽毛球,最重要的当然是态度。羽毛球对基本功的要求非常高,从最基础的挥拍练习到步伐练习,我们都要一丝不苟,体会发力,如果一步错则步步错,而且错误的发力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羽毛球是一项对连贯性要求极高的项目,这其中蕴含着发力的逻辑关系,我们一定要用心体会,勤加练习。羽毛球是一项极其考验头脑的运动,在多拍中感受会更加明显,在场上的单打独斗,更能锻炼我们的独立锻炼我们的意志。综上,我想说打好羽毛球需要这几点。
1.认真的态度
2.身体的协调性
3.强大的体力耐力
4.灵活的头脑
5.勤加练习
打羽毛球后膝盖疼?
膝关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节,同时也是支撑整个人体的骨头,膝关节由股骨的远端、胫骨的近端和髌骨组成的,股骨和胫骨由交叉韧带连接加固,外围由关节囊包绕,在关节囊的两侧是两条副韧带。该关节因为上下杠杆长,周围肌肉小,所以是在运动中最易受损的关节。
打羽毛球膝盖疼痛点在膝盖髌骨下缘的话,是一种髌尖末端症,羽毛球选手中很常见。股四头肌的下端止点在髌骨结节,如果肌肉太紧,没有及时松开,长期过度牵拉肌肉止点,就会引起这种末端病。
如果是青少年,由于骨骺未愈合,胫骨粗隆处疼痛也是一种末端症。原因仍是训练强度大,练完后没有及时放松引起。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改进动作和训练后多进行放松两方面来解决。
1、上网击球时,膝盖前端不要超过脚尖。超过脚尖,会使膝盖负荷更大。长久下去,运动员的上网动作会受到影响,不敢上网。
2、下肢和下肢关节的稳定性要加强。股四头肌和臀部肌肉力量的增加,也可以减少末端牵拉力,否则牵拉负荷总是集中在一点,容易造成病患。
3、训练结束后,要及时牵拉肌肉,使肌肉更有弹性。牵拉股四头肌的练习,可以多做从后面提拉脚至臀部,站立或跪姿都可以做。简单说,就是站立或跪着,一只手抓住脚,向臀部提拉,脚跟能贴住臀部最好。
打羽毛球为什么会膝盖疼?
1、长期的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膝关节慢性劳损
膝关节长期反复的摩擦,屈伸易使膝关节面磨损以及韧带变性。根据调查发现,关节劳损的运动员专业训练年限大多数都在4年以上,训练年数越多,伤病越多。
2、技术动作不正确引起的膝关节损伤
在羽毛球的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快速的动作变换速度和应变能力,如果运动员不会自我保护将会很容易受伤。例如不正确的前冲止动和回动时外翻,在屈伸时因为关节窝与关节头的不断摩擦引起膝关节内侧韧带以及软骨损伤,损伤性滑膜炎,髌骨劳损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
打羽毛球有什么好处?
一、锻炼眼力
打羽毛球让人练得“眼明手快”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打球时双方要经常观察对手挥拍情况和高速飞行中的球体,眼睛紧紧追寻高速飞行的球体,眼部的睫状肌就会不断地收缩和放松,大大促进了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了睫状肌的功能,长期锻炼就能提高人的视觉灵敏度和眼睛的反应能力。对于普通的羽毛球爱好者,尤其过度使用眼睛的人来说,如果能坚持打羽毛球,视觉敏感度将会明显提高。
二、舒筋活血
羽毛球同篮球、网球、乒乓球一样,是个较强体力的运动,技术占40%,体力占60%,哪怕是寒天冻地,一场球打下来全身会出汗,春天秋天就更厉害了,对身体起到调整和平衡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对预防心血管病,强身健体非常有益。
三、治颈椎(肩周)病
参与羽毛球运动,要用手肩膀协调出动,拼命抽球,你的头要抬、肩要动,每天坚持打球一小时以上,骨质增生很难形成。因此,颈椎、肩周病很难产生。
四、排毒养颜
长期打羽毛球的同志胖子比较少,走路轻松,人变得较年轻。每天出汗把身体毒素排出,使你大小便通畅,叫你汗流浃背,体毒排泄,对预防痛风病很有脾益。
五、全身锻炼
羽毛球运动也很适合减肥人群。在羽毛球运动中,需要不停地运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握拍、挥拍,还要充分活动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等部位,所以对于全身肌肉和关节的锻炼是很充分的。而且,你在捡球、接球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弯腰、抬头,这样,也使腰部、腹部的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六、增强友谊
通过打球、比赛不相识的都互相认识了,了解对方的性格,真正以球会友,友谊长存。
七、提高技能
通过球友组织比赛,激发技能训练,球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八、开心娱乐
养生专家讲:每天要大笑三次,对人的精神舒畅,促进五脏六腑活动非常有好处。可排除浊气、邪气。只要羽毛球一发,一场球打下来,要笑十次以上,使人的心情保持快乐。
九、身体灵敏
打球的人都精神抖擞,精道道的,身体灵活,四肢勤快,打羽毛球的,身体关节骨胳都用的上,采取抽吊结合,四方球、左右勾球、变化多样,使身体灵活多变。
十、健脑增智
羽球人员要动脑打球,不是不动脑击球,叫打球先打脑,要研究对方弱点、致命地方,因人而宜,以人为本,坚持以我为中心,以主动为动力,以快速为法宝,以赢球增信心。
羽毛球怎么捞球?
初学羽毛球,总觉得人家用球拍捡羽毛球酷酷地。特别是跟美女同事去打球的时候,能够用球拍捡球,更加是让妹子尖叫。下面,通过一分钟教会你用球拍捡羽毛球。骚年,开始装逼啦,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步:
正手握拍,用拍子的侧边沿贴近球的侧边,拍面略微垂直地面
第二步:
手腕向左上方发力,球迅速向左上方飞出,保持球与拍紧靠在一起,拍面逐渐放平
第三步:
左手将球从拍上取下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羽毛球知识,请关注头条号:羽毛球教学
羽毛球步法怎么练?
我们先将羽毛球步法大致分成以下几类:
- 垫步
- 交叉步
- 跑步(向前或向后)
垫步,垫步的动作特点就是有一只脚在前,另一只在后,以后面的脚蹬地发力为主,后脚一般不超过并且不接触到前脚。动图中黑衣选手落地以后做的步法就是垫步了。
交叉步,交叉步的动作特点就是在后面发力蹬地的脚会接近甚至超过在前面脚。动图红色衣服,右脚有一步落地后发力蹬地的位置已经和左脚在一条线上了。
跑步,跑步就是跑步了,看下林丹的步法。跑步应该是所有步法中最快速度的。
注意
所有需要最后使用跨步的步法,最后一步跨步一定用与持拍手同侧的脚进行跨步。
最好所有类型的步法都掌握,这样在比赛中才能更加从容的进行场上移动。
这里只能简单的进行说明步法的种类,想要自己练习的话,可以多上网找练习视频自学,当然,找教练学永远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