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普林斯顿大学

清华美女教授颜宁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终身讲席教授,你怎么看?清华大学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受聘于海外高水平大学正式教职的情况已日益多见,在职教师被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

清华美女教授颜宁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终身讲席教授,你怎么看?

清华大学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受聘于海外高水平大学正式教职的情况已日益多见,在职教师被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名校聘为长聘或讲席教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类似的高层次科研人才流动现象实属正常,而世界顶级高校聘请国内研究人员,也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我国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认可。而且相信颜宁教授受聘还会增进国际或校际的学术交流。我们应理性看待。

西安交大和普林斯顿大学比怎么样?

问这样的问题,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头被门夹了?

西安交大与普林斯顿大学哪个强?

普林斯顿在教育、科技较为落后的美利坚都进不了前三,。在中国大学不参与的情况下,世界大学排名也只能勉强排在10名左右,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985/211共计120多著名大学参与排名,那么普林斯顿的排名最高也就140名左右吧?

普林斯顿这种大学也就在美国和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小有点名气,建校100多年了,诺奖还不到50个,而西交建校(以1954年起)才60多年,却贡献各类院士及诸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泰山、华山……学者数百人。

结论:普林斯顿和西交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美女教授颜宁为什么会选择离开清华?

重磅|清华女神颜宁教授为何出走普林斯顿?

最新消息:清华女神颜宁教授今年秋天将执教普林斯顿,已被普林发布的官方简报确认:

Nieng Yan will join the faculty in the fall as the shirley M Tilghman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 She comes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where she has severed as a professor since 2012 and earlier as a PI. Yan received her Ph. D from Princeton and continued as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from 2005. Her B. S. is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Yan’s research focus on the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substrate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我们看看清华女神颜宁教授的个人资料

颜宁生于1977年11月,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200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又进站做了博士后。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被清华大学特聘为医学院教授,是当时最年轻的博导,一时全国瞩目。

2011年,颜宁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2014年12月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5年2月,因其“在跨膜物质运输的结构生物学领域所做出的一系列杰出工作”,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青年科学家奖”;

2015年10月,因“对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在内的关键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颜宁荣获重量级的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6年6月,当选《Nature》评选的10大“中国科学之星”。

颜宁是因连续两年没拿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负气而走吗?

颜宁的终身讲席教授职位4月27日就已在普林斯顿大学董事会通过,5月3日国内微博也已传出消息。这本来是一条大长中国人志气的好消息啊,这么牛的普林斯顿,给予这么年轻的中国教授这么顶级的终身教授职位,中国人难道不该自豪吗?但奇怪的是,众多媒体大都讳莫如深,连清华大学和颜宁本人都很没吭声,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看看颜宁在科学网的博客,再结合新华社简短的消息,就一目了然:颜宁是因为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负气而去。2014年9月2日,颜宁刊发了题为《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的长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5865-824367.html),详述自己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项目失败的过程。她自认为像她这样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申请一个很可能做出世界前沿成果的项目,哪有不批准、不给钱的道理?她自言“志在必得”,结果却十分狼狈——基金委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就把她打入冷宫。

颜宁搞不懂,评委的意见都是“建议资助”甚至是“优先资助”,为什么她连当面答辩的机会都没有?她质疑说:“请问根据评审意见决定邀请谁来答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评委们这些意见不恰恰应该让我当面去解释再决定最终资助与否么?为何连答辩的机会都不肯给?”

随后她还用红字标出一段:“难道重点基金不正该支持有风险但重要的课题么?一定要四平八稳、完全预测得到结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才值得支持?这是创新之道么?”文中有个附言,颜宁说:“好几个朋友看了我的博文,电话批评我小气。其实我的情绪早在六月份就已耗尽,写上述文字的时候委实没什么情绪了。”

然后在2015年6月23日,她又在该文后补记了下文这段:羊年春节奋发图强,认真加班写本子,本欲2015年知耻而后勇,近日初审结束,奈何依旧未获得答辩机会。至此,我除了“呵呵”竟无语。我真是健忘,竟然忘了当年我的杰青也是第三次才获得答辩机会。历史的重演,让我对自然科学基金委难以再抱任何幻想。程序“正义”,“专家”意见,呵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就是说,颜宁连续两年申请项目基金均铩羽而归。

国外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怎么会突然都在2015年向颜宁发出邀请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颜宁在2015年6月两次失意后,自己向国外机构表达了愿望。像她这样年轻又顶尖的科学家在哪不抢手呢?所以很明显,颜宁受聘普林斯顿,实际上是负气出走。而负气的直接原因,就是国内的科研体制让她无法开展想做的科研项目。

颜宁拥有世界顶尖科学家特质:好奇心+敢于挑战+科学追求!

颜老师也是性情中人,读过她科学网博文的就知道,从颜老师身上我也想到顶尖科学家必备的三个特质:

第一,富有好奇心。曾经颜老师问好友,做科研什么最重要?好友答到“手段,模式生物和坚定的心。”,颜老师却说“好奇心”。是啊,做科研离不开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发科研热情的源泉,这也是很多科学家的初心,因此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从一开始要培养好奇心,充分带动好奇心。

第二,敢于挑战难题。2012年,颜老师领导的团队首次解析了大肠杆菌GLUTs的大致结构。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她们聚焦于更具挑战性的课题: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4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的诸多世界顶尖实验室都曾经或正在为此全力攻关,但始终未能成功,这个课题的难度可想而知。苍天不负有心人,颜老师团队于2014年在《自然》杂志解析了人源GLUT1的三维结构,这也是第一个人源次级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

第三,纯粹的学术追求。我很佩服有纯粹学术追求的科学家,像老一辈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遥感界权威已逝的李小文院士。袁隆平院士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解决世界上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现今80多岁了还活跃在科研前线。布鞋院士李小文曾说过“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 生活中他不拘小节,不求名利,可谓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想想颜老师也不必冒此风险,继续守于清华,也必将院士加身、功成名就。待遇也好,情怀也罢,也许在她眼里这些都不重要,只是为了内心那份纯粹的学术追求。目前在国内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科学家要分散精力应对纷扰的科研琐事、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昂贵的生活成本,科研质量自然要降低不少。

最后,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衷心祝福颜老师在普林斯顿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她带着理想走,期待她带着荣誉和经验有朝一日再回清华,补上那份国家情怀。

高校教授发声,经济学应被定为中学的必修课,有这个必要吗?

经济学在初中没必要必修,选修就行,到高中定为必修课也不错,必竟我国金融材会类高校不在少数,而且可以扭转我国民众一传统劣势:轻商!中国有几千年轻商传统,这不利我国经济发展,也不利开放搞活,所以让年轻人从初中起学点经济学很有必要,起码让学生在今后人生中多一选择,应不输“思想品得”之类的课程!

初中时退学,学籍也注销了,这种情况下以后还能出国留学吗?

01.应邀。你初中退学,说明文化浅。还想上大学,你可在国内先上职业技校,取得中专文凭,相当于高中,进而考专业对口大学大专,路子简单可行,花费也少,也能学到真技术。

02.你想到美国上学,说明家里条件相当优越,一般家庭不敢高想。需高额学费。

03.近几年,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迅速,西方国家眼红,都想来中国搭快车,何必到美帝国那里捐资,让美狗拿钱造武器杀我同胞呢!

04.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私立研究型大学,是名校,宽进严出,不易毕业,学费太高昂,何必伤脑筋?

05.360行,行行出状元,不必过度依赖于上大学。估计年龄大了,时间来得及吗?

06.打台球的丁俊辉发展路子可鉴。(网络配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