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互联网教育优势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到底是互联网教育占优势还是线下教育占优势?谢邀。本人认为就职业教育而言还是互联网教育占优。因为授教的人群更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网上大多都是数字教学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到底是互联网教育占优势还是线下教育占优势?

谢邀。本人认为就职业教育而言还是互联网教育占优。因为授教的人群更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网上大多都是数字教学、讲座教学,基本是理论上的东西,所以应该以基础教育为主,浅入深出。因授教的人们学历不等,接受的能力也不同。如果要深入的去学习某种职业技术还是要线下教育的。

互联网教育的短板是什么?

互联网教育的短板,是人的学习机理还没有完全数字化。

互联网教育平台有哪几家?

2017年是在线教育飞速发展的一年,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教育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教育APP作为在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巨头争抢的市场。

2017年2月份,在线教育APP排行榜中,网易有道词典、作业帮、金山词霸、一起作业学生版、小猿搜题、互动作业、百词斩、学霸君、小伴龙、百度翻译等榜上有名。

过去一年,教育APP总体月活在2亿左右浮动,使用APP的女生用普遍比男生好学,如一起作业学生版APP用户以女生居多,年龄上,除了小伴龙这种年轻妈妈带着宝宝使用,其他基本上是30岁以下用户,从城市分布上来看,网易有道词典、金山词霸、百词斩、百度翻译、一起学生作业版,基本上都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其他的,二三四线占比更高。用户消费能力与城市分布基本一致,网易有道词典、百词斩、金山词霸位居前三。

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在哪里?

录播每一个课堂,以全息场景还原与呈现。

让每个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和智能电视进入全球任何1间教室,聆听自己喜欢教师的课程。每名学生每年为此项服务支付1000元费用。全球市场容量:20亿人X1000元=2万亿市场空间。简言之,1000元自由的选择任何一所名校。

利润分配:运维方获得50%收入。教师获得50%收入(大致为每次收视0.5元钱,1000万对应500万收入)。

股权分配:运维方持股1%,教师持股29%,剩余70%由学习者联合持股。

股权价值:1万亿收入几乎等于1万亿利润,等于20个阿里。

站内上市:股权有5年锁定期,让智能教育先发展壮大。使利润累积到已经支撑创办教育银行。在支持股东套现。

运维方获得资金用途:发展全息软硬件技术,将立体课堂通过智能电视自由搬运到全球每个角落。成为智能电视领域、全息投影领域、下一代智能手机、手表、电脑的领导者。以软件带动硬件,以硬件获得更多利润。

富士康转型工业互联网有什么优势?

确实有这方面的优势,由于其巨大产量,产生了眼耳鼻舌的高灵敏度,金融与产业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目前是定制物流与金融结合最好的一家企业。

VR 技术能否改变互联网教育行业?

VR 最多成为教育的一种辅助措施,难以有颠覆性的东西,当前在线教育的痛点压根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缺乏真实场景体验。

课堂场景,就看黑板听讲课而言,看高清视频没有任何体验上真正的损失,课堂场景的核心是两个字—约束!

对,约束,要知道,人的自制力在惰性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尤其是中小学生,其实这一点上大学生也非常糟糕,你坐在中小学课堂里,就意味着你必须认真听讲,你不能随意讲话,你不能吃东西,不能随意走动,你被约束着,只能学习。互联网 VR 教育,提供不了这种来自老师的环境约束力。所以 VR 提供的身临其境相对视频而言,并无实质性意义。

另外,VR 对于各个学科的意义也完全不同,比如学习数学,VR 几乎派不上任何用场,甚至影响学习,本来需要频繁动笔演算的,戴个 VR 完全是累赘。有答主提到 VR 学习地理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确有其意义,但是,这些难道不能用视频替代吗?现在地理教育方面的视频资源丰富吗?如果不丰富,那我们怎样才能相信 VR 能提供更好的资源呢?

所以,VR 对于狭义的教育,既中小学大学,意义有限。当然,我们可以幻想一些场景,通过 VR 影片学习历史,通过 VR 课件学习立体几何训练空间想象力,通过 VR 课件学习化学分子结构,等等。然而这些不能用视频替代吗?现在视频课件丰富吗?一点都不丰富,而且制作成本高昂,VR 能带来希望吗?这些都是未知数。

目前看来有应用前景的,只能是一些需要实际操作的技能培训,比如有答主提到的学开车,这种教育培训,VR 还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不过我还得说,我学开车的时候就用过深圳某公司开发的学车机器,就是可以模拟操作,模拟考试的驾驶学习机。然而它唯一的用处就是让我更容易记住科目三的流程,熟悉考场。对于真实操作,并无帮助。谨慎乐观。

认为 VR 可以改变教育不均衡现状,可以大大提升学校教学效率的观点,十年前做在线教育视频的公司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实际上发现困难比想象中大很多。目前的在线教学视频充斥大量低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寥寥无几且成本高昂。最后,最让人灰心的是,即便视频高质量,就以数学物理视频为例,10000 个学生点进去,只有 1000 个学生看完,不到 100 个学生会照着视频要求去做。不到 10 个学生会去认真做作业(还是被他妈逼的)。如果是一个季度,一系列视频,恐怕只有 1 个学生能坚持下来。这才是真正让在线教育从业者心寒的事情。

国内某著名培训机构花大价钱,用顶尖教师团队 + 动画制作团队,每集十多万的价格,打造了全套初中数学学习动画,免费观看,品质看得让人感动,真的。但是你知道吗?总共 60 个视频,第一个视频的观看量是 40000+,倒数第二个视频的观看量是 60+。注意,点开既算观看量,不一定要看完。网友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VR科技,有更多关于VR的干货哦

VR技术能否改变互联网教育行业?

改变是可以改变的。

VR 技术和使用的普及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方面技术的成熟,另外一方面是需要找到适合的使用场景,虚拟的现实场景,会对某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场景让大脑产生非常形象的联系。

目前 VR 更多的在一些“现场”游戏里面,教育需要 VR 技术开发商和教育行业的专业人士共同跨界进行合作,打造出具有图片性的场景。

同时,VR 和 AR 的配合,会是加速应用的一个手段。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看好互联网+教育?

做过小学老师后转行做互联网的人来说两句,先说学校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有图书馆,有互联网庞大的信息,为什么还需要学校用线下,统一,笨拙,臃肿,填鸭式,看起来不那么科学和高效的大班式教学来让孩子度过青春时光?因为知识的传递为了确保标准和质量是和教学大纲相吻合,相一致的,需要无数的教务工作者来传递教育部,教材编写者的意志。而文字,图画,视频等知识表现形式,都远远做不到像老师言传身教那样全面的教育。

也许聪明的孩子自学起来比老师快多了,但是那也是在老师的看护下,交流下,鼓励下,确保不会跑偏。培养孩子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没有教育工作者辅助,是很难真正获取的,这也是各种英文学习软件,网站,替代不了新东方等的原因。知识不昂贵,教授知识的巧妙姿势昂贵。孩子需要外界不停的正反馈去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这可不是软件里给点小星星就能解决的,他需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人的反应,才会受到鼓舞。所以互联网教育如果不是贴身的,永远无法真正解决教育。

另外学校教育能够贯彻和落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能发布国家认可的成绩和学历等资格证书,这一点,互联网教育短期内不可能和体制抗衡。慕课虽然会给上完课的人颁发结业证书,但是它只能作为简历里锦上添花的附加分而已。


什么时候互联网教育的资格证书可以真正获得社会和国家的认可了,才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发展。

希腊的教育有什么优势?

谢邀,

我又看了一遍,没错,说的西腊,

我滴个妈呀?

这下好头条一杆子把陛人戳到希腊了,

我连希腊教育优势都知道,

太奥林匹克抽象了吧?

要不这么着吧,头条出钱让我去西腊,考察一个月,回来我在讲给你们希腊的教育优势在哪里?

好了,就这么定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了,拜拜







如何玩转“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其实已经有玩的比较转的了,就是知识经济,人们愿意为知识进行付费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一直都是学生。



但是回归到正统的教育上面,现有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基本都是MOOC,但是这个弊端很大,就是学生课程完成率非常低,这一个巨大的问题。学生不完成课程就相当于过去逃课不上学,那么教授知识的链条就断了,那么最终互联网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如何玩转互联网+教育,最好的就学习互联网企业在知识经济上的表现方式,可以移植到正统教育上做相应的转变。如在得到开设经济学专栏课的北大薛兆丰教授,教授的是经济学知识,这完全可以说和课堂上区别已经不大了,目前订阅人说已经超过18万了,而且里面的人活跃度是很高的,现在的课堂简直不能比,最后这还是需要付费的啊。这就是一种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只不过它通过商业的方式实现了。



要是以后高校教育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通过社群发语音的方式教授课程,学生可以在课程下留下疑问,进行讨论,定期做一个交流分享。当然语音只是形式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其他方式需要想象创造,未来肯定还有很多新模式可以探索,比如可以思考与现在火爆的短视频结合,做教育方面的改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