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日本av募捐

如何看待赵本山直播募捐这件事?没有看到赵本山直播募捐,本不想评论此事。但赵本山名气太大,他的每次捐款也都是路人皆知这确是真事。凭心而论。许多人都想把自己搞出名,都想把自

如何看待赵本山直播募捐这件事?

没有看到赵本山直播募捐,本不想评论此事。但赵本山名气太大,他的每次捐款也都是路人皆知这确是真事。凭心而论。许多人都想把自己搞出名,都想把自己的产品打进市场。广告费没少花,收效甚微的大有人在。有些广告还不如不打,都把人弄成了逆反心理,还不如大街耍猴的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想把自己整出名,有时真的很难。赵本山是由民间艺人出名的,他一定深牾其道。他这次高调直播募捐,也一定知道有些人会叮着他看,也一定知道有些人不会是替他宣传正能量的。肯定会有人抹黑他的慈善捐款。正面宣传赵本山自己做,反面宣传的人会不请自到,一切都在赵本山的掌控之中。姜还是老的辣,赵本山成功了,你不服不行。\

基本没有救治可能的病人应不应该募捐?

挽救生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一息尚存,就应当树立大病可愈的信心,怀抱峰回路转的希望。对一线救治希望,付以百倍的顽强努力。你一份,我一份,募捐的是人人辛苦钱,体现的是,我们这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人间大爱。

如何看待“同一天生日”网络募捐主办方被立案调查?

今天包大人的朋友圈被一张一张不同孩子举着“谢谢和我同一天生的您”牌子的图片刷了屏...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看到朋友圈满满的正能量,还有热心市民王女士,包大人也喝了一碗碗鸡汤,直到看到了这一张照片:

包大人可是读过小学的,小学数学就告诉我们: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但不可被100整除)为闰年,但是正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So,2009???2月29日??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虚构一个2009年2月29日一个不存在的日子出生的小女孩???我说服自己可能是程序员不小心输出了日期,可是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科学的探索欲。包大人决定化身福尔摩斯,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一下这个慈善项目。

结果随着在朋友圈看得越多,包大人看得越多,就发现越不对劲,简直漏洞百出:

同一个小朋友,却有两个不同的出生日期。。。

穿着羽绒服洗衣服袖子都不用卷起来是真的会洗衣服的好孩子吗?

很贫困但是却买得起电子表的尖子生。。。

我相信这些孩子纯真的笑容,可是他们在拍这张感谢的照片的时候到底是在感谢谁?他们又是否知道这个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故事是真的吗?恰好在云南这个慈善组织能找到一年三百六十六天每一个生日都不一样的孩子。然后他们说的这些话都一摸一样“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希望摆脱贫困。”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我曾经去湖南乡下做过支教,他们这么小的小朋友,其实愿望都是非常纯粹非常简单的。我曾经问过当地的小朋友,你们想要什么?他们回答各种各样,有的想要衣服,有的想要一个书包,有的想要一台电脑,而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小的小朋友说:"我想要摆脱贫困。。。"

这一天里,朋友圈里无数人转发着他们的爱心之举。我相信这些朋友都是饱含爱心的人士,我也希望整个慈善事件是真的。只是我从小所受的科学教育告诉我,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很多骗子的行为都是滥用了人们的善良:街边要饭的小孩,路旁残疾的老人,曾经的大家疯狂转发和打赏的罗一笑。。。

当然,包大人也不能完全证明这是一个诈骗行为。可是至少,在活动组织者出来澄清这些显而易见的漏洞并给出合理真实的解释之前,我建议各位不要被道德绑架,被爱心绑架,而被无辜利用。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的一面,只是现实中太多人利用这一点去做恶的事,而到善发现被欺骗,最后就变成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更多原创推荐,关注公众号:科学有趣味

带你三分钟解开鸡与蛋的千古之谜……

据说马云爸爸要让孩子们都失业……

一个科学杰克苏的故事:他把上帝赶出了宇宙

一个瘫痪的人瘫痪了剑桥的网络...

他是被黑得最厉害的中国科学家,却也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男人...

安德烈斯.鲁索:12年后我终于找到那条传说中神秘的亚马逊沸腾河

请别为我哭泣,“长江女神”白鱀豚

这不是科幻,30年后我们人类将会被人工智能控制!

共济会:如果撇开阴谋论,我们会从这中看到什么?(一)

如何用好单反相机的AV档?

相机里有些功能是要掌握得非常深入的,可有些功能,恰恰相反,需要它们去睡觉!

我是一个摄影器材的发烧友,所以我很强调器材的重要性。尤其是要熟悉手中现有的器材。


一般来说,刚入门摄影的朋友一般采用的摄影器材会有:手机、卡片相机、或者一台初级的微单或单反相机。


如果是手机,这是最简单的,一般现在的手机都可以拍照,而且拍照的效果还很不错。但是,请注意: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它们还都是定焦镜头(说不定不就得将来就会有变焦镜头),就是镜头视角不能改变的。手机镜头一般有微距功能,可以拍摄很近的物体,请试一下吧!


大部分手机也有闪光灯,请拍一张使用强制闪光的。是不是效果很难看!的确,闪光摄影很难!如果要想用手机拍的自然,还是尽量关掉闪光灯。

如果是卡片机,那么毕竟要比手机进步很多了。 一般的卡片机还有变焦镜头。大家通俗的说法是能够拉远拉近。关于变焦镜头我到后面专门说。卡片机上一般还有单反机和微单才有的P/A/S这几种曝光模式选择。


等会我们可以先认识一下P/A/S这三个模式。

如果是单反机或者微单,那么恭喜啦!一般来说学摄影还真得必须有这2种类型的机器。它们也有P/A/S这三种基本的曝光模式,同时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更换不同的镜头。用卡片机和手机的朋友也不用急,先用有限的相机先试试,等理解透了,再升级也不迟。请留意,上面2辐图片中的单反机和微单都没有安装镜头。它们与其他类型相机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镜头可以随时更换,您可以购买您喜欢的镜头装上去。而拍照的乐趣恰恰在于镜头视角的变化所带来的乐趣。


现代的数码相机都是带有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自动ISO这些基本的功能。自动对焦不用说了,就是自动帮你找到物距,让传感器(底片)上有个清晰的像,很方便很实用的功能。自动白平衡是什么意思呢?在胶片时代,有日光型底片和钨丝灯灯光型底片的区别。现代的数码相机相当于相机自己带了胶片,这个胶片需要与光线进行自动对应。我们经常会在室内、室外、日出、日落不同的环境下转换,自动白平衡就相当于相机在自动给你更换不同的胶片来适应不同的光线,保证你拍出来的片子都是符合自然的。虽然自动白平衡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关掉它并切换到一个手动的白平衡,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选用自动白平衡最为妥当。关于白平衡的概念后面还会有课程详细讲。自动ISO也相当于更换不同感光度的胶片,保证曝光正常。


接下来就剩下自动曝光了。既然是全自动,为什么还要专门讲一下呢?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初级摄影最基本的几个技巧。

在相机上一般都有这样一个拨盘,这样的拨盘就是曝光模式选择拨盘。上面有所有的曝光模式。


1.P

首先来看看P。P就是Program,全自动程序曝光的意思。不要小看这个P,也不要高看这个P。为什么不要小看这个P呢?我非常诚意地推荐给很多当记者的朋友用,事实上很多专业背景的摄影记者也常用这个P。我甚至说记者没有必要使用其他的曝光模式,用P就可以了。关键的时候、吃不准的时候、不允许有失误的时候,请先调到P档。

我很高看P,是因为要看到里面隐藏的道理。

P这个模式大概在1970年代就有了,那时的佳能AE-1和后来大名鼎鼎的AE-1Program就是那个时代代表作品。设计相机的人在做P的程序的时候,优先考虑在一定的快门速度下拍摄,而尽量不低于这个速度。这个速度是多少呢?一般从胶片时代到现在都设定在1/60秒。为什么是这个快门速度?因为快门在1/60秒的时间内完成开闭是一个很快的过程,刚好快到手的抖动痕迹在传感器(底片)上不容易被发现。这个对于初学者很重要,尽管很多现代相机都有防抖动措施,但是这种措施不是万能的。来自摄影者自身的手的抖动对清晰度的影响还是最大。


考虑到需要优先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而拍摄环境又往往不如意,因此P档会选择将光圈处于接近全开放或仅仅比全开放小一些的状态。通常的光线条件下(我指普通的室外日光),大部分相机的P档会采用F4.5-5.6左右的光圈大小,也就是比一般镜头的最大光圈仅仅小一点点的状态。


速度快、光圈大,意味着不容易失手,也意味着主体突出、背景虚化(这里就牵扯到景深的问题了,以后会详细讲到)。如果你需要大景深,也就是从近到远都清晰,那么P就不太适合。这个时候要小心了。


像下图这样,所有的景物几乎都在无穷远(无需考虑景深问题),拍摄的现场又很混乱,容不得拍摄者过多的思考,把所有的交给相机去思考就比较妥当。第一课里的这张纽约夜景我就是站在帝国大厦的观光平台把相机举过头顶,再用P档位拍摄的。旅游景点现场的拥挤可见一斑。

会议、婚礼、运动会、领导来访问,这类容不得出错、而且对景深控制没有什么太高要求的重要场合,还是交给P档完成最为妥当。


接着说一下P的几个变种,各种各样的全自动曝光模式,现代的相机上全部以图形来表达。什么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夜景模式、微距模式,大堆。这些模式都是补充P的不足的。


有一种比P还要自动的模式,通常在佳能相机上用一个绿框来表示,在其他相机上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这种“完全傻瓜”模式与P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相机会根据光线来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调用内置的闪光灯。而P永远不会调用内置的闪光灯。在没有内置闪光灯的相机上,当然也找不到这样一个符号。


人像模式,永远使用最大的光圈来曝光。光圈是一直开到最大的。景深被牺牲掉。

风景模式,使用比较小的光圈,光圈一般收缩到F8-16之间。小心了!使用这个模式不要以为就能拍风景,说不定因为光圈小,快门速度跟着下降(需要留意快门速度的显示),把照片拍糊了。三脚架可能是需要的。

微距模式,镜头可能无法往远处聚焦。

夜景模式,强制使用长时间曝光,光圈会被收缩到比较小的位置。没有三脚架的辅助是万万那不能玩的。

总之,我建议将这些额外的功能称为睡眠功能,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去使用它们,忘记它们,让它们在相机里沉睡吧。保留好P档的知识就好。

关键的时候、吃不准的时候、不允许有失误的时候,请先调到P档。



2.A

A档, Apeture priority,光圈优先曝光模式。我最喜欢、最常用、最推荐的模式。



简单的理解:就是我手动设定好光圈的大小,相机自动判断一个匹配的快门速度。

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快速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景深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这些都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TIPS: 光圈的不同开度,除了影响进光量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决定景深的三个重要因素之一。这点我在第二编里会有详细的介绍。


TIPS:景深,简单理解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


TIPS:光圈安装在镜头的中间位置。光圈的收合尺寸决定了不同的光圈F值。


首先是景深,这个对摄影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光圈和镜头固有的焦距是决定景深的唯一2个因素。需要掌握好的。有了A档就可以人为控制景深。


其次是速度,业余摄影者最忌讳的就是使用了一个不合理的速度。速度低了,照片容易收到抖动的影响而模糊。使用大光圈就可以让相机自动的匹配到较高的快门速度,这样就不受影响了。


可以说,对于刚入门一点到资深的摄影师,A档都是最优先的选择。而我,几乎95%的照片是使用A档拍摄的。


有时,光圈开大一些,取得漂亮的虚化背景,化腐朽为神奇,如上图。

有时,光圈收缩到比较小,获得最大的景深清晰范围,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时最用得上。如上图。


3.S (睡觉功能,简易记忆为SLEEPING)

有很多教材里,会推荐很多S档的用法。在我的观点里,我强烈反对使用S档。


S,Speed,速度优先。就是设定好快门速度,让相机自己决定使用哪个光圈。


我为什么要反对呢?

现在的数码相机(我指微单和单反机)的快门速度变化范围一般从16秒一直到1/4000秒,您数数,多达17个挡位;而现代的镜头(我指微单和单反机的普通变焦镜头)的光圈变化范围从F3.5-F32,您数数,只有5档半。即使使用有最大光圈F1.4的镜头,也通常不过6个挡位。快门速度的变化范围远远大于镜头光圈的变化范围。


假设光线突然变亮,如果你设定的速度是1/125秒这样的常用速度,那么光圈会向着小的方向变化,到最小光圈F22或F32为止,但是事实上光线的变化往往是很大的(比如从室内移到室外),大多数时候即使光圈缩小到最小仍然会造成曝光过度。反之一样,会造成曝光不足。早期的相机没法克服这个缺点。但是现代的相机都会自动把你手动设定好的速度加以强行调整,让曝光正常。但是这样和P档有任何区别吗?没有!


让我们回到设计“速度优先”模式的原始时代,那个时候的设计师需要为做新闻报道的记者多多考虑。记者们需要抓怕瞬间发生的动作的,比如比赛时的进球、投篮、冲刺。这样就需要先考虑决定一个能够凝固这个动作的快门速度,如果光线变化了,让光圈自动调整。这就是S档的由来。S档一直被保留到现在,也可以说是为记者保留的。


如果我是记者,我为什么不用S档呢?原因很简单,我如果要决定拍摄一个很快的动作,我会使用A档,让相机根据光线自动选择最高的那几挡速度。 如果还不够快怎么办?那就调整ISO。如果还不行,那么就听天由命吧。同样环境下,如果A档不能搞定的光线环境,S档就更搞不定了。谁让它天生的变化范围那么小呢?


反过来,我需要一个很慢的快门速度怎么办?还是用A档,把光圈调小,速度自然慢下来了。


4.M档

M就是Manual,全手动曝光,不管快门还是速度,都是自己决定的。就像以前的海鸥4B方镜箱,或者海鸥205。装上胶片后,你自己调光圈和速度,失误率蛮高的。弄不好就曝光过头,或者一片漆黑(曝光不足了)。


为什么现代最先进的相机还要保留这样一个看似原始的、无用的功能呢?我要说用处很大。即使是初学者,有的时候仍然要用到那么几次;资深的人士更应该好好掌握了。原因很简单,有的时候照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失去了准确的判断,而且其他操控方式介入后仍然无效;第二种情况,需要使用人为的曝光控制手段,比如夜景、长时间曝光等。



Biztime & Picturetime

职场小蝙蝠

91拍照团队倾力打造的摄影附件品牌

生活+摄影 . 随手拍摄 . 随心拍摄

hifi音箱能当AV主音箱用吗?

您好!老月来回答您的问题。

对于您的问题,直接两个字回答:可以!但HIFI音箱做AV主音箱就相当用一辆法拉利来跑滴滴,两种音箱的擅长之处是不一样的。只有很高档的时候两者的差别才相对较小。至于HIFI和AV的区别,老月的原创文章《带你区分!Hifi音响与AV音响的区别》可以很好的带您区分。

很多想组建家庭影院的朋友往往心里都有很多疑问,而这些疑问出现较多的是:到底HiFi和AV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HiFi这个名词年代久长,早已经深入人心(hifi是英文hight-fidelity 的缩写,意为高度保真),而Av则是最近这二三十年才慢慢兴起(AV是Audio音频,Video视频的缩写,请注意,这里的AV并非某岛国的Adult Video的缩写,你懂的),所以平时较少接触影音设备的朋友就很难弄明白。老月本人并不烧HiFi,家里一对卓丽贵族世代1号HiFi箱正在吃灰,但7.2.4配130寸的家庭影院却是和家人娱乐的常用工具,皇冠后级配德国AD12寸箱的K歌也是接待朋友必备。今天,老月就和大家交流一下两种音响系统的区别。我并不打算从价格来对比两种音响,因为现在要想烧的话,两种音响都会有不同价格层次的产品,价格对比代表性不足。

首先,一套音响由信号源、功放、音箱组成。两种系统基本的配置的区别是这样的:

一、信号源

AV的信号源要分音频与视频两部分,现在市面上的音视频源有蓝光机、高清播放器等;而HIFI的信号源只有音源,由CD、黑胶唱机、数码无损播放器等组成。

二、功放

Av功放是兼备音频和视频两种信号处理的视听信号放大器,以营造声场为主要设计目的,强调表现声音的方位感、环绕感,营造出听音环境的气氛,同时,还有视频部分的处理功能;而HiFi功放要求音响设备在重放过程中,对声音信号不失真地放大、处理,以还原声源的本来面貌,强调的是原汁原味,专门用于欣赏音乐,没有视频处理功能。

AV功放

HIFI功放

AV功放电路结构复杂,音、视频处理都需要大量处理电路,直观的看AV功放面板控制按键很多(为美观,AV功放很多做了按键隐藏设计),屁股插头30个以上;hifi功放电路简单,信号处理程序少,仅仅是放大电路与切换、调整电路的组合,面板控制和屁股插头都是寥寥可数(没隐藏,也无需隐藏)。

三、音箱

AV音响由多只音箱组成,组成环绕声场,常见的有支持环回立体声的5.1、7.1和支持全景声的5.1.2、5.1.4、7.1.2、7.1.4等。这些数字组合代表相应声道的AV音响系统,如5.1.4代表9.1声道全景声功放,现今非商业影院AV功放最高支持30多声道全景声;而hifi功放只有两个声道,只有左右两声道的立体声。

卓丽贵族世代1号

杰士家庭影院

另外,在阻抗和灵敏度问题上,HiFi音响需要功放阻抗匹配相同的音箱阻抗使用,这涉及到专业的功放管和电压与保真等问题,不在今天讨论范围;而Av音响一般不看阻抗而看灵敏度,在相同输出功率时,灵敏度越高声压越大,AV音箱灵敏度最好在90以上。

其次,如果从声音听感上作对比:

一、HIFI音箱与AV音箱声音对比一:清晰与混浊  

HiFi音箱的声音是清晰的,注重音乐味道,注重背景宁静而突出音乐,因此感觉是清水流过心田的感觉,犹如溪流与湖水;AV音箱的声音是大气的,注重对画面的刻画,注重对场面的营造,因此感觉是气势凛然的感觉,犹如江河与大海。  

二、HIFI音箱与AV音箱声音对比二:细节与气势  

HiFi音箱注重音乐细节,因为我在使用HiFi音箱听音乐时,很多时候是在饮着茶,细细的感觉音乐,与唱歌的人、演奏的乐器,越好的音箱,表现表演者的特点、技巧和性格刻画得越深,如我不喜欢穆特,因为她的小提琴揉弦感觉太过了,过于阴柔,相反,海飞丝的演奏则恰好。虽然一些HiFi音箱在音乐中表现的气势也不错,但较AV音箱还是差了一些,细节突出必将影响气势;而AV音箱注重的是人物对白与大场面气势的营造,因为我在使用AV音箱看电影时,很多时候是和家人一起,感受着场面的宏大与对白的精彩,仅仅是场面的一点,HiFi音箱就不如AV音箱,老月就曾用2万元的卓丽贵族世代一号做影院主箱,效果真不如现在用的几千元的JBL8340A。另外,在看电影时,主要的注意力在画面,自然就忽略了声音的细节,AV音箱的作用是用宏大的音响效果去衬托画面,自然对细节有所忽略,这正是,HiFi音箱与AV音箱的区别,就是这两种音箱在设计时就体现出的思路不同。  

三、HIFI音箱与AV音箱声音对比三:声场的营造  

HiFi音箱所造出的音响效果是在正面,有纵深的,看到网上里很多照片:音箱与显示器平行,后面仅靠着墙,殊不知,这样的音场是扁平的,没有纵深,自然对人物、乐器的位置感就差,哪里会有脱箱感觉,我的两对音箱,一对在电脑两边,另外一对在电脑桌前面,距离电脑屏幕大约50CM,而声场就落在电脑屏幕上,这样才能体现人物、乐队的层次感,各位书架箱已经上了脚架的朋友不妨试试:将箱子移前半米,在距离箱子1.5―2M左右听音,看看什么感觉,如果你听到的还是平面,那么你的音箱或功放就不够格。而AV音箱所造出的音响效果是环绕,它的正面声场是没有纵深的,因此可以看到,AV音箱前置音箱的摆位与幕布平行。这种音箱的结像力不如HiFi音箱,因为这样能够造成宏大的场面,为了弥补,就增加了中置音箱,用来突出人物的声场,弥补中间结像的不足。为了增加声场气势,通常都配置低音炮,因此,声场的差距是这两种音箱最大的差距。

写在最后

简单粗暴的理解,用来听音乐的HIFI是指:高保真、高还原度,HIFI音箱也就是朝这个方向设计的,而用来看电影的AV则是听效果的,不在乎保真,而在于“爆棚”,“拆楼”,“地震”,“排山倒海”。引用网友的话就是"呻吟得好听的就是HiFi箱,喘粗气的就是av箱。"HiFi音响就像台湾演员林志玲,AV音响就像美国演员史泰龙。

此文章为老月的影院原创,特此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