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
普通人和顶级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差距到底有多大?所谓的差距,实际就是你看待景物的方式,大家习惯了平视,你可以俯视或仰视,大家习惯了保持距离,你可以贴到最近的距离去观察。正好我
普通人和顶级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差距到底有多大?
所谓的差距,实际就是你看待景物的方式,大家习惯了平视,你可以俯视或仰视,大家习惯了保持距离,你可以贴到最近的距离去观察。正好我之前也写过一些这方面的文章,我们就图看差距。
下面这张拍摄于护城河边,前景就是土台上的一棵春天的野菜。左边是普通视角,右边是摄影视角(以下各图左边均为普通视角),4张焦距合成。
漂亮的牡丹花。左边是中午时分的牡丹,右边是日落时分的牡丹。右边是贴近牡丹花拍摄,4个焦段合成,每个焦段HDR,共12张合成。
怎么才叫贴近拍摄?看了下面的场景,你就知道了。左边是普通视角,乌兰布统的将军泡子,很一般的景色,当贴近小黄花后,你发现了什么?哇,好漂亮的地方。照片,照骗!
再看一个,左边是摄影师脚下的小菊花。当我低角度拍摄时,是不是风光完全变了一个格调,看到这个照片的,都说太漂亮了,是不是想去草原看菊花了?
公主湖中一棵倾倒的树木,左边是普通视角。而这棵树的前面,有另外一棵弯曲的树,正好形成一个框架。
下图中左边是拍摄场景,也就是普通视角,右边是拍摄完成后的图片,充分利用了广角镜头的透视作用。最后一个,草原中一棵形状很美的树。当我把相机以很低的角度,放在树下时,树枝的方向感是不是很强烈,一张完美的星空照。这张照片被视觉中国选中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几点经验:1.了解你的相机,了解不同焦段镜头的特点,首先要技术上要过关,也就是说,能够熟练的运用相机的各个功能。2.多读点摄影方面的书,例如云漫老师等等,写的都很好,从艺术的方面去培养。这样你就会越来越与众不同啦,能够照骗很多人。
越是优秀的摄影师,越喜欢不规则的构图嘛?你怎么看?
越是优秀的摄影师,越喜欢不规则的构图嘛?你怎么看?
越是优秀的摄影师,越喜欢不规则的构图嘛?
是的,为什么?
我前几天在一个悟空问答里回答时,写过这样一段话,那的问题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认为的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就是:
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如何突破现有的构图原则,如何创新构图原则,这个才是构图最根本的原则。
所以越是优透的摄影师,越不会墨守陈规,越是喜欢去创新,去突破。
但是不是摄影构图的乱拍,不遵循一定构图规则的拍摄和掌握了摄影构图规则以后再突破规则,创新构图去拍摄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说,这个不规则的构图不是没有规则,而是突破现有的条条框框,创建自己的构图规则。
你怎么看?
用照片看!
头条号:紫枫摄影后期教学,专注于摄影及后期教学二十年,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讲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欢迎关注,查看大量系统实用的教程!
关注后发私信,写 学习 两个字,系统自动回复加入紫枫粉丝群方法,可以下载大量的摄影后期软件,插件滤镜,素材资源,在线交流,辅导答疑,完全免费!
作为摄影师的你最常用的一支镜头是哪支?
首先,说一下,我不是一个摄影师,只是喜欢,爱好摄影,目前还没有达到摄影师的水平和档次。
我用的是佳能50mm,F1.8定焦镜头,喜欢拍人物,花之类的素材。还有一款佳能18—135的变焦镜头,平时要拍一些纪实,人文的素材作为宣传用,我感觉这款镜头还挺适用,轻便,耐用,价格便宜,外出携带轻松。从拍摄的照片来看,我还是挺满意的。
有人看到摄影师的作品时,经常会问一句“后期了吗”?你怎么看?
前期和后期共同组成了一部摄影作品,除非你是拍照,不是创作。拍照跟创作是天上地上的区别。
摄影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
亚当斯说过:前期是谱曲,后期是演奏。
就好比是人的左手和右手配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圆满完成我们要做的事情。右手好比是前期,左手好比是后期。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经常用的是右手,左右手都能灵活使用要么是先天遗传,要么是经过特殊训练。
摄影也是一样的道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或者只是会简单举起手机或者相机直接去拍,然后给网上发图,晒图的普通人来说,“左手”是需要长期训练的,拍的照片都是需要后期的。
为什么?
拿手机拍照来说,当你遇到一个好的物体需要拍照的时候,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拍照吃瓜群众本能的反应就是上去咔嚓一张,不考虑构图,不考虑画面主次安排,不考虑光线,不考虑背景,不考虑路人甲,所以你就看到了每当旅游旺季朋友圈里那一堆堆游客照了,被拍摄的主体形象被淹没在了人群中,傻傻分不清楚。
这种照片前期,后期都可以避免。前期拍的时候,角度高一些,往左往右一些,往上一些,前进几步,等等都可以突出主体,让照片简洁,主体人物突出。但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习惯,或者跟着旅行团行色匆匆,来不及多想,就拍拍拍了,所以,只能依靠后期解决前期不足了,后期裁剪啊,增减曝光啊,调整色温啊,等等,游客照就会变成旅行照,差距大矣!
普通吃瓜群众最需要后期,而专业的摄影师更是需要后期,而且经常后期。包括参赛的著名作品,都是靠作者的后期修图工具再现自己创作风格,修出一副让我们满意的摄影作品。
例如,我们熟悉的一张照片,希望工程的宣传照片:《大眼睛》
这张照片是1991年,纪实摄影师解海龙用胶片相机所拍。下面是后期暗访的操作参数,试想一下,如果不进行后期,大眼睛这影响希望工程的照片会震撼人心,打动我们每个人吗?
再来一张2015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照片
下面是原图,可以看出作者只是后期裁剪了画面,进行二次构图,然后调整了饱和度,色调,就让画面得到了重生。
这样的后期在苹果每一年的全球手机摄影大赛是允许的,只是不让过度使用桌面修图软件改变照片原貌。
同样是后期,合适的,适当的后期是雪中送炭;过度的,大量的,不自然的后期就是雪上加霜。
就像下面这张照片,吓人不吓人!有人会认为这张很美的吗?
胶片时代的后期需要暗房,所以后期都是在暗房操作的,不然你只会看到千奇百怪的底片,甚是吓人。数码相机时代,只不过暗房被各种修图软件替代了而已。本质上是一样的。
除了我们通过修图软件的后期,其实,在你前期拍摄的时候,相机系统也会在内部帮你进行后期。
我们常说的佳能适合拍人像,尼康适合拍风景;苹果手机成像自然真实,华为徕卡风,oppo,vivo美颜好用等等,这些都是不同厂商相机内部成像的不同调教,在你拍摄时某个物体时,相机内部自动调整成他们的风格,这个不同的风格就是前期拍摄时的后期。
所以,探讨一张照片需不需要后期,后期好不好?这种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多把心思花在提高拍摄水平,修图水平,或者放在提高审美上来,让自己的照片好看,耐看,得到别人的认可,岂不更好。
欣赏一件摄影不要开口闭口这张照片后期了没有,p了没有,让内行人听起来像笑话。
你可以多思考这张照片用了什么构图,作者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后期为什么这样处理?这张照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心主题呢?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帮助我技能,审美提高呢!
更多干货请大家持续关注头条号:一起手机摄影……
哪些拍私房照的姑娘都是怎么想的?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怎么看?
不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从道德上评价,不觉得拍私房照和拍其他写真或艺术照有什么不一样。
拍照本质上就是定格时空留下瞬间,不管这个瞬间是凝固了几千分之一的快门还是几十秒几分钟的快门。留下的是事件、情绪、回忆。
私房照比其他形式摄影更私密一点,但其实也没有本质区别,比如人体,或者偏个人情绪的一些照片,私房照也许更容易让拍摄对象放松自然,拍出更好的效果,这些照片是私房照也好,用传统拍摄方式拍出来的也好,都是留住记忆,很有意义。。而私房照拍摄往往能拍得更自然更舒适,何乐而不为?
如果是问为什么要拍类似性感人体或尺度照等等,可以想想,老了的时候,能看到年轻时自己的身体,清晰的能看到年轻时或者某个年龄时皮肤状态、精神气色状态的私密照,是不是能带来更多的直观回忆和想象。。
当然,还有可能有动机不纯的私房照拍摄活动,要这样想的话,社会上动机不纯的人和活动哪个行业哪种活动都可能会有,只要是不那么公众场合,都可能存在动机不纯。。这个锅没必要扣到拍私房照上。
作为摄影师的你在过去的2018年里购买器材花了多少钱呢?
一分没花。等尼康D850降价。
未来还需要摄影师吗?
应该需要。一是因为摄影师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方面是摄影师具备摄影的专业能力。摄影师都不同程度地掌握摄影的理论与技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较强的专业水平,不是谁都可以称得上摄影师的。另一方面摄影师有常人不具备的美感和悟性。有人说摄影师是用光影说话的职业,因此他必须有独特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美,并定格最为美好的瞬间。要做到这些,摄影师要有较强的摄影技术功底,独特的构思理念,科学的构图技巧等,因此他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摄影师的水平一般、技术一塌糊涂,可能这个摄影师是很难混下去的。因此需要我们的摄影师与时俱进,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用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二是拍照与摄影的概念不能混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相机的人越来越多,普及率越业越高,相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哪个人不能拍几张自认为好的照片啊!不像以前,相机是摄影师的“专利”,一般人是买不起的。随着相机的普及,社会上有些人把拍照与摄影的概念混为一谈,因此一些人把拍照等同于摄影,把摄影看成是拍照,其实不然,它们是有明确的区别或严格的区分的。一方面强调的重点不一样。从哲学的角度讲,一个强调事物的客观元素,另一个强调事物的主观元素。拍照讲究它的史料价值、纪念价值等,而摄影则讲究它的艺术价值。拍照属于大众化的东西,而摄影则是专业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它们的有着诸多的不同。主要是表现在:目的不同,拍照偏重于记录,摄影偏重于创作。拍照记录讲究真实性,而摄影追求它的艺术价值。要求不同,拍照有一定的程式,比如要求主体居中,而摄影则不是,比如有的摄影作品只拍摄了人的半边脸,作品里只见一只眼睛一个耳朵半个嘴。结果不同。拍照只是照片,而摄影出来的是作品。
摄影师现在吃香吗?
如果仅仅是兴趣,无所谓吃香不吃香,如果从事职业摄影,那你就要考虑一下了,目前各行各业竞争都很大,从事摄影有几个基本问题要搞清楚。1.你个人摄影风格,你比较在行的拍摄手法,如日韩,港风,街拍,潮牌,欧美等等。2.你想从事的摄影分类,广告拍摄,电商产品拍摄,婚纱拍摄,业余旅拍。3.你自己的拍摄水平怎么样,只要拍的好,时间久了自然会发展客户起来,要是水平不行,拍完别人下次就不再找你,那自然不行。4.客户怎么找,现在不是开个店,或者开个工作室就有客户来找你,你要根据你们当地情况制定推广方案。5.自己能不能修图,PS熟练度有多高,一张片子好坏,取决于你你自己的审美,如果钱多请人也可以,在网上找修图师都可,最好自己要懂。发一些淘宝片
摄影师证有什么作用?
确切的说,没啥用!
摄影师是一个职业,所谓摄影师证,就是一个上岗证,分为初级摄影师、中级摄影师、高级摄影师、摄影技师和高级摄影技师 (摄影高级技师)五个等级。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不过,这个证书早在2016年12月1日就被取消了,当时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 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 》,很多职业资格证都被取消了,其中就包括摄影师资格证。
为什么取消?一个是这个证书并没被市场普遍认可,很多有证的所谓摄影师技术不一定多高,用人单位招聘摄影师也不在乎你是否有证,人家主要还是看你的作品。
另外,摄影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并不像食品、医药、金融等相关领域,摄影师不会对国家政策、金融秩序和民生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完全交给市场就可以。
再有,很多培训机构通过各种证书大赚黑心钱,也是导致很多证书含金量越来越低的一个因素。
如果你手里恰巧就有一个摄影证,可以留作纪念,可千万别拿出来炫耀啊,哈哈。
为什么一些自称是“影楼摄影师”的人拍出来的照片还不如业余爱好者呢?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一些自称是“影楼摄影师”的人拍出来的照片还不如业余爱好者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反映出了现在婚纱摄影市场的混乱。
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婚纱摄影市场同样是鱼龙混杂,摄影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婚纱影楼的规模和专业水准两极分化也特别严重。高端的婚纱影楼,相对来说比较少,收费也相对较高。充斥着市场的大部分还是以中低端婚纱摄影为主。
婚纱影楼的运作模式我就不过多的阐述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摄影团队。他们的分工非常明确,有专门的人负责服装、道具、化妆等前期准备工作,拍摄的时候有专门的摄影助理负责打光和整理模特的衣服,摄影师只负责拍摄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拍摄机构都有他们比较熟悉的固定拍摄场景。拍完片以后,摄影师只需把拍摄的照片交给后期修图的相关人员就完成任务了。
从他们的运作模式来看,其实这就是一种流水线的作业模式。如果客户没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完全可以照搬这套流程。毫不客气的说,稍微有点摄影基础的人跟拍几次以后就能模仿完成拍摄任务。拍摄的时候,只需曝光准确,焦点聚实,延用构图,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即使有缺陷让修图师后期去弥补就行了。
我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我就亲眼见过身边开婚纱摄影的朋友这样做过。他们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会拍五六场,根本就忙不过来。最后连我朋友的老婆集训几天以后,也扛上照相机上场拍摄。她拍了几次就掌握要领了,现在一有应急的场子就批装上阵。
现在婚纱摄影市场确实很火爆。其原因还是拍婚纱的人越来越多了。婚纱摄影其实是一个低成本高利润的行业,所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价格也参差不齐。
当然高端的婚纱摄影要求就不一样了。婚纱摄影其实讲究的是一种私人定制。摄影师在拍摄之前应该有一两次和客户的沟通过程。摄影师了解了客户的真实想法以后会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拍摄方案。好的婚纱摄影作品应该是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而不是那种生硬呆板的,纯摆拍的照片。一张好的婚纱摄影作品应该是融入了拍摄者的想法与感情。摄影师通过运用环境和大量的拍摄技法把新人的那种幸福状态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我觉得只有这样的摄影师才是合格的婚纱摄影师。
所以我觉得不管从事哪个领域的摄影师,都要坚持努力拍出自己的风格,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文章贴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苏州三忆影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