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病因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相信贫血这个问题很多孩子都有,我以前小的时候也出现过,相信许多家长都有不少的疑问,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贫血,又是哪一类型的贫血?我们首先来谈一下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相信贫血这个问题很多孩子都有,我以前小的时候也出现过,相信许多家长都有不少的疑问,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贫血,又是哪一类型的贫血?我们首先来谈一下孩子脸色发白是不是贫血?
血液由固体(血细胞)和液体(血浆)两部分组成。孩子贫血并不是血液的数量少了,而是血液中的主要固体成分红细胞总量减少了。贫血实际上是血液变稀了。红细胞是运输氧气的交通工具红细胞少了,人就会因缺氧而出现疲倦软弱、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这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红细胞少了,人的皮肤、口唇、眼结膜、指甲就会变得苍白或萎黄,这是引起家长重视和给孩子看病的主要原因。缺氧严重时,会出现神经症状,如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头晕耳鸣、眼前冒金星等,缺氧经常引起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往往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人体无处不需要血,贫血会影响到全身,会出现全身各个系统的症状。诊断贫血主要靠血液化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3个月至6岁的小儿血红蛋白含量少于110克/升6~14岁少于120克/升时,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原因有多少?按照贫血的发生机制分三大类:
(1)红细胞制造障碍:
这包括造血的“机器”生病和造血原料缺乏,都使红细胞制造障碍。人的骨髓是造血的机器,骨髓出毛病了如氯霉素可以引起骨髓造血抑制,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对小儿几乎不用氯霉素。如果骨髓不造血细胞了,“转产”造癌细胞,如白血病的贫血就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虽然骨髓没有毛病,但是造血的原料缺乏,也造不出红细胞。例如,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就造不出血红蛋白,将引起缺铁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2是制造细胞核的原料,缺乏它们时血细胞就丧失了分裂繁殖的能力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小儿在生长发育阶段,造血原料需要量增加,所以经常出现铁、叶酸及维生素B2相对不足。
(2)红细胞丢失过多可导致贫血:
例如车祸、外伤引起的急性大出血或消化性溃疡、钩虫病或痔疮,引起消化道长期慢性失血。
(3)红细胞受到破坏溶解过多导致溶血性贫血:
常见的疾病有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蚕豆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孩子为什么容易贫血
孩子容易发生贫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与孩子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与造血原料(包括铁、叶酸和维生素B12)不足有关。引起造血原料不足的原因有4点:①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者由母体摄铁减少,使孩子出生时体内储铁不足。②喂养不当,孩子偏食、厌食,使造血原料摄入减少。③由于孩子免疫力及消化吸收能力较成人低,以致经常出现肠炎、腹泻、肠道寄生虫病及肠道对牛奶过敏,使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消耗丢失增多。④生长发育快,造血原料需要量增加。孩子生长发育快,前一年血红蛋白需求增加2倍,需铁量大,所以一旦铁缺乏就容易发生贫血。因此,避免早产,加强孕期营养,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出生后满4个月及时添加辅食,特别注意添加造血原料。
◆生理性贫血的重要意义以及是否需要治疗
生理性贫血就是确有贫血,不过是孩子正常发育时期允许出现的,不算病。孩子出生时血红蛋白含量可高达190克/升,但是生后几个月内将逐渐下降,足月儿于生后2~3个月时下降到最低值15孩克/升,有的孩子可下降至70~90克/升,早产儿血红蛋白下降更明子显些。除此之外,孩子并没有其他异常表现,故称为生理性贫血。它与缺铁性贫血不是一回事,因为正常的婴儿这一时期是不会缺铁的不需要用铁剂治疗,贫血严重或合并感染,影响正常生理活动时,可给少量输血,并注意喂养和治疗感染
◆怎样治疗缺铁性贫血
由于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慢性失血或生长需要量增加,使孩子体内储存铁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是孩子最常见的贫血。本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孩子患了缺铁性贫血,首先应查明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然后予以纠正。轻度贫血除药疗外,可在饮食中加蛋类、菜泥、肝、肉末等。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常用的药物包括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小儿健脾生血冲剂。因为铁剂都有胃肠刺激作用,可致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所以最好将服药时间放在两餐之间,这样既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又利于铁的吸收。如果刺激症状严重,可以减半量用,待机体能耐受后再加至正常量。服用铁剂应避免与茶咖啡及大量牛奶同时服用,因为它们能干扰铁的吸收。在服铁剂的同时,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或维生素E,以促进铁的吸收。一般用铁剂治疗周,血红蛋白即可升至正常,但是不要停药,还应继续补充铁剂1~2个月,以补充储存铁。因为缺铁性贫血不仅血红蛋白减少,而且储存铁也全部用完。孩子还在不断生长发育,治疗的目的不应只是纠正贫血,还应增加铁的库存量,以备孩子生长中血容量不断扩充的需要。
◆怎样预防缺铁性贫血
预防缺铁性贫血应该做到:①鼓励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铁吸收利用率较高。②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均应强调及时添加含铁丰高的辅食,以补充铁的不足。③牛奶必须经加热处理,以避免因过敏而致肠出血。④婴幼儿所吃谷物、米粉等最好经过强化加铁处理。⑤对于早产儿可以早期补充铁,以预防缺铁。
◆吃什么样的食物能补铁
医学研究表明:已知大多数食物含铁丰富,但是食物的含铁量与机体对其吸收量不一定成正比。关键是各种食物中,铁的生物利用率不同,进餐时,各种食物相互影响,有的促进了铁质的吸收,有的则抑制铁的吸收。了解这些知识,就学会了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能促进铁的吸收。食物中铁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动物类食品中的铁,叫血红蛋白铁,如动物内脏、血液、禽备瘦肉及鱼类中的铁,这些铁进入人体内可直接被吸收。尤其是肝脏、血液含铁最丰富。另一种是存在于植物类食品中的铁,叫非血红蛋白铁,它的吸收受许多因素的干扰,吸收率较低。要特别指出的是鸡蛋中的铁也属于这种不好利用的铁。新近研究发现,维生素C和动物食品中的某些因子,可以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所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或将肉食与植物性食物一起食用,可以促进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而有些食物中含有磷酸盐、草酸盐、鞣酸、纤维素等都是阻碍铁吸收的因素,如食用芹菜、菠菜、韭菜、饭后喝浓茶,可大大降低铁的吸收。在这里还需纠正“菠菜能补铁”的不正确观点。菠菜中的铁确实含量较高,但因为它还含有草酸,二者互相作用生成沉淀物,使铁难以吸收,便失去了治疗贫血的作用。
◆孩子患了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红细胞光长个子,体积大—“肥胖”,而且不会“下仔”,不会分裂繁殖红细胞,使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能使红细胞分裂增殖的物质——叶酸、维生素B2缺乏。人体对叶酸及维生素B2的需求量较小,如果平常做到平衡膳食,一般不会书缺乏。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容易造成叶酸与维生素B2缺乏。①母乳喂养,偏吃素食可致维生素B12缺乏;喂羊奶的孩子易缺②慢性腹泻可以导致叶酸与维生素B12吸收不良。③孩子期需要量增加。④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和抗癫痫药,如苯以影响叶酸的供应。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4~12个月的婴幼儿,主要有贫血面化和精神神经三方面的表现:
(1)贫血:起病隐匿,逐渐加重,面色苍黄,显浮肿呈虚胖样。严重者可伴发血小板减少而出血。
(2)消化道症状:常见有口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慢性腹泻。
(3)精神神经症状:精神神经发育落后,如表情呆滞、少哭笑睡、对周围反应迟钝、会坐会站都迟或者出现智力倒退,原来已学会的东西,如原来会招手现在不会了,原来会喊“爸爸、妈妈”,现在不会喊了。有时还会出现全身或部分肌肉不规则震颤,一般先出现手足、唇、舌震颤,严重时波及全身。结合上述表现及血液化验,即可做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
◆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注意什么
维生素B:和叶酸是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特效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预防感染:患这种贫血的孩子极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从而使病情加重,故应注意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增加食补:因喂养不当的轻症贫血患儿仅多吃些富含叶酸及维生素B2的食物即可好转。一般病人也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添加辅食,以期从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维生素B12及叶酸。
(3)药物治疗:原则上应该是缺什么补什么,不应该同时应用酸和维生素B12。因为维生素B2缺乏所致的贫血,如果加用叶酸治疗,可以使神经系统症状加重。但是如果二者同时缺乏,应该两种药物同时应用。究竟怎样治疗,应听医生的意见。
(3)注意补钾补铁:在应用叶酸与维生素B2治疗的早期,应该补钾。因为在开始治疗后2~4天红细胞生成明显增加,可导致血钾突然降低。口服氯化钾片0.25~0.5克,每日3次,即可避免血钾降低。在贫血恢复期,应该加服铁剂,以免在红细胞增生旺盛时发生缺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儿一般需要连续治疗3~4周,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为止。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不能治好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造血的骨髓出了毛病,不造血了,所有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都减少了。所以,在血液中血浆液体成分多,血细胞及固体成分少,血液很稀。因此患儿具有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三大表现。这种病只要做个骨髓检查,就可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儿童时期多见。不能找出诱发本病的原因者,称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约占50%。如果患病前用过抑制骨髓的药物(如氯霉素、抗癌药等)接触过放射线、患过某些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这些诱发因素引起的,称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来说,起病急、恶化进展快、病情严重者,称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缓慢、进展慢、病情轻者,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各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因而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所有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医生是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程度很高,一般的治疗方法常无效,因此诊断一旦确立,应尽早进骨髓移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过长期的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采用雄性激素、中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支持疗法,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个月内病死率达90%以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大多数可以长期存活,部分患儿可恶化发展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愈后很差。
◆孩子为什么会得上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骨髓造血的速度没有红细胞破坏的速度快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引起红细胞破坏(溶血)的原因有红细胞本身易破坏的因素,还有红细胞以外的攻击破坏因素。其原因很多很复杂,弄清原因是医生的责任。孩子的骨髓造血能力比成人差,所以孩子溶血时更容易出现贫血。当然治疗溶血性贫血重要的是去除引起溶血的原因。贫血严重时应输红细胞或全血。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铁摄入不足和生物利用率较低等。
食物铁摄入不足:贫困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富含铁的肉类食品的摄入量较低,不健康饮食行为如挑食、偏食,会限制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导致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铁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生物利用率低:食物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吸收利用率较高,可以直接被肠黏膜细胞吸收。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谷类、蔬菜水果类食物中的草酸盐、植酸盐,茶、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蛋类中的卵黄高磷蛋白均会干扰铁的吸收,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也会影响铁的吸收。
需要量增加:儿童生长发育期、育龄女性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等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并未相应增加,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对的铁缺乏。
某些疾病:当患有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或过多服用抗酸药、慢性腹泻、胃大部分切除及钩虫感染等疾病时,也会影响铁的吸收。
马博士健康团闫心语硕士生
缺铁性贫血可以喝牛奶吗?
缺铁性贫血可以喝牛奶吗?可以喝,但别指望牛奶能帮助补铁,因为被称为全营养食物的牛奶,的确是贫铁食物,含量并不高。
想要改善缺铁性贫血可以考虑日常膳食每周2-3次动物肝脏,全血或红肉(猪牛羊驴),这些食物不仅富含铁元素,还是好吸收的血红素铁,其吸收率不受任何膳食因素影响。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贫血,就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开补铁制剂,更快一些。缺铁性贫血还要考虑一个原因就是蛋白质不足,所以补充动物肝脏和红肉是更有效的途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缺铁性贫血对孩子有影响吗?
大家好,我是May姐,现在准备为这道题揭晓答案,若你对答案有特别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赞同可以在右下方点赞,喜欢可以在右上方点关注,我的头条号就是营养师May姐。要是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则血红蛋白浓度一般都会比较低,红细胞的体积也会相对小一些,而这些血红蛋白过少以及红细胞体积的异常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血红蛋白可以给大脑运输氧气,维持大脑工作的顺畅,要是血红蛋白出现缺乏的情况下,会影响大脑氧的含量,从而使得大脑无法集中专注力学习或者做某事。
- 免疫下降。铁不仅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还肌红蛋白的合成,促进各种酶的活性等,有研究表明,当身体缺乏铁后,会降低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使得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系统防御能力下降。
- 发育缓慢。当机体出现铁的缺乏时,宝宝会出现体重增长迟缓,骨骼发育异常等情况,因为胶原蛋白的合成是需要铁参与与脯氨酸羟化。
其实除了以上的以外,还有使得宝宝易出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情绪波动大,口腔黏膜呈苍白色等情况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缺铁性贫血,具体是食补,还是药物补,这个需要看,你的化验单!并不是所有的缺铁性贫血需要食补!具体需要分情况的!
如果您的贫血是储存铁减少,但是只是轻度贫血,那么需要的是食补!豆类,也就是黄豆,动物的肝脏,猪牛羊等肝脏都可以!黑木耳,动物的血!瘦肉!做菜的时候建议用铁锅!这些都是可以的!
如果您是中度、重度贫血,那么就需要药物治疗了!这个时候还需要继续分类,如果你是成人,那么直接用药物治疗就可以了!如果是您家孩子缺铁性贫血,那么如果小孩,吃不进去药物,那就需要食物补,母乳,基本母亲也是缺铁的,那么加上母亲也许要补铁了!
到底需要药物或者食欲,实在是太麻烦,不是一句话就能知道是适合那种,希望能留言,我会及时解答的!
缺铁性贫血分几种?
缺铁性贫血分几种?
贫血,在医学上的含意是血红细胞数量减少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分为四种类型:
1、缺铁性贫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3、巨细胞性贫血。4、失血性贫血。
题主今天问的是缺铁性贫血分几种,重点说说缺铁性贫血。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饮食中缺乏铁质,即可引起这类贫血。缺铁性的贫血,再细分又分两种性质的贫血,即丢失性缺铁性贫血,和铁摄入不足性缺铁。
缺铁性贫血在贫血中最为常见。丢失性缺铁性贫血多见的原因是出血,如溃疡病、胃癌、痔疮、咯血、血尿等,还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手术、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也可引起缺铁。还有妇女的月事或产期失血引起缺铁。常饮浓茶亦会影响铁在体内的吸收。摄入不足缺铁,主要是从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如牙齿不好、咀嚼不便、吞咽困难、进食少,对铁的吸收就少。儿童发育快,摄入的铁质少,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患有贫血后应注意事项:有贫血症状、心慌头晕、面色、指甲苍白、无力等症状,应迅速去医院就医,确诊症状对症治疗。补充铁剂,增加提升血色素,一般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溶液等。注意饮食营养,食物多样,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蛋黄、奶制品,大豆、麦芽、桃、李、杏、苹果等,以及海带、大米、啤酒等。
缺铁性贫血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严重吗?
先来说2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昨天门诊有个患者,女士,大约40岁,自己说头痛,乏力,有时候发热,贫血比较严重,饮食也不好,我看她面色红润,查了一个血常规,查了血清铁蛋白,发现血红蛋白正常,就是细胞偏小,血清铁蛋白低,目前诊断是缺铁状态,其实都不算缺铁性贫血(毕竟没有贫血),当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包括单纯的缺铁状态。
第二个例子:上个月有个患者,女性,20岁,说自己有痔疮,反复出血多年,平时没有不舒服,就是痔疮出血量比较大,偶尔会觉得头晕,饮食,睡眠非常好。她之所以来看病也是家里觉得她面色不好,就是没有血色。我说,你真的不难受吗?数了一下心率,有100多次,她是静息状态,所以心率还是偏快了。我查了血常规,吓人一大跳:血红蛋白只有30(正常值120-160),赶紧收入院。
这是2个极端的例子,都是真人真事。第一个是没有贫血,患者自己觉得不舒服,第二个例子是本身贫血很重,但是患者浑然不觉。
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个人对于贫血的耐受性不一样。那么严重程度如何判断?我们还是靠血象结果说话。如果血红蛋白高,即使患者有不舒服,那原因或者是自己庸人自扰,或者是其他系统的问题,需要分辨。但是如果血红蛋白很低,即使自己没有感觉也很危险,也很严重,因为严重贫血会影响心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继发贫血性心脏病,脑梗塞,肝肾功能不全。
其实,缺铁性贫血很好治疗,预后很好,但是久拖不治,或者治疗不积极,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缺铁性贫血”包含了两个要素,一是缺铁,二是贫血,其中缺铁是原因,贫血是结果。要弄清楚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回事,首先得将问题拆解一下:1.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原因都有哪些?2.什么是缺铁性贫血,缺铁的原因有哪些?3.常见的铁剂有哪些可供选择?下面就拆解问题逐一解答。
贫血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体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临床上常用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的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三个血常规的化验指标评判机体是否存在贫血。评判不同程度贫血情况的具体指标值在此不做赘述,读者可自行上网秒查。贫血的常见原因(或者是类别)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内铁的储备不能满足正常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缺铁的原因常常有: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等。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尤其生育年龄的妇女和婴幼儿多见。
针对摄入量不足或者是需要量增加的缺铁性贫血,就需要及时并科学地补充铁剂。常见的铁剂有两大类:无机铁、有机铁。无机铁主要为硫酸亚铁;有机铁剂又分为小分子有机铁盐和大分子有机复合物:小分子有机铁盐有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大分子有机复合物有右旋糖酐铁、多糖铁复合物、蛋白琥珀酸铁等。无机铁和小分子有机铁的不良反应较多,但目前因为价格优势仍在广泛使用。大分子有机复合物有吸收好、疗效好、胃肠反应小、口感好等优势,只是目前价格较高,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若不考虑价格因素,补铁还是选用大分子有机复合物类的铁剂较好。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缺铁性贫血怎样食补?
您好,谢谢邀请!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证明您是一位非常注重食疗养生的朋友。随着当代人们生活水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临床治疗之外会青睐于辅助治疗的方式来巩固治疗效果,用我们营养学的一句话来讲便是“点食成金”,而缺铁性贫血——这种在女性身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食疗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果跳回到贫血本身的概念,它在少年儿童、青年女性、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中有着非常大的患病比率。贫血除了先天性的部分原因之外,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才是它发病的主因。所以说合理的膳食就成了治疗贫血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接下来便简单看下缺铁性贫血(贫血类型的典型代表)的食疗建议。
1.从饮食上注意铁质的补充。缺铁性贫血会出现的原因,与体内铁元素的缺乏有很大的关联,为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铁质的补充。我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含铁元素比较多的水果常见的有桃、龙眼、杏、葡萄等;荤素菜类大概有芝麻酱、瘦肉、菠菜、油菜、韭菜、鲜豆角、动物血等;水果方面常见的有桃、杏、龙眼、葡萄等。以上的食物含有的铁元素都非常丰富,因此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朋友可以适当选择。
2.从饮食上注意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之所以会提到这两类营养素,是因为它们是红细胞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常见的食材中,维生素B12在动物肝脏、蛋黄或是瘦肉中含量都很丰富;而叶酸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中。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都应该服用一些绿叶蔬菜,做到荤素搭配。
3.饮食频率上注重少食多餐。说起来此项原则与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孕妇饮食原则很是相像,只不过前者是因为妊娠反应,呕吐很严重;而贫血的患者则更多的是因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导致的。
除此外,贫血患者还有一定的饮食禁忌,像是戒烟戒酒,少吃辛辣类的食物;不要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像是虾、螃蟹等海货;不要吃过于油腻,含有脂肪过多的食物;最后就是不要吃煎炸类的食材。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_^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关注头条号:【沐歌夜谈】。我会定期分享一些药品应用及其营养养生知识,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