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图旅行
亲爱的粉丝:您好!今天开始,《旅食行者》将陆续推出灵异事件旅行地图,我们将整理更多的灵异事件旅游热门目的地,与大家分享,希望您能喜欢。之所以说陆续,主要看小编懒癌程度了。也可

亲爱的粉丝:
您好!
今天开始,《旅食行者》将陆续推出灵异事件旅行地图,我们将整理更多的灵异事件旅游热门目的地,与大家分享,希望您能喜欢。
之所以说陆续,主要看小编懒癌程度了。也可能就此断更,也可能持续更新,关键也要看粉丝们是否喜欢咯。
如果您有最新的、未爆料的灵异事件,也欢迎向我们投稿哦。
灵异事件旅行地图(一)
◀南京中山陵龙脖子路▶南京城东的钟山称作“蟠龙”,明朝定都南京,就在南京城周围建起了城墙,以防卫南京,
明代初年,南京城墙建成时,共开设了十三座城门。如今,仅剩6座城门了,
那些泯灭在历史中的城门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明城墙中的一段,也就是从中山门至太平门这一段城墙正好就在被称为“蟠龙”的钟山旁边,因此这一段城墙也就被称为“龙脖子”,龙脖子路是土名,它的大名叫做“太平门路”+“植物园路”。

出中山门沿着城墙边的明陵路向北,经中山植物园,再沿植物园路向西经紫金山索道出发站,顺太平门路往太平门方向的这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就叫“龙脖子路”。就是这么一条路,被南京市民评为南京十大恐怖地之一,亦号称中国12个最诡异的地方之一。

恐怖之一:陵墓众多阴气重
Youth Day
龙脖子路(古战场),真的是阴森恐怖,路是又弯又长,两边不是树和草,就是城墙石壁,路真的很长,开车要开好一会儿,而且居然没有一个路灯,又弯又长的龙脖子路的两边,不是城墙石壁就是参天大树,密密匝匝的树枝把道路上方的天遮得严严实实,白天看起来犹如绿色隧道走廊,而夜晚则不漏一丝星月之光,没有路灯,连车辆也极少,夜行时决不能像在农村走夜晚,只要仰着头看天就行了,这里则必须弯下腰低头看路左顾右盼。龙脖子路沿途附近著名的陵墓有明孝陵、中山陵、孙权墓、常遇春墓、廖仲恺何香凝墓、谭延闿墓、邓演达墓,以及灵谷塔、无梁殿等,还有众多的不知名的土墓和不计其数暴尸荒野的孤魂野鬼。其中,无梁殿整个大殿没有梁,这种结构在中国的风水学上就是阴宅,又供奉着那么多磁场极强的民国英烈之魂,不要说深更半夜,就是大白天站在大殿中央也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加之明代时南京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监狱就在太平门外,相传当年天牢中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夜间传得更远,周围老百姓难以入眠,为求心安,他们便将此地叫做“太平”,此地的城门也就叫成了“太平门”。

恐怖之二——交通事故猛于虎
Youth Day
由于龙脖子路段本身道路就狭窄,空间仅能供车辆双向通行,且没有区分非机动车道,加上坡陡弯急,驾车人一旦不注意控制好速度,就非常容易出事故。尤其是雨雪天气,路面湿滑、视线不好,更易酿成事故,属于事故易发地段。现在经过整修,路面整洁,也更容易让行车人大意!因此,在龙脖子路行车时,一定要控制车速,千万不要加速超车,尤其是在紫金山索道小广场至琵琶湖公园进口处路段,陡坡家90度急转弯,还是跟着前车保持距离慢慢趟最好。雨雪天气时要适时鸣笛提醒,在急转弯处不要急刹车,更不要乱打方向。

恐怖之三:古今战场冤魂多
Youth Day
南京“龙脖子”是南京城唯一没有水体保护的城墙,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龙脖子路段自然就成为古今战场重地。
明朝应天府城完工后,朱元璋率文武百官登上后宰门观看城墙,谁知时年7岁的四子朱棣语出惊人:“紫金山上驾大炮,炮炮打到后宰门”,着实让朱元璋倒吸了一口冷气。果然,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杀回南京,避实就虚,破了其父苦心经营了二十一年的城垣。
太平天国时期,当清朝军队进攻太平天国、围攻南京时,龙脖子路段就是主要的攻击方向。
民国时期,1911年徐绍桢率苏浙联军由太平门光复南京,连城楼都在战火中被炸毁。
日寇侵华围攻南京时,龙脖子路一带又成为侵华日军的主攻方向,南京保卫战在中山门惨烈进行,城外紫金山脚下繁华的村镇成为废墟之后,日军又从中山门、中华门等攻入南京城,开始了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进行的大屠杀,太平门也成了侵华日军的杀戮之地,日寇的屠刀之下又有多少冤魂?!这里又记录了这座城市刻骨铭心的历史。

灵异事件1:
Youth Day
说有个学生半夜睡不着打算骑车上中山陵找个地方睡觉(南京夏天特别热,他学校离中山陵近)在上山的路上有一段路特别黑,心里有点寒寒的,就想低头猛踩脚踏冲过去。但是在路上他好像听到后面也有踩脚踏的声音,回头的时候又看不到什么。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了好几次,而且在路过一片墓地的时候。他看到那里有一群白衣人在聚会。他心想不会是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吧,正好看到前面有出租车的车尾发出的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拼了命的朝那光追去。
找到了凉快的地方后准备睡觉,但是路上发生的事情让他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情。心想还是回去了。当他再次路过那片墓地的时候,他鬼使神差的往墓地的那个方向看了看,他看到一个长发的白衣人正望着,正冲他笑。当时他的魂都没了,一阵旋风般的冲回宿舍。
事后据说中山陵的一个大爷也证实了白衣人的事。这个故事在那年流传的很广。

灵异事件2:
Youth Day
经常有人晚上开车上山兜风,有一天,有人开车在山路上,突然看见一辆面包车,玻璃都是碎的,驾驶室也没有人,车就在路上行驶着。
有车主报警,说自己撞到人了,但是交警出警后,发现什么都没有,然而却与之前的车祸相关,更多此类报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很多情侣会喜欢晚上开车去兜风.这个故事是一个网友说的. 他们两个人晚上十点多开车上山,在山路上看见一个老头穿着寿衣(她是这么说的)坐在路边,当时他们没当一回事,以为有人爬山累了休息.他们在山上逗留了好一会儿,下山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多了,居然在同一个地方又看见那个老头,和原来的姿势一模一样坐在路边.这时他们才觉得不对劲,觉得那个老头的神情也很诡异,怀疑是看见那个了. 有很多人质疑寿衣的说法,说可能是穿唐装,但是那时是十月份,不可能有人穿长衣长裤,而且半夜坐在山路上

灵异事件3:
Youth Day
那是70年代吧,他在一个工厂三班倒,仗着年轻身强力壮对这种事情并不在意,有次他们单位来了三个哥们到他家去玩,大约九十点钟要走,出于礼貌他送客一直送到了中山门附近的前湖边上,然后停了下来花些玩笑。我姨父是背对着前湖,其他三人或多或少是面朝湖面的,突然那三人就没了声音,目光惊恐地看着水面,我姨父不以为然地回过身,就看到一个白影在水面上飘着……然后四人做鸟兽散。第二天全部发高烧。后来那三个同事再也没去姨父家玩过。
龙脖子路边的琵琶湖

虽说因为历史和道路的原因,龙脖子路并不讨人喜欢,但是南京这条最可怕的道路,却又有着独特的魅力。
春天绿色爬满梧桐树枝头后,龙脖子路十八弯的山路景色简直好到让人陶醉,不管是漫步还是骑行都是绝好的地方,尤其是顺着龙脖子沿着前湖、琵琶湖而建的林中步行小道,乃爱好步行者的绝佳去处。


中山陵除了说不清道不明,又有点小恐怖之外,其实它的美景是更让人留恋的,小编整理了一份中山陵名片,供大家尚悦。

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山陵组合景点

音乐台
带你过夏天
音乐台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在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收古希腊建筑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从而创造出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

流徽榭
又名水榭亭
在中山陵至灵谷寺公路的南边。
亭顶为乳白琉璃瓦,绿色立柱; 三面临水,碧水如镜,倒映水榭,别有情趣。

光华亭
流年似水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中山陵东面小山阜上,建于1931-1934年,由刘敦桢建筑师设计,福建省蒋源成石厂承包建筑,用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时华侨的赠款建造。

仰止亭
仰止亭是中山陵园纪念建筑中唯一一座由个人捐献的纪念建筑。
捐献者叶恭绰先生是广东番禹人,曾经是前清重臣,后为北洋交通系骨干,任过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

藏经楼
藏经楼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在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现为孙中山纪念馆,是孙中山奉安中山陵后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并展出奉安大典珍贵史料。
主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顶式宫殿建筑,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屋背及屋檐覆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竖有紫铜鎏金法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整座建筑内外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极为壮观。

行健亭
红柱蓝瓦的行健亭,在蓊郁的树木之间,显得格外夺目。
行健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西南隅道路旁,中山陵陵园大道与明陵路相接处,以便前来谒陵的游人驻足休憩。

永丰社
永丰诗舍
永丰社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内,行健亭斜对面,地址中山陵3号,现为中国唯一以诗舍命名的书店——永丰诗舍,由先锋书店营业。

永慕庐
孙中山亲属守灵处
永慕庐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中山陵东北的小茅山顶,是兴建中山陵时所建造的一座孙中山亲属守灵处,建于1929年春。

中山书院
缅怀故人
中山书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中山书院于1994年11月建成,主要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书院是二层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重檐飞角,红柱白墙绿瓦。


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

灵谷寺有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用砖石砌成的无量殿(又称无梁殿);还有灵谷塔和三绝碑等胜境;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访公塔。

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金陵梵刹志》将其与大报恩寺、天界寺并列为大刹。


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美龄宫
美龄宫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的美誉。美龄宫于1932年竣工,其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蒋介石也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因三四十年代,宋美龄经常在这里做礼拜,与蒋介石在此下榻休息,便称之为“美龄宫”,名称沿用至今。

美龄宫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重檐山式宫殿式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在其房檐的琉璃瓦上雕着1000多只凤凰,是中国唯一一例。整座建筑富丽堂皇,内部装饰奢侈豪华,装饰以旋子彩绘,特别是蓝底云雀琼花图案出自工笔画家陈之佛之手,独一无二。四周林木藏盛,终年百花飘香。汽车可直抵宫门,楼底层为接待室、秘书办公室等,二楼西边是会客室、起居室,东边是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卧室。

空中俯视,依山势修造的建筑整体设计,犹如一串镶有
绿宝石
挂坠的珍珠项链,两边通往美龄宫主楼、长满了法国梧桐的环形路是“项链”,大门口是“项链”的连接处,深绿色的琉璃瓦犹如项链的宝石挂坠。


结束语

最后分享一张紫金山俯瞰南京城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紫金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又称钟山,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誉,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首批国家5A级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紫金山南麓。
旅行没有终点,明天见
THE END
丨编辑:冰冷的凉
丨来源:图文来源于网络
丨整理:旅食行者(公号:lvshixingzhe2017)
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需申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