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日本的汇率

在日本人眼中100w日元相当于中国人眼中的多少钱?我在日本断断续续有四年多的生活经历,因身份不同,得到的收入也各不相同,从每月20万到90万日元不等。100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大概

在日本人眼中100w日元相当于中国人眼中的多少钱?

我在日本断断续续有四年多的生活经历,因身份不同,得到的收入也各不相同,从每月20万到90万日元不等。100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大概是6万人民币不到,在一般日本人的眼中,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是一般中年男性三个月左右的纯收入,实际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一般中国人的5万人民币左右吧。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一下。

我10多年以前曾在一个地方上的国立大学任教三个月,资格是外国人教授。来回国际旅费和日本国内的旅费由该校另外提供,每月薪水是50日元(按现在的汇率是3万人民币不到一点)。去除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大概实得42万日元左右。租房,是那种配备简单家具和电器被褥等、无需支付礼金押金、免除水电费的那种月租房,单间,有很小的厨房和盥洗室浴室,地点在大学附近,距离市区2公里左右,周边是田园山林,房租记得是每月6.5万日元。朋友借给我一辆自行车,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吃饭,自己开伙,偶尔在大学的食堂用餐,每月大概是4万日元(可有不充分的水果和酒类),其他就是我去周边的旅行费用、与日本教授一起吃饭喝酒的费用、买书,大概每月可余下25万日元。以下照片是我当时大学所在的城市街景和住房的外观。




几年前我在一所著名的大学以外国人客员教授的身份待了近半年,每月薪水65万日元,扣除每月20.5%的所得税以及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实得大约42万多一点。比较幸运的是,抽签得到了大学的宿舍居住,相当好的房子,地段稍微偏一点,距离大学4公里左右,两间朝南的房子,家具电器被褥床单等基本配置,每月房租4.2万日元(大概是市价的一半不到)。我白天在大学食堂吃饭,晚上自己做,有水果和酒,每月食品开销大概5万日元,水电费8000日元左右。其他用于旅行、买书、与朋友吃饭等,也有几次请年轻人吃饭,每月大约可余下22万左右。以下的照片是我当时的住房外景。



我的感觉是,日本除了交通费比较贵以外(公交车单次都要230日元以上,地铁更贵),其他不太贵,甚至比中国便宜,当然商品的品质和服务都优于中国。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年龄层、同样工作的日本人,要比中国人过得好,不过好像也没有太好。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在物价方面,日本的地方城市(或者相当于我国三四线城市),比起大城市(诸如东京横滨等),只是房价(购房租房)低不少,其他差不多,同样,他们享受到的商品品质和服务(包括医疗教育等),和在大城市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医保卡全国城乡通用的,公立医院和私人诊所均可使用医保卡。只是大城市各种机会多一些而已,生活品质没有什么差别。育儿费远远没有中国大城市那么贵,青年人的压力、尤其是有孩子的年轻父母的生活压力没有中国大城市那么厉害。

1978年人民币比美元的汇率是多少?

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因美元升值而持续贬值,人民币兑美元一度从6.2跌至6.8,甚至一度接近6.9,有破“7”的风险。这个时候,很多民众认为贬值预期很可能形成,在接下来不久会破“8”和“9”,在犹豫要不要去换些美元。也有人问过,过去经济情况不好,人民币有到过“8”吗?其实,人民币在1995年前后有到过“8”位置,可以说是历史低峰。

1、改革开放早期,1.5人民币能兑换1美元

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人民币汇率就像过山车。你可能想象不到,1979年前后,人民币最“值钱”,1.5元人民币就可以兑换1美元。也有最廉价的时候,1950年1美元能兑换4.2万人民币。总的来看,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人民币都是处于很昂贵的状态,在“2”左右上下波动。当然,这时候人民币受管制比较多,反映出来的不是市场真实行情。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对外贸易,但是我国的物价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造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而当时我国人民币汇价实施官方牌价,无法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采用两个结算价,用于贸易与非贸易,这就是俗称的“汇率双轨制”。在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贸易外汇1美元=2.80元人民币,非贸易外汇1美元=1.50元人民币。

2、人民币汇差过大,中国“倒爷”应运而生

显而易见,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人民币汇率处于非常低估的水平(大幅贬值),存在非常大的价差,由此出现庞大的黑市,诞生了大量的“倒爷”,从中套取大量的收益。汇率双轨制度存在缺陷,后面取消了贸易外汇结算价,在1985年加入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自由汇率)制度。

同样地,官方汇率和自由汇率之间还是存在差额,存在巨大的外汇套利机会。90年代初,官方汇率逐渐与外汇调剂价并轨,缩小套利空间。这也造成了人民币汇率从5.8贬值到8.7,一次性贬值33%。为了保证汇率稳定和利于出口,1997年12月,我国决定将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定在8.28,达到了改革开放后相对最低的汇率水平。

3、中国经济翻天覆地,人民币兑美元一路大涨

由于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加入了WTO,我国对外做出了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承诺。2005年7月,中国迎来了实施浮动汇率制度的时机,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原来盯住美元汇率制,转变为参考一篮子国际货币,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浮动汇率制度一实施,人民币开始了一路升值,接连突破8、7.5、7的关口,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15%以上。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对美元升值的趋势,再次盯住美元(汇率是6.83)。

持续了两年(2010年6月),我国又再次回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结果人民币对美元又升值了近5.5%,此后,人民币兑美元一直维持在“6”的区间,并按照国内外环境上下波动。不得不说,人民币多年汇率改革还是很成功的,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并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货币危机,接下来希望人民币能走向国际化,减轻受美元的影响。

印度将超英法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祝贺印三成为世界第五,但是印三的水分太多(靠牛粪支撑国力),我也无语了!印度未来必将为现在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在另一个方面来讲超越英国法国对国际格局来说,无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建设自己祖国的雄心壮志!打破几百年来西方对世界统治和霸权,建立国际新秩序大有裨益!还有一个问题助长了印三的地区霸权,这个问题在未来趋势来看,对世界的影响尤为突出!

各国之间货币的汇率是怎么得出来的?

要说汇率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咱手里的货币的历史。So,还是按以往的套路来,咱先讲个故事,举个栗子。

从前有个笨笨国和小白国,笨笨国盛产奶油,小白国盛产白米饭。此前,因为信息闭塞,笨笨国祖祖辈辈都吃奶油,个个胖的不成样子;而小白国则祖祖辈辈吃白米饭,因为没有油水,个个都瘦不拉几的。

直到有一天,笨笨国的人来小白国旅游,带了点特产——白米饭回去,并发了朋友圈:《震惊!这种食物胜过仙丹!高血脂的人都在看......》。顿时,这文章在笨笨国朋友圈疯转。于是,很多笨笨国的人开始试图用笨币购买小白国的白米饭,假设两国货币初始兑换比例是,笨币:白币=1:1。

后来,吃惯了奶油的笨笨国人发现,这白米饭只是尝尝鲜,换个口味,长期吃这个不习惯,没有油水。于是,笨笨国对于白米饭的进口量逐渐减少。

可小白国不一样了,由于长期没有油水,很多人因为没有营养饿死了。因此当小白国发现奶油后,需求量暴增:虽然他们胖,但至少不会饿死啊,我们可以用白米饭和奶油搭配着吃,既有营养又不会饿死。于是小白国对于奶油的进口量逐年增长。

小白国用大量的白币去购买奶油,使得笨笨国的奶油交易市场都充斥的白币,笨币越来越少。笨笨国的人发现:这样下去,如果还是按照1:1的比例跟他们做交易,咱就亏大发了!两种币购买力一样,小白国的人就可以用大量白币买遍全笨笨国。同时,小白国政府也用贸易赚来的笨币去进口奶油。

于是,笨笨国的人在与小白国的人做交易时便开始提价:笨币要升值!即笨币:白币=1:2,否则不干!

由于笨币稀缺,供不应求,加上小白国千千万万的人处在饥饿边缘,于是小白国便同意了。

这样一来,笨币和白币的汇率就形成了。

汇率,说白了就是钱的价格,用1个单位笨币可以兑换2个单位白币。汇率形成的本质就是由于两国或多国之间贸易,而造成两种或多种货币供求关系不平衡,于是便产生货币兑换比率,即汇率。

在现实社会中,自从人类以纸币取缔了以物换物的时代后,汇率便一直存在。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IMF成员国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美元霸权由此兴起。但这体系不好的地方在于,IMF成员国与美元的汇率是固定的。显然,货币的供求都是动态的,因此汇率也应该是动态的,否则一方将会在国际贸易中吃大亏(就像例子中的笨笨国)。由于当时的美元储备制度不完善,美元的超发和顺差导致美国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同时还不贬值。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只能牺牲自己经济利益,管制外汇,贸易状况急剧恶化。

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并最终走向崩溃。随后,各国之间的汇率由固定制改为浮动制,这就是现代汇率体系的雏形。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强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量也越来越大。国家决定在2015年施行”8.11“汇改,简单说就是抛弃此前单一的美元—人民币单边供求体系汇率,变成一揽子货币—人民币的多变供求习题汇率,人民币浮动将更加频繁,但同时,中国也有更多的汇率调节空间来把控国际贸易平衡。

欢迎关注小白读财经

为什么会有汇率?

不懂,就不献丑了。老三认为一定是为了在各国货币间进行换算,以期达到其价值的平衡。

谢悟空君邀!





去日本本州旅游6天,最佳的货币兑换方法是什么?

推荐一个个人觉得比较方便的兑换方法,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联合货币兑换服务”,里面可以预约各种外币,预约完带着身份证去取钞就可以了,基本不用排队,还有小面额钞票,如果你想境外取钞,那里也有这个服务,不过个人觉得还是带一些当地现金去比较好,最好的是还有退税服务,不用排队,这样准备齐了资料就可以了,真的非常方便

汇率能破七吗?

汇率能破7应该不是什么新闻,破8都是可能的,人民币理论正常的汇率是1:12,跌破1:15都有可能,但要注意,这可能只是离岸理论值,并不是在岸实际值。

在岸人民币汇率可能稳定在某一个数值比如1:8就不再显示贬值,但此时,你如果按1:8去银行很可能兑不到美元,你或许只能去黑市用更多人民币去兑换美元。

所以,我感觉现在人民币还是很值钱的,被人为操纵迹象很明显。

其实港币贬值可能更快,更明显。关注汇率的应该知道,港币攻防战已经开始了,港币没有贬值而人民币小幅贬值,可能是因为有机构在用人民币买港元,以起到回笼港币的作用。等于是牺牲大陆十四亿人为代价,准备在香港和国际做空势力决一死战。

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房价和汇率是怎么变化的?

谢谢邀请。

对于广场协议和日本后来的经济停滞,太多的人存在误解。很多人认为,由于美国压日元升值,使得日本经济从此走向衰落,并因此而“失去”30年,因此,日本是美国阴谋的牺牲品。但是,这个常见的说法却是错误的。

首先,当时和日元同时升值的还有德国马克。美国除了和日本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和德国也同样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为削减贸易逆差,美国式同时和日本、德国谈判的。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但是,德国并没有出现日本的情况。

经济学者余永定、黄益平一直努力澄清这一说法。

造成德国和日本结局不一样的主要原因,在于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担心日元升值对经济带来紧缩效应,也试图通过减息来降低升值的压力,因此,日本进入了一个货币非常宽松的时期。

从1985年底到1990年初,短短的4年多时间里,日本城市地价增长了200%,日经指数也增长了180%。这个时候日本人在泡沫中可是游得非常高兴的,根本就没想到后面还会有“失去的30年”。

东野圭吾的小说《时生》中,时生穿越回过去,劝告自己的父亲拓实说,日本的经济泡沫会破灭。拓实打死也不相信。拓实说,日本经济这么好,日本人这么勤劳,怎么会泡沫破灭呢?

到1989年中,日本央行才开始提高利率。随后日本泡沫破灭。

日本泡沫破灭之后,一些人回过头来,把日本经济灾难的责任推给1985年的广场协议,实在没有道理。实际上,日本的经济灾难完全是宽松货币引起的,要怪,应该怪凯恩斯主义。

余永定、黄益平当时引用日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要担心人民币升值损害经济。因为,当时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但很多人视人民币升值为洪水猛兽,坚决反对。当然,现在人民币不是升值的问题了,现在人民币升值会得到欢呼。

虽然情况不一样了,但是有一点还是没变:引起国内经济问题的,主要还是自己的政策。

中国现在坚持以改革开放来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显然是好过当年的日本的。

你还是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故意坑害日本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