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吃小吃
有哪些北京当地人常去吃小吃的地方?其实现在想找小时候的味道已经太难了。北京小吃基本没有传承,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做的了。我自己感觉白魁老号还保持的挺好。如果想吃,牛街、护
有哪些北京当地人常去吃小吃的地方?
其实现在想找小时候的味道已经太难了。北京小吃基本没有传承,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做的了。
我自己感觉白魁老号还保持的挺好。如果想吃,牛街、护国寺、西单一带吧,也得找。而且今儿还行,没准明儿就不是味了。
北京的王府井小吃街值得去吗?
还是不要去了吧,不地道,如果你来北京玩我给你介绍一条街,比王府井强多了。
很多外地的朋友到北京来玩,让我推荐一个能吃到地道老北京美食的地方,我都会推荐这儿——鲜鱼口。
有北京人可能对前门一带不屑一顾,觉得那都是给游客吃的地方,曾经的我也是这么想。
可是自打鲜鱼口一开街,一众北京老字号美食都在这开了店,味道绝对不差,隔三差五我也会来这打打牙祭。
尤其是对于外地来旅游的朋友,待的时间不长,想一次尝遍北京特色美食,逛这一条街是最方便的。
今天努比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鲜鱼口里值得一吃的美食。
鲜鱼口,在前门大街里一条老字号云集的美食街,著名的大栅栏对面。
街口的吴裕泰茶庄,排队的可不是来买茶叶的,都是冲着吴裕泰自制的茶味冰淇淋来的,抹茶味和花茶味,每次努比都会一手一个。
往里走,街两旁都是餐饮店面,不过可不一定写着老北京,就是地道的北京美食,一定要认清努比推荐的这些店呦。
炸糕辛是一家回民老店,卖的是老北京特色的炸糕,据说和天津的耳朵眼炸糕有一拼。除了炸糕,还有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等老北京小吃。
新成炸酱面馆,其实是做刀削面起家的六十年老面馆,不过为了服务外地游客,也做起了老北京最有名的炸酱面。以前在大栅栏有家店,鲜鱼口这家是新开的。
力力面馆,老字号川菜馆子,虽然不是经营北京美食,但是非常值得推荐,郭沫若先生提的字,众多国家领导人都光临过。凉面、担担面、龙抄手……很多特色四川小吃。
锦芳,北京著名的回民小吃店,努比最喜欢这里的奶油炸糕,还有糖火烧,艾窝窝,锦芳最有名的就是元宵,每年元宵节,你就看锦芳门口排的长队吧,堪比买火车票。
三元梅园,北京著名的乳制品店,主打的可是宫廷味的乳制品,曾经聘请过当年宫里御膳房的传人传授宫廷秘方。要说吃个京味的奶酪,必须是三元梅园的。
天兴居,主打炒肝包子。被努比评为北京城里最好吃的炒肝。包子是现蒸的,决不让包子等客人。很多以前住前门的老街坊周末都会来天兴居找找以前的味道。
吸一碗炒肝,吃二两猪肉大葱包子,足矣。
烤肉季,主打烤肉的百年老字号,店里还有清真炒菜。不过努比最爱的可是门口12块钱一串的烤羊肉串。
肉嫩,滋味足,品质也绝对放心。
旁边还新添了爆肚。
金糕张,主打金糕,果丹皮,吃到这会儿,买点消消食也好。
鲜鱼口东头的便宜坊烤鸭店,京城唯一和全聚德有一拼的老字号烤鸭店。
吃了这么多您要是还没过瘾的话,回头,前门大街里还有好几家老字号饭馆,一条龙的涮羊肉,全聚德的烤鸭,独一处的烧麦,好嘛,这是要把人撑死的节奏啊。
吃饱了可以在去大栅栏逛一圈,很多老字号,卖鞋的内联升,卖帽子的盛锡福,卖茶叶的张一元……
怎么样,这一天吃下来,是不是已经肚儿歪了?
有人说很多人都不怎么喜欢吃北京的小吃,真的是这样吗?
北京人早上吃炒肝,豆汁,面茶,我知道这几样我是不喜欢吃。有喜欢吃的下方评论留言
北京比较有特色的小吃、一定要去吃的东西是什么?
北京本乡本土的小吃大概由三部分组成:一类是清真小吃;一类是汉民小吃;一类是宫廷小吃。三种小吃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饮食维度,但其中也有部分交叉。多年来,他们在京城的民间蓬勃发展,以其强大的生命活力丰富着北京的饮食文化,并也登上大雅之堂,远非一个“小”字所能轻视和描述。
到北京,除了吃烤鸭涮肉外,还应该吃一顿北京的小吃,如果不吃一顿正宗的北京小吃,就很难理解到北京的宫廷文化和市井文化。
1、先说北京的清真小吃。
多年来,清真小吃几乎成了北京的一个代表性名片,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吃几乎都是清真的。北京的小吃名店主要有四大家,第一,护国寺小吃;第二,南来顺小吃;第三,锦芳小吃;第四,白魁老号。
这四大家清真小吃,原本就是北京老城区东、西、崇、宣的代表性店家,四大家分属于不同的城区,护国寺属于西城区的;白魁老号属于东城区的;锦芳小吃属于老崇文区的;南来顺属于老宣武区的,现在虽然东城和崇文合并,西城和宣武合并,但在饮食的文化和情感皈依上,大家仍然觉得南来顺就是宣武的,锦芳小吃就是崇文的。因为无论行政的区域怎么划分,文化的脉络、店铺的起源和饮食基因却并不因行政的割裂而断裂。
这也是到四个地方能够清晰地吃出不同文化内涵的原因所在,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上来说,保护每一种饮食文化的独立性才是遗产保护的真正内涵价值所在。因为,只有饮食才能最客观地体现着一个区域文化脉络的延续性。所谓的割裂性的保护,本身恰恰就是一种伤害。
回到正题,清真小吃四大家,相互间经营的品种都差不多,清真小吃大概有三百多种(打笔墨官司的另议),很难说谁正宗谁不正宗,鉴于各人有个人的口味,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偏好推荐一个。
西城护国寺的小吃,我以为,油炸糕和豆泡汤都不错,值得去吃。南来顺的门钉肉饼和羊杂汤不错,值得去吃;锦芳小吃的面茶和元宵一直名声在外,可以专程去吃;白魁老号这几年有点萧条,但还是有老底子和有不断进取之心的,所以,去喝碗豆汁儿应该是可以的。
2、然后就是汉民小吃了
汉民小吃品类也有很多,譬如:卤煮了、炒肝了、炸灌肠了、火烧了,听起来似乎都比较重口味儿,但这都是最具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清晰地反映着当年贫下中农、街头摊贩和布衣走卒的日常吃食和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更重要的是,能把这些下水之物做得如此灿烂迷人充满诱惑也足见广大底层人民的走心手艺和勤劳智慧。
具体的店家有著名的小肠陈、华天饮食集团旗下的汉民小吃合义斋、北新桥的卤煮老店(门框胡同的卤煮也算一家吧)以及鼓楼下面的姚记炒肝,这一家可是当年美国的副总统拜登先生访华时吃的第一家,而且,还是他特别要求去吃,并是自己亲自买单的,我记得是四个人大概吃了一百多块。
3、最后就是宫廷小吃了。
据各类民间的胡乱传说,由于慈禧太后这婆娘爱吃,所以,民间传出各种版本的和慈禧太后有关的小吃吃食和野史故事,而且,比较奇怪的是,现在也有很多店家都以慈禧太后为噱头来宣扬吃食的正宗。我很纳闷,这么一个老太后,个人容貌也不美丽绝伦,历史名声也不好,而且,她也不一定会吃,不知道江湖上的餐馆为什么都爱拿她来做招牌。历代的皇帝和后宫婆娘,吃的就一定好吃吗?而且,那么多的皇帝嫔妃似乎长生的也没见几个。
和宫廷有关的吃食,目前在北京的市面上有很多,譬如:豌豆黄了、驴打滚了、艾窝窝了、芸豆卷了、圆梦烧饼了,这些面食类的,几乎都可以归档到宫廷小吃里去。
具体的店家,虽说都争得面红耳赤的,但若按传承来说,应该仿膳饭庄的比较正宗。仿膳饭庄不像其他的小吃店家发展的那么广泛普及,在北京只有两家:一家在北海公园内;一家在天安门广场东。就地理位置来说,都是不太方便去吃的地方,果然是皇家的馍馍一般不好整。
除此之外,北京还有奶酪魏、羊头马、爆肚冯、李记白水羊头等一些小吃特色店,各位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头去吃则个。
至于万丰路上的小吃城,由于太偏远的缘故,在此就不做重点推荐了。
有哪些名气很大却很难吃的地方小吃?
厦门沙茶面:
广东鸡仔饼:网友评论:有酒和满满一块猪油的味道,味道很怪,有一种油放过期了的感觉。
哈尔滨大列巴:太干,太硬!
洛阳浆面条:这品相实在不好
天津狗不理包子:传得神乎其神,真的没有那么好吃!
宁波臭冬瓜:非常难以接受
浙江金华名菜:烂松菜滚豆腐,就是热的臭豆腐汤的味道,非常难以接受!
北京有哪些适合春节吃的传统小吃呢?
杂酱面
烤鸭
冰糖葫芦
豆汁
你吃过哪些名不符实的招牌小吃?
本人深有同感,女朋友在天津上学,第一次去找她的时候,她给我介绍很多吃的唯独没有狗不理包子,我就问为什么,她说没有想象中好吃,后来自己不服气就去尝了尝,果真不行。
还有一次去北京王府井吃了一碗炸酱面,说真的还不如一些小吃街上的好吃,也有可能是口味问题吧,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
重庆小面好像也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好吃,哎呦妈呀那个太辣了,面一上来的时候你就能看到上面飘着一层厚厚的辣椒油,尤其你在夏天吃小面,即便饭店开着空调,你也会出一身的汗,因为确实太辣了。
是不是看的都流口水了,没错,虽然觉得不好吃,但对于吃货来说每次一想起来还是会流口水的。
北京的哪些小吃,吃起来有小时候的味道呢?
谢邀!没出生在北京,不知道,见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