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安徽省足球

安徽省宿州市有多穷?本人就是安徽宿州的,安徽最北部的砀山县,生于斯长于斯,从我看到的、体会到的、听到的说说吧,听听一个本地人的看法吧。宿州下辖四个县:砀山、萧县、泗县、灵璧

安徽省宿州市有多穷?

本人就是安徽宿州的,安徽最北部的砀山县,生于斯长于斯,从我看到的、体会到的、听到的说说吧,听听一个本地人的看法吧。

宿州下辖四个县:砀山、萧县、泗县、灵璧,不好意思四个全是国家贫困县;地处安徽北部,和江苏、河南、山东交界;2017年实现全面生产总值1440亿人民币,人均2.6万左右,够低了。

窥一斑见全豹,我主要用我老家砀山为例子说下吧。砀山100万人口,铁路交通发达。

图:斗羊

经济结构

2017年砀山县GDP190亿人民币,人均2.6万,第一产业58亿,第二产业85亿,第三产业47亿(注:数据为大概数据)。

砀山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以水果生产为主,基本都是初级农产品,没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能给当地人带来的产值非常低。

图:现摘的桃子

第二产业,哪有什么第二产业,极少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有的是房地产,拉高本地的房价,带不来人民的收入。

第三产业就是商业了,开饭店的算吧、开超市的也算、开网吧宾馆浴池的算吧、卖衣服教材等等都算吧。

近年来也在转型,逐步立项了高附加值的非房地产制造业,但是农业为主的地位肯定不会变,但是怎么把农民手里的农产品变为深加工的产品,这样才能实现人均收入吧。

旅游业基本没有,自娱自乐的项目不少,斗羊的、斗狗的、斗鹌鹑的。

100万人口外出务工的都有50万以上,留守的基本是老年人和小孩,GDP给外地贡献了不少。

图:外出务工人员

基础设施

农村设施落后,好多村里没有修路,下雨了就变成“水泥路”了,就是修路的也大多是3-4米宽的水泥路,路两边没有绿化护栏,一下雨还是变水泥路,没有下水道设施,雨水污水乱刘,到处是垃圾。

图:村里的水泥路

县城里也比较落后,在环卫、排水、城建、道路等方面不健全。

图:新农村里水泥路

一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和财政收入相关,全面10+的财政收入能顾到多少基础设施建设啊。

图:梨花开放

思想意识落后

砀山100万人口,外出务工50万+,人们普遍的劳动收入是农忙回家,农闲外出,一年一个人的收入基本在5万左右。

说皖北人懒的,不是身体上的懒,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保守,意识上的固守,没有太多的冒险和创新精神。农民就固守几亩田,闲时外出打工,难得去想改变固有的模式。

图:村里修路

人才落后

留不住人才,外出接受高等教育的有几个回家建设家乡的。也没有好的吸引人才的政策,留不住人才,留不住劳动力,怎么能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

其实说这么多,砀山及宿州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见得比其他地区低,这个题目问的好像宿州人穷的都吃不上饭似得,近年来人们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而且宿州四县在安徽61个县中,生产总值排在中间,可见安徽有多少国家级贫困县吧。

图:17年上半年安徽各县GDP

说个题外话马上砀山就是“梨花节”了,全县80万亩连片梨花齐绽放,欢迎各地的朋友,去看看梨花、吃吃黄河故道鱼、看看斗羊的。

图:梨花节



图:梨树王(乾隆年间栽 树冠半个篮球场 年产3000斤酥梨)



图:酥梨丰收

不管怎么说,再穷也是自己的家乡,只希望越来越好。还好没穷的吃不上饭。

安徽省有哪些大学?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襟江带淮,沿江通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新安江穿行而过,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徽商是中国古代三大商帮之一,明清时期,安徽商人就将贸易拓展到了东南亚、日本以及欧洲,留下“无徽不成商”的美名。安徽自古重视科研教育,拥有敢闯创新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2017年1月18日,由安徽中国科大主导研发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安徽省名校简介: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校园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812人,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有15个学院、30个系,开办37个本科专业,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2、合肥工业大学 国家“211工程”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合工大(HFUT)。坐落于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江淮枢纽名城合肥市,创建于1945 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111计划”高校,首批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被誉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

学校总面积达5000余亩,在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六安路校区、翡翠湖校区(以上合称为合肥校区),同时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与合肥市共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形成了“一校五区”的办学格局。全国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全国首批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

3、安徽大学 国家“211工程”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AHU),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庆创办的、安徽省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原安徽大学;现安徽大学于1958年以合肥大学、原(国立)安徽大学部分科系为基础建立,同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沿用至今。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20余万册;有教职工2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专科生22300余人。

4、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属重点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AHNU),位于长江流域区域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安徽省芜湖市,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与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2017年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107位。

安徽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截至2015年11月,校园占地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75亿元,图书2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在籍学生37400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本科生218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安徽省主要高校排名

更多有关中学数学学习方法,高考填报志愿,全国大学简介等资讯,请订阅我的条号哦,内容将会不定期更新。

明朝有安徽省吗?

说起明朝的那些事儿,还真离不开安徽这个地儿,因为明朝就是由安徽人一手打造的,其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安徽凤阳人,有明一代安徽籍的开国元勋和治国才俊更是群星闪耀。

尽管地缘政治背景深厚,但安徽这一地名的来历与大明王朝还真没什么关系。可这并不意味着地缘背景不发挥作用,明朝开国后在南京建都,安徽就归都城所在地的南直隶管辖,也算是天子脚下了,还是能沾不少皇家气派的光呢!

明朝开国初期基本沿袭了元朝的行政区划,至明宣德三年(1428年)形成了两京十三布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地方行政辖区,到明中期又增加了关东三卫,其地方治理行政结构才算是基本完成。一般习惯上对大明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以两京十三布政司笼统称之,两京是指京师(即北直隶),南京(即南直隶),十三布政司分别是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云南、贵州、福建,俗称十三省,但这只是明朝时期的行政区划,跟我们现在的地理概念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安徽大致是明朝时期的庐州府、凤阳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光德府等辖区。

满清入关后,将明朝时期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省府设在江宁(即今南京),管辖区域大致包括现在的上海、江苏和安徽,因为清初的税赋有三分之一来自于江南,加之“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清廷为了强化这一核心区域的管理,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分别设置“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在苏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在江宁),后于康熙六年(1667年),将右布政使司取“江宁”和“苏州”二府的首字改为“江苏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司取“安庆”和“徽州”二府的首字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的地理名称首次亮相并开始使用。

由于清初的统治尚未稳定,所以“安徽布政使司”的治所暂留在江宁,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由江宁迁往安庆,至此安徽的行政管辖才算是名副其实。期间太平天国时期,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安徽首府曾短暂迁往庐州府(今合肥),其它时期基本上一直设在安庆。解放后,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8月25日正式成立,毛泽东主席亲自选定合肥(原庐州)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后有人建议恢复合肥为庐州的历史名称,因于泸州重名,此事遂作罢。合肥是南淝河与北淝河交汇之地,汇合点在逍遥津,故称合淝,后省去了三点水,就是现在的合肥了。
安徽省虽然是建省时间较晚的一个省份,但其历史渊源很久远,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部落和诸侯国存在,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又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无商不徽”更是闻名世界,历史上人才辈出,是一个相当有历史成就的地方!

安徽省内为什么老是堵车?

我感觉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二是私家车的增多。节假日很多人都想回老家看看,再加上有一部分人是开私家车回家,所以造成堵车也是必然的。

我本人就是安徽蚌埠的,也是在外地工作,所以对此现象是深有感触。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堵车已经成为很正常的事了。

记得去年十月一假期期间,因为有事所以得回了一趟老家,由于回老家的太多,火车票是一票难求啊,网上抢票都很难,所以选择了坐汽车回家。

这也是我终身难忘的一次坐车啊!本来是一天的车程,整整坐了两天一夜才到家。一路上就是走走停停,尤其是进入安徽省的那一段,从南京进入滁州再到蚌埠,这一段堵的最严重。那两天还正好赶上安徽北部下大雨,所以车都开的更慢了。两天一夜啊,到家累的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所以不只在安徽,节假日堵车已经在全国各地都是很常见的事情了,没办法,谁叫咱们中华民族的兄弟姐妹多呢!人多力量大,堵车全不怕!

足球入门?

可以去玩一款足球经理人类的游戏,能够帮助你很快入门。

安徽省的铜陵县怎么样?

感谢邀请!


安徽铜陵市,中国的铜都。皖江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江南小城一座。山明水秀,最宜居城市。让我先赋诗一首:

《铜陵市》

商周汉唐古铜都,江南浮山天井湖。

诗仙吟唱秋浦歌,陈翥最早撰桐谱。

范增谋略尊亚父,姚鼐显文四库书。

东林君子左光斗,光潜先生美学父。

西游奇文承恩著,苏轼庭坚会铜麓。

天下文章枞阳出,世间电脑慈鼻祖。

大美江南接吴楚,山川瑰丽藏宝域。

世人到此皆感叹,古韵新曲绘龙图。

铜陵,别名定陵、义安,居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西临安庆,东邻芜湖,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

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采铜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至今3500余年。


主要景点有天井湖、浮山、金牛洞、大明寺等。


经济上铜陵全省排名不高,但人均gdp全省最高。

安徽省的二本院校,哪家好些?

这样说,二本那几个,别跟我提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这两个升那么快完全因为地理位置,我只是说实话。这两个学校学生别喷,分数死高,其实学校没几年。安徽其实没啥好学校,二本,蚌埠医学院。但人家有的专业分数真高。我记得我那年,安师大,安徽中医药,安徽农大,都是二本招生,没错就是安师大,有的专业确实二本招生,就在三四年前。其他说实话,怎么说呢,有大学时间非常长,但是堕落了,举个例子,阜师,这个学校,你们以前高中老师是不是大多数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以前仅次于安师大的存在,现在呢,安徽的师范学校,真是垫底存在了,但是阜师其实还是可以,最起码人家以前辉煌过,年限久,以前跟阜师一样是二本的,现在都升一本的,比如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其他安徽的二本,时间都很短,比如蚌埠学院,合肥师范,合肥学院,安徽科技学院。还有一个皖西学院时间还真挺长,也是多年升不上去,几年前还传,改名安徽交通大学,我看没戏,就阜师想改阜大,改了十几年没改吊。安徽省真的,没办法,全身心用在建设合肥,你数数多少学校,除了以前就有的,这些又新办了多少,而且合肥的学校分数真是升老快,合肥学校马上就要升一本了吧。我想说安师大那么多年了,分数线也仅仅也在一本徘徊。而且安徽真是好多师范学校,关键还都不好好去建设,就拿安师大,那么多年的,进步其实也不是太明显,就因为在芜湖,安师大要是在合肥,最低跟安医大一个级别。可是呢,安徽真是把所有的精力有用在合肥上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安师大,把安师大去做成安徽的一个代表。毕竟基本每个省都有一个出名的师范大学。特别今年取消三本,我觉得一些考生改注意,比如你刚达二本线,不超个三四十分,你应该上不了这些二本,取消三本真是一点意义没有,就好听点,一听,哇,这个学校考上这么本科。我觉得这样只会让大学生更加不值钱。

安徽省的哪个县最穷?

说到安徽省哪个县最穷的问题,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好像别人问你,你亲戚中的谁家最穷,而你所有的亲戚都站在你面前,你一定要说出来一个的话,那对方会非常难堪,让我这个安徽人替你回答一点吧!

安徽的县城有这么多,有61个县及县级市,有富也有穷,有国家贫困县也有国家经济强县。这其中也折射了安徽这个省份有很多发展不均衡的地方,下面罗列一下安徽最穷的县城的名单:

第五名:利辛县,人均GDP:17587.9

第四名:太和县,人均GDP: 17159.01

第三名:寿县,人均GDP: 15695.11

第二名:阜南县,人均GDP: 13840.89

第一名:临泉县,人均GDP:11849.78

这其中,三个属于阜阳市,一个曾经属于阜阳市,阜阳人口已经破千万,这在全国四线城市里也很少见,临泉县由于人口众多,人口达到了240万,这在全国都是第一人口大县,所以人均GDP不高,待到高铁开通以后,或将是临泉发展的机遇,阜阳崛起,安徽也正在崛起!

我是阜阳问题达人,邀不邀请我都会来的!老乡,别打我

如何评价安徽省淮北市?

一,首先简单说一下淮北的概况。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


淮北辖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拥有2个省级开发区和33个乡镇;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108公里,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人口近80万,总人口216.5万人(2016年)。淮北的城镇化率在全省是居于领先地位的。

国家文明城市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智慧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二,淮北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健全、按照“东延、西进、南扩”的规划发展,力争建设双百城市,即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并架构起285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

三,经济数据和在全省的排名情况如下表。


从上面可以看出,淮北的GDP相对总量是比较少的,但是要注意它的人口不多,相对于周边城市如宿州市等,人口要少很多。同时淮北是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四,在淮北的辉煌时期,有个小绰号叫小上海,淮北的工资,收入水平,居全省前列,他的消费水平较高,远远高于周边的徐州市,包括安徽的合肥市。辉煌时期的淮北人,经常去徐州有钱任性的购物。当然现在随着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淮北相对显得就滞后了。2017年淮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7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11元。数据上能看的到,是比较偏低的。但淮北的城镇化率在全省是很高的。


五,淮北是非常宜于居住的城市。城市紧邻相山公园,有南湖公园,东湖公园,中湖公园等等景区,是全省少有的,直接住在市内就可以爬山的城市。相山公园,还是国家4a级景区。城市主体建成面积不是太大,生活便利,交通相对来说,在市内是非常发达的。就算没有车,从东头到西头,走下来也不需要一个小时(老城区)。城市淮北的治安和风气也不错,整体市民的文明素质是非常高的。住在淮北特有安全感,全国好人淮北多,不必担心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淮北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而且有两个三甲医院,高铁直达市内,作为养老城市,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同样作为创业的城市,淮北也是有很多丰厚的条件的。淮北的矿务局和淮北的雷鸣科化以及淮北口子酒厂,都是上市公司,闻名全国。

六,淮北历史和淮北著名的景点简介。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

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东湖公园,中湖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榴园村,南山村等,红色旅游,革命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

淮北是运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国酒乡。口子窖名酒出产于此,口感“香气馥郁,窖香优雅”,是中国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评为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如何评价安徽省安庆市?

安庆是安徽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古老城市。古名叫舒州,又叫宜城,万里长江此封喉,五楚分疆第一洲,这是对安庆地理位置的写照。来到安庆江边,首先映入你眼前是的振风搭,搭边的迎江寺禅钟长鸣。就是这振风塔迎江寺,让安庆久负盛名。一六六七年江南省划安徽江苏两省。安徽省会选来选去,最后定夺安庆时间最长。那时安庆在安徽是算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城市。一九五二年中央和省从大局考虑,认为合肥位于安徽省中心,就将省会从安庆迁入合肥。半个多世纪以来,安庆人民集自己之力建设安庆,现安庆市管辖七县三区(怀宁,桐城,潜山,宿松,岳西,太湖,望江,迎江区,宜秀区,大观区。人口约550万。七县有两个县级市,(桐城市,潜山市是安徽十强县),去年下半年,安庆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今年安庆市又投资对市内公路进行修整扩宽,对棚户区危房进行改造,对石化污染进行治理,安庆的天蓝了,水清了,环境更美了。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为了招商引资,安庆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今年九月上旬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盛大开幕,全国兄弟省剧种齐聚宜城,为推介安庆共谋发展献计策。前不久,安庆市派代表团去江苏海安县级市学习取经,运用海安经验招商引资,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安庆是长江边的峻马,正在奋蹄前进,未来一定会更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