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双轨制
什么是社保双轨制?社保双轨制,一直被人诟病,也一直被人误解。很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高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低,就是养老保险双轨制。这是错误的。正确讲,社保的双轨制
什么是社保双轨制?
社保双轨制,一直被人诟病,也一直被人误解。很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高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低,就是养老保险双轨制。这是错误的。
正确讲,社保的双轨制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由国家财政拨款承担,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承担。
2015年1月,为了破除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10月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筹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实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供养,不再是有原用人单位发放退休待遇。
国家为了保证公平,专门设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而不是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通通推给养老保险基金承担。
社会保险法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发放困难的时候,政府要予以补贴。黑龙江省2016年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就达到了-232亿元,也就是说全靠政府补贴在保证养老金的发放。
顺便说一下双轨制形成的原因吧。1951年国家出台了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其中就有养老待遇。据说建国之初,人均寿命只有40多岁,当时制定的退休年龄就是女同志50岁,男同志60岁。后来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改造,所有的私营个体企业都变成了国有集体企业。
1966年,财政部下发文件,要求停止国有企业计提劳动保险费,退休职工的待遇改由用人单位承担。
1978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就有关退休情况进行了明确。当时的统一规定是工人待遇由工厂承担,老弱病残干部待遇是由国家财政承担。当时还出现了离休这一种做法,主要针对建国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革命的特殊照顾。
时间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企业的效益下滑,因此,各地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出现了下岗职工和买断工龄,当时叫做优化资本结构。
国家在1983年就又开始试点,在国有企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家明确在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同时交纳养老保险费。1992年,国家开始在全国统一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原国有企业固定工人也必须参加养老保险了,只不过没有缴费的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社会保险法明确,视同缴费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承担。
养老保险制度从90年代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完善,200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才形成了现在的养老金计发机制。
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也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并不会缩小企业和事业的养老金差距。因为,我们的改革都是以稳定为主。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应的职业年金,而且原先由用人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文明奖等一些补贴待遇仍然会继续发放。所以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会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而消失。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基数都是严格执行国家要求。2018年国家实施机构改革的时候,准备将养老保险的收缴工作移交税务部门。可是由于企业很多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存在不按实际工资缴费,只以最低缴费基数忽悠的方式,国家暂停了有关工作的移交。只是要求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两项保险移交税务部门。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待遇越高。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和按照较高基数缴费,仍然会造成养老待遇相差一倍以上。
所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并轨,将建立在以后企业待遇提升,社会保险费交纳真实的基础上,同时建立相应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机制,才可以实现大家的退休待遇真正并轨。随着社保征缴工作的理顺,希望能够早日到来。
双轨制会在什么时候并轨?
口上喊并轨,实则不并轨。同类人员,事业退休金是企业退休金2倍。同涨5%,事业涨的又是企业涨的两倍。差距在逐年加大,并轮是欺骗的谎言。可怜那些国家重点理工科毕业的企业高级工程师们,他们的退休金没有初中毕业的市政托儿所阿姨退休金多。也不及中学里打扫卫生的工人退休金高。天理何在?
汇率能破七吗?
汇率能破7应该不是什么新闻,破8都是可能的,人民币理论正常的汇率是1:12,跌破1:15都有可能,但要注意,这可能只是离岸理论值,并不是在岸实际值。
在岸人民币汇率可能稳定在某一个数值比如1:8就不再显示贬值,但此时,你如果按1:8去银行很可能兑不到美元,你或许只能去黑市用更多人民币去兑换美元。
所以,我感觉现在人民币还是很值钱的,被人为操纵迹象很明显。
其实港币贬值可能更快,更明显。关注汇率的应该知道,港币攻防战已经开始了,港币没有贬值而人民币小幅贬值,可能是因为有机构在用人民币买港元,以起到回笼港币的作用。等于是牺牲大陆十四亿人为代价,准备在香港和国际做空势力决一死战。
退休双轨制和后来的并轨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谢谢您邀请,这又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通过审核,但我仍愿意回答,用直叙不加评论的语言介绍退休双轨制的由来和对目前并轨的看法,以免让您看不着,让小编为难,也让我白费眼神在手机上写字。
先介绍双轨制产生的原因
大家知道,以前退休的条件和待遇的审核都是按国发(78)104号文件执行;虽然文件有两个,一个针对干部,一个针对工人,但基本精神相同,都是根据工龄按照退休前本人的工资打折为70%左右,然后再按其工龄的长短增加5%―20%的生活补贴,但规定不能超过原工资的100%。一直到一九九八年都是这样执行的。
企业虽然于一九八八年开始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只是作为支付能力和手段,保障退休职工工资能正常发放(当时已经有部份企业因经营困难拖欠退休职工工资),是摸石头过河,并没有前瞻性的设计或考虑改变企业退休职工的计发方式。那时候,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收入相当,老实说,部份经营好的企业,每月都还能发点奖金。虽然企业从一九九三年职工工资套改以后没再晋过级,但我所在的企业由于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完成规定指标每年还有3%的晋级指标。所以,那时机关干部调往企业多的是。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发方式改变始于一九九八年,是将退休者本人一九九二年至退休年份缴费基数逐年与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比较求出系数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当时,我经手办理了几例退休,发现我企业在九四年以前的缴费系数高于全省平均工资系数。当时计算退休职工退休工资先按老办法,再按新办法;新办法退休工资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执行;新办法退休工资高于老办法,按新办法执行,但超出部份不得超过10%,因此,退休审批方式的改变没有受到任何质疑,更别说反对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始,受高薪养廉的思想指导,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工资收入呈上升通道态势。而企业由于经济效益的差异,虽放开工资总额的控制,除部份垄断专营企业随机关事业单位增加工资外,大部份中小企业工资收入呈停滞或下降态势。虽然,垄断专营企业数量少,但体量大,占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比重大,造成全省平均工资年年上升。这一现象刺激并加大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上升的进程,同时退休方式仍按原办法,顺理成章地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垄断专营企业因缴费基数高,也当仁不让地享受不逊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而大部份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每年增加的社保缴费负担,不得不瞒报或少报工资总额;失业下岗按灵活就业方式办理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基本都选择按最低档60%缴纳,致使职工缴费系数偏低,只能拿少得可怜的养老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两极分化的养老方式将更加扩大。
当然,现在国家已在改革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现在已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但想一下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看看那些专家鼓捣出来的方法,延长退休年龄对谁有利?还有年金制度,你能享受吗?况且,你不能减少机关事业单位已退休人员的工资,新退休的也要保证不能低于按原办法计发的工资(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以后退休人员目前领取的是暂发工资);也不会额外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因为这也与多缴多得的社保宗旨及原则不相符。这些,从2017年退休人员增加工资时的做法就可以清楚。
要想消除双轨制及其影响,不下猛药,可能要等到视同缴费都没有了的时候。
汇率究竟是什么?
汇率就是两种货币的比价,就和普通商品一样,都会用人民币,美元之类的标个价。可以设想,全世界除了美元外,其他货币都是一种商品,那么用美元就可以给各货币标价了。这就是汇率。
汇率的决定因素比较复杂,不仅受本国经济,利率,外汇管制,风险等因素影响,同样更受外国这些因素。到底一国能不能独立决定自己的汇率呢?到现在经济学家还争论不休,各国实践效果也不一致。
什么是退休养老金双轨制?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人诟病,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力破除双轨制,并努力减少双轨制造成的影响,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一种体现。
退休双轨制,实际上是指机关事业人员由国家供养,计算标准按照退休前工资。而企业退休人员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有养老保险基金供养。
其实最早的时候,在1951年我们国家出台劳动保险条例的时候,并没有所谓的区分,大家退休待遇都是按照退休前工资发放百分比的,当时的退休待遇叫养老补助费。当时国家还允许企业留用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员,发放在职养老补助费。
1955年前后,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处理暂行办法。1957和5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退职处理的暂行办法。才产生了机关和工人退休的区别。不过当时的待遇计算还是几乎完全一致的,退休后有劳动保险金发放待遇。
在196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基金。企业退休职工的一些费用在营业外列支,实际上将养老保险有原先社会统筹的做法改为了企业承担养老待遇的做法。
到197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对建国以前参加工作的部分老干部,采取特殊的退休制度,也就是离休制度。养老保险仍然沿用了,企业负担待遇的方法。
不过,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90年代产生了一些需要破产改制的国有企业。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工资养老金都发放不下去。86年10月开始,国家又开始推行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制工人开始交纳养老保险。
到1992年,我国对城镇企业职工全面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正式实现双轨分立。
现在的企业退休人员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按照本人的基本工资乘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加上退休补助数额。跟退休前的工资、职务有很大关系。
2014年10月事业单位实行了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将套用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计算方法,结合事业单位的本职特点,建立了职业年金,并对2014年9月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设立了视同缴费指数。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照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以及个人账户余额进行确定,由于这些年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工资增长水平很高,也有一部分企业人员下岗情况导致缴费年限缩短,造成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偏低。因此目前来看,双轨制造成的相同条件下退休待遇差距还是有2到3倍的。
国家也在努力引导企业建立相应的年金制度。
总体来看,未来我们的退休待遇会完全一致,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了,未来我们的待遇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只要我们的交费年限,交费基数一致,退休待遇就会一样的。
货币的汇率是怎么控制的?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
因为我们经常听美国人说中国控制汇率,那么汇率又是如何进行控制的呢?央行有那么大的神通么?
那么我们得先谈谈目前国际认可的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汇率是由外汇市场来决定的,也就是国际买家与卖家博弈的结果,通常是以外汇互换来进行的或者是买入或者卖出某种货币来进行的;
那么就简单了,既然是一个博弈的市场,那么我只要有钱,我就可以去市场上控制,但是最终能不能控制就是另外一说了,因为说不定有更大的玩家和你对着干;世界各国央行都是外汇市场里的大玩家;
但是为什么人家会任由你货币升值或者是贬值呢?
一方面是因为,真实汇率无法准确掌握,另外一方面汇率是变动的;
最后,汇率的变动效果不是单向的,既不是汇率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
比方说,如果人民币的真实汇率是1.6,你强行拉到1.8,那也就意味着国内产品价格会大幅下跌,同样产品所带来的外汇资本会减少,别国也能以更少的钱换取更多的产品;但是中国可以借此释放更多劳动力,把蛋糕做大,虽然单位产品附加值低了,但是整体蛋糕做大了,每个人分得也多了,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损害行为。
怎样看待退休待遇的双轨制?
谢邀!退休待遇双轨制是一项十分失败而又制造不公平的制度。政府已经意识到退休待遇双轨制的弊端与不足,早已着手进行调整和改革。只是这是一个十分艰难和棘手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动了谁的奶酪都会引起不满,只能循序渐进,缓慢推进,最终实现退休待遇单轨制。
退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
就是让退休金能天地相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