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发改委
区级发改委科员与一线教师,该如何选择?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涉及到您的职业生涯,建议您慎重考虑。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从教师队伍转行到了行政机关。有的人发展得顺利,经过考试
区级发改委科员与一线教师,该如何选择?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涉及到您的职业生涯,建议您慎重考虑。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从教师队伍转行到了行政机关。有的人发展得顺利,经过考试转变了身份成为了公务员,有的还被提拔为领导干部;而有的人由于教师的惯性思维,不太适应行政机关的工作方式,心情不太愉快,言语之中透露着对这种选择的后悔。这试着帮您分析一下:
第一,从经济待遇上讲。您现在是正式在编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如果您到区发改委的重大项目办,那您的身份就会转变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如您所言,每月的收入至少会减少几百元,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从政治地位上讲。不可否认,目前我们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官本位思想,在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受尊重程度肯定比教师强,您的获得感、地位感、受尊重感肯定强于教师。但是,有一条你必须要注意,如果到了政府机关,您的身份仍然是事业干部,在提拔方面肯定没有公务员那么顺利。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体制下,区级政府里面公务员被提拔的机会肯定远远大于事业干部。而且事业干部在区一级,最多被提拔到七级,而公务员的发展空间要大得多。
第三,从视野上讲。在政府机关工作,接触面广,您的视野开阔程度肯定远远大于您当教师。毕竟发改委是个对上对下接触都很多的部门,与上下级政府、与企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沟通的时候很多,对开阔您的视野,提高您的综合能力肯定比当教师强。但是当教师也有它的好处,单纯、具体责任不太重,每年还有至少三个月的假期等等。这就要看您自己如何取舍了。
第四,从年龄上讲。根据您的描述,您已工作五年了。如果是大学本科毕业,应该不到30岁。这个年龄应该还有很多优势,可以边在单位工作边考虑考公务员事宜。趁自己年轻时努力拼搏一把,这对自己的将来很有好处。如果年龄接近35岁,我就建议您安心教书了。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湖南哪些地方可能撤县改区?
回溯我省最近的撤县改区的工作要到了2011年6月长沙的望城县改成望城区了。总面积969平方千米,总人口53.68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19亿元(含雷锋街道),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1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16.30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58亿元,增长12.7%。经济快速发展。
2016年,湖南省政府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有序、稳妥地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中方县、长沙县、株洲县、湘潭县撤县设区步伐,支持衡阳市、邵阳市、娄底市等将周边县市调整为市辖区。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株洲市通过的撤县设区决议,株洲县撤县设区,拟定名渌口区,区划调整将不增设县区级政府管理机构,不增加编制,调整后,株洲市辖区将增加至5个。
长沙县、中方县、湘潭县等地也在积极推进撤县设区。
撤县设区有严格的程序,必须经省、市政府同意,经过民政部和国务院同意,经实地考察方能批准,快则几个月,慢则延续数年。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改设市辖区,需达到下列标准:
1、县(市)域与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土开发利用连为一体,部分区域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市区规划范围。
2、全县(市)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70%;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5%以上。
3、改设市辖区的县(市),全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不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的平均水平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不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的平均水平。
章鱼哥,专注长沙本地头条号打造,爱长沙的朋友哟,不要错过哈!
靖远县会撤县建市吗?
靖远撤县建市,目前来看是有些难度,各项指标这关要过不容易。而且,从地图上看,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被平川区分成南北两部分,如果能够把平川给整合进来的话,希望还是不小的。
白银市是甘肃省中部的地级市,辖白银区、平川区两区,以及靖远、会宁、景泰三县。白银市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顺时针方向看和它接壤的分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甘肃省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武威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
白银市在甘肃省会兰州市的北面,二者相距只有约75公里, 白银市面积约2.12万平方千米,比北京市面积还要大。
提起靖远县,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杀死曹操儿子曹昂以及猛将典韦的张绣,就是甘肃靖远人。
靖远县面积约为5809平方千米,比上海市略小。黄河从县域内穿过,流域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占白银市黄河过境段的七成以上,黄河水利资源非常丰富。
汉朝时期,靖远县境内有黄河渡口,古丝绸之路从靖远县渡口渡黄河,然后一路西去。因此,靖远县是历史上有名的丝路重镇, 被人们称为“黄河明珠”。
靖远县距离白银市区约60公里,地理位置重要,交通路网纵横,从域内通过的有白宝铁路、京藏高速、国道109线、省道207线等。
靖远县地理位置重要,古代相当长时期曾是中原和游牧民族相互交锋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为西戎、北羌所据。秦统一中国以后,在此沿黄河筑城,抵御外敌入侵。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征,赶跑了匈奴,将河西地区纳入汉朝的范围。由于当时那里地广人稀,采取移民的军屯政策,对黄河沿岸的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明朝时期,在那里设置靖虏卫,大量移民戍边。到清朝雍正时期改名为靖远县,然后名字就再也没有变化过。
平川区,是白银市辖区之一,它位于祁连山、六盘山、和黄土高原的交汇之处,顾名思义就是地势相对较平的地方了。平川区面积约2106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靖远县面积的36%。
平川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出名的,汉朝时期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黄河渡口之一鹯阴口,就在如今的平川区水泉乡中村一带。
平川区本来和靖远县是一体的,但是在1985年被单独划出来,是为了统一开采、管理平川拥有的煤炭、陶土等矿产资源。
平川是甘肃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有王家山、魏家地、宝积山、大水头、红会等等,数量众多的煤田矿区,煤炭资源排全省第二位。
另外,平川区拥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储量高达40亿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被人们誉为“西部瓷都”。
总之,靖远县之所以被平川区从中分成两半,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平川的矿产资源。
靖远如果以目前这种辖区分成两块区域的情况撤县建市,看起来还是比较奇怪的。
德阳有可能被撤吗?
德阳有可能被撤吗? 本人认为暂无可能。
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德阳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首先回顾一下德阳建市的相关背景,德阳市由原成都市和原绵阳地区分别划2个县和3个县组成,设立德阳市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片地区有二重,东电、东汽等大型央企的存在。设立德阳市有利于整合资源,将这一地区打造成为国家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同时也需要一个城市专门为其进行配套服务,并有利于实施特殊政策。
类似这种基于产业布局而进行区划调整的例子并非只有德阳市,在全国有大庆市、连云港市、神农架林区等,在四川省有攀枝花市。当然,最典型、最特殊的就是深圳了。
至于为什么不单纯在绵阳地区划出一块,而要将原成都市的广汉和什邡县划入呢?本人认为,一是这两县相对绵阳的其他县要富裕些,以便使德阳市有一个较好的基础。二是使德阳市有一块较平坦的土地,便于发展。三是可更靠近省会,便于成都市的支援和省里的领导。无私的划出两个县,算是成都市在那时能给予的最大支持了,在这一点上,德阳是应该好好感谢成都的,当然也不能忘记绵阳的高风亮节。
实事求是的说,设立德阳市的决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相应的区划调整也是合理的,德阳市发展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个问题。
那么时至今日,德阳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是否可能被撤销?我们可以用以下思路去分析:
一是必要性,即当初设市的目的、理由、条件等是否消失,或者说撤市的理由是否合理、充分、紧迫。
二是可行性,即撤市是否现实,撤市后怎么办,会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
三是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评估。
四是要全面考虑德阳市、成都市、绵阳市的意见,特别是四川省的意见以及国务院的态度(县一级的区划调整)。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撤市的理由不充分,条件不存在。目前坊间的理由主要是两点:德阳市面积太小;发展不如成都。然而这两点都站不住脚,资阳市和自贡市的面积比德阳市还小。德阳市本身的发展势头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赶不上成都,但也不是理由,试问省内哪个赶上了成都,都撤了并入成都吗?那真的是“成都省”了。
二、德阳市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国家正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其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重要。撤市将会造成这一重要基地的分割,无法形成整体效应,同时也会失去专门的城市配套和服务能力。
三、撤市以及后续的工作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并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撤市将导致四川省和相关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并打乱四川省和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生产力布局,这在当前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是难以想象的。
四、不撤市并不影响成都市对德阳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德阳是成都经济圈的重要环节,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经开始承担起成都市卫星城的功能,德阳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五、在这种重大问题上,坊间的情绪左右不了局势。这种情绪主要来自原成都划出的广汉、什邡,这两地和老东家有割不断的渊源,也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这都可以理解。一方面要耐心细致的开导,增强对德阳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急于简单的“去成都化”。
综上所述,德阳市在较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被撤的,大家该干嘛干嘛。
虽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话题,本人还是一本正经的来回答,不知图个啥。
祝德阳的明天更美好!
谢谢邀请
本文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
沂水真的撤县改市吗?
沂水撤县设市已经写入政府报告,是临沂市及沂水政府共同推荐的工作,以沂水百万人口的规模,400亿的gdp,全省面积最大的县,应该说在2018年能够实现这一次的跨越,希望保留千年县城沂水的名称,只是改下后缀
湖北有哪些地方可能撤县设区?
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提倡加速了撤县改区的步伐,在全国各地都已经掀起了这场改革之风。湖北省历来走在前沿,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有条件改区的县分别有:南漳县、沙洋县、公安县、江陵县、团风等县。有基础改区的县级市分别有:老河口市、宜城市、汉川市、洪湖市、大冶市、当阳等市、根据已公开的消息解析,撤县改区和撤市改区的难度几乎一样大。
改区的目的就是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大城市、特大城市,部分城市完全是以“扩城”而为之。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主要面对中西部的政策,是为了推进县与县级市走向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湖北省在中部地区而言,属于经济强省。在相关要求都已达标的情况下,有能力有魅力推动上述县市改区。重点推进荆州、黄石、黄冈等市一举发展为大城市。分别加快构架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特色鲜明的产业名城,实现湖北省均衡发展!
推动荆州历史文化名城建成洞庭湖经济区、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江陵县、公安县的改区是即是使命也是荆州崛起的伟大创举。
助力黄石市走出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危机,在相关大项目落户大冶湖开发区的基础上,有效加速大城市建设。力争短时间内建成湖北省、江西省相近地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首选城市。
果断提出大别山经济区建设的有关计划,有力完善区域振兴格局的铺垫。致力于建成鄂皖豫赣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纳入有条件的县作为改区的对象为努力实现圣地黄冈向工业强市,经济大市的转变。
湖南怀化中方县什么时候撤县改区?
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中方县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中部,湖南西南部。人口30多万,面积将近1500平方公里,有水果之乡,油茶之乡,药材之乡等等众多美誉,中方县有南方地区最大的葡萄沟,距离怀化市区最短仅六公里,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多年来在民间一直都有中方县撤县改区的呼声。相关政府部门也已经,多次提议,将中方县撤县改区,但是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其实在1997年,国家基本冻结了撤县改区的这股热潮之后,数十年间,很少有县成为县级市或者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以稳步的提升,许多地区已经达到了撤县改区的经济指标,近几年国家又放松了相关的政策,仅仅在2016年就有十多个县撤县改区或者撤县改县级市。
由于老百姓的呼声比较高,然后中方县各方面的经济指标都已经达到了撤县改区的标准,又因为距离怀化市实在太近了,近几年政府也在积极的推动这一提议,相信不久的将来中方县这个年轻的县很快就能变为区了,撤县改区之后,将会为中方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各方面的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各种社会的福利保障体系,也会相应地跟上,进一步增进老百姓的福祉。至于你说的时间表,我不能百分之百的确定,但是个人认为在五年内应该可以实现这一个撤县改区的计划。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潍坊昌乐要撤县设区吗?
昌乐撤县设区口号提了有至少8.9年了,在实际工作中,昌乐也是积极与潍坊接轨,直通潍坊的交通要道已开通309国道对应潍坊北宫街,宝通街贯穿,潍昌路对应东风街,尤其是前些年王树华书记在昌乐任一把手工作期间,昌乐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新开辟的宝通街,市委党校落后昌乐,再到后来101,102潍坊火车站与昌乐汽车站直达公交的开通,都显示着昌乐与潍坊的全面接轨。
今年以来,昌乐县在城市发展规划会议上,首次提出来以撤县社区为目标的发展思路,通过建设一山一水等等记不准确了的规划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将昌乐建设成潍坊后花园,休闲疗养中心。本次会议也标志着以政府的名义,明确了撤县设区目标。
但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关键还要看上级政策,撤县设区据说是有需要一些硬性指标,这个具体指标老夫在网上专门寻找,但未找到,知道的高人可以留言分享,在此表示感谢。
今年7.8月份左右,省政府下文,拟批准同意一批撤县划区的县级城市,其中潍坊明确同意将昌邑撤市划区,这个政策消息的推出,我想预示着目前几年,昌乐划区的目标还难以实现,不过也坚信昌乐划区的事情终将成为现实,据说划区后房价也要涨到潍坊水平,除此之外,对老百姓好处多多吧,让我们拭目以待。
省级发改委审批的项目都有哪些范围?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刚看到新闻,国家发改委召开介绍“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有关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副司长马强指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因而国家发改委将力争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以此来保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稳定,增强发展后劲。
回到问题本身,既然提出了补短板的有效投资,我个人建议可加大对下面几个部分的基建:
1、泛娱乐的大文化产业
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休闲就是必须要有的了。影视、游戏、动漫等,都属于泛娱乐;旅游、运动也可算在这个产业之中。
2、医疗、保健、养老等的大健康产业
中国已渐进入老龄社会,而中青年的亚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马云曾经说过:“未来的世界首富将会出现在大健康领域”,不能同意更多了。
互联网+物联网+大健康产业的整合将把大健康产业做大,别的行业也大都能与大健康挂钩;
3、绿色、环保、新能源等的大绿色产业
简而言之,未来新能源取代燃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如新能源汽车就将是一个爆发点。
还有教育等。
上面那三个产业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支柱产业,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