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大陆的暨南大学和台湾的国立国际暨南大学?谢邀:虽然两所大学都没去过,但从上头条以来,朋友们满满的提问来看,暨南大学,可以说是一所非常好的高等学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
大陆的暨南大学和台湾的国立国际暨南大学?
谢邀:虽然两所大学都没去过,但从上头条以来,朋友们满满的提问来看,暨南大学,可以说是一所非常好的高等学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根同宗,一脉相承,两所大学,都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为他们点赞。
台湾的国立国际暨南大学是什么?
立暨南国际大学(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一座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的“国立”大学,是台湾省内非常重要的大学之一。
1990年代,台湾教育部门为配合台湾建设6年计划,平衡台湾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而使“国立暨南大学”在台复校,并于原“国立暨南大学”加上“国际”二字,该校80%的课程均采用英文授课,教育面向国际化。学校位于埔里镇的山上,海拔665米,台湾海拔最高的大学,隶属于日月潭风景区,拥有完美的风景和全台最为优秀的船艇和高尔夫实践课程。目前学校设有人文、管理、科技、教育四大学院。该校是台湾教育部门25所“大学繁星计划”之一,在台地位举足轻重,学校教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拥有国际一流的教学与教师资源,教育面向国际化,是台湾地区的高等学府之一。
中文名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英文名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简称
暨大、NCNU
创办时间
1995年(在台复校)
类别
国立大学
学校历史 听语音
二十世纪初,东南亚华侨界人士认为华侨子弟应接受更多中华文化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欧洲势力在东南亚的发展不利华侨,华侨需要更高等的教育。因此华侨人士向清朝政府请愿,要求为华侨子弟成立更高等的学校。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1906年,两江总督端方设立“暨南学堂”。端方好古文,“暨南”是取尚书禹贡“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自中国向南洋传扬中华文化之义。而当时校歌之中,也可看到华侨欲与欧洲势力在东南亚抗衡之意图。
学堂于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
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
1946年迁回上海。
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1958年在广州又重建了“暨南大学”,也是重视侨生与留学生的大学。
1991年,台湾政府成立了“国立暨南大学复校规划小组”。当时为“六年国建计划”之中的以下目标:
增加“全国”高等教育学校;
强化侨生教育;
学校培养产业基础;
减少台湾区域发展不均,决定在南投成立一所综合型、重视侨生的大学。
1992年选定校址,当时是位于埔里桃米坑的一块台糖公司的土地。
1995年7月1日,“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正式成立。
学校简史
1991年3月1日,成立“国立暨南大学复校规划小组”。
1992年1月31日,择定南投县埔里镇桃米坑段校址,成立“国立暨南大学筹备处”。
1995年7月1日,学校成立挂牌(借址省立埔里高中)。
1995年9月30日,第一届硕士班新生注册。
1996年9月24日,第一届大学部新生注册。
1996年10月7日,校园启用典礼。
1997年6月21日,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2000年6月10日,第一届大学部毕业典礼。
2001年12月13日,埔里高中正式改隶“国立暨南国际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学校象征 听语音
校徽来源
学校校徽以校名”暨南 CHI NAN“的“C、N”字音,融合中国传统的纹饰及地球设计而成,设计虽结合中国化、现代化,造成简洁易明,蕴含本校设计宗旨、教育理念,将本校得天独厚的环境,以更积极创新的做法,为国人开创更美好的教育远景。造型意义:对称循环的纹饰结构,代表侨界和国内,象征侨教功能及海外支持力量的雄厚、自强不息。将“C、N”设计衬托出“中”字的造型,跃然地球之上,代表本校富中华文化“中道”的精神。外形以“圆”形彰显出“允执厥中 ,止于至善”之含意。 色彩表现出稳健、自然、务实的深蓝色,为校徽注入更多的生命和深远的意义,象征本校在“诚朴弘毅、务本致用”校训的推动下,必能促使校务,朝向更完善、校和谐、 更美好的境界。[1]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校徽
校名由来
“暨南”二字,取自《尚书.禹贡篇》“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一语,意指将中华文化向南朝海外传播。早在1906年清末设在南京的“暨南学堂”,及民国以后设在上海的“暨南大学”,均以培育侨界人才为其传统及特色。暨南国际大学则因此沿用“暨南”之名,即是希望延续此一使命,以培养海内外优秀人才自期。而加上‘国际’二字,除意在与广州的‘暨南大学’有所区隔外,也是希望针对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国际观的高级人才;准此,乃定名为‘国立暨南国际大学’。[1]
共9张
暨大(台湾)
教育理念 听语音
“诚朴弘毅,务本致用”是暨南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培养“诚朴以立身,弘毅以为志,务本以治学,致用以经世”的知识青年。换言之,期使该校培养出的学生,个个具有宽广的心胸,坚忍不拔、诚恳朴实的品格,以人文精神为本,科技新知为用,造福人群社会。
学术单位 听语音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目前有四个学院与六个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中国语文学系
外国语文学系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
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
历史学系
东南亚研究所
人类学研究所
华语文教学研究所
教育学院
比较教育学系
教育政策与行政学系
师资培育中心
课程教学与科技研究所
终身学习与人力资源发展硕士学位学程
通识教育中心
辅导与咨商研究所
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所
教育学程
数位内容产业学程
地方文史与区域社会学程
科技学院
资讯工程学系
土木工程学系
应用材料及光电工程学系
通讯工程研究所
电机工程学系
应用化学系
生物医学科技研究所
地震与防灾工程研究所
管理学院
财务金融学系
经济学系
国际企业学系
资讯管理学系
休闲学与观光管理学系
经营管理硕士学位学程
餐旅管理学系
研究中心
东南亚研究中心
语文教学研究中心
通识教育中心
师资培育中心
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远距教学中心
原住民族教育文化暨生计发展中心
(以上信息来自“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官网[2])
附属单位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附属高级中学[3]
海外联合招生委员会
海外联招会系依据大学法,由台湾各大学校院为办理招收海外侨生来台入学而共同组成。自民国八十四学年度成立以来,即负责办理海外侨生(含港澳生、蒙藏生)的联合招生试务分发作业,主任委员由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担任。为推展海外联合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外联招会)各项工作,海外联招会设有命题、阅卷、试务、查核、分发及秘书等六组,由常务委员学校分别负责,例如命题组、阅卷组、查核组各由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逢甲大学三校负责,其余业务则由“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承办。
共11张
校园风景
体育课
马术课程(李季准马场) 船艇课程(日月潭国家风景区) 射箭课程(暨大射箭练习场) 高尔夫球课程(暨大高尔夫球练习场) 国际标准舞课程(休闲运动资源教室) 网球课程(网球场) 游泳课程(体育健康中心) 目前招收(甄试)运动绩优生项目有:划船(分布于各系)、射箭(分布于各系)、空手道(分布于各系)。
校园概况 听语音
学校环境
校园规划校地原属台糖农场,占地一百五十公顷,为海拔四五0至六六五公尺间之台地,校园地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缓降,周边原林为界,形如麒麟,层峦叠翠,视野开阔。以徒步广场及环校道路为轴,配置核心校舍建筑;以院落形式为基本格局,部分采斜顶式与山景呼应。为突显大自然生机,规划以中、低层建筑及分散式开放空间,搭配充足的绿地、广场、庭园,形成多样、有序、饶富人性的校园气氛;并配合政府发展国家植物园理念,结合埔里山城观光花卉产业特色,持续校园景观规划、植栽绿化之推动。校区总体规划依据基地条件及校务发展计划订定建筑设计准则,统整校园风格。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2
学校规模
教师数:专兼任教师约585位,专任教师约230位,兼任教师约255位。
学生数:5700位(大学部3232位,硕士班1595位,博士班243位)。
职工数:约500位。
建筑:
现有建物:行政大楼、综合教学大楼、科技学院四大楼、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图资大楼、大学部学生宿舍、学生餐厅、学人宿舍、学人会馆、学生社团办公室、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中餐厅、学生西餐厅、研究生宿舍、棒球场、圆形剧场、方形剧场、暨大会馆、五星级的学生体健中心(室内游泳池、健身中心、SPA馆等)。
未来建设:音乐馆、跨谷大桥、户外广场、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人工湖.
学校特色
环境幽雅 得天独厚
位于有台湾西部最后一块净土之称的南投县埔里镇,素以出产所谓‘四W’闻名,即‘好气候(WEATHER)、甘泉(WATER)、醇酒(WINE)及美女(WOMEN)’。民风纯朴,物产丰饶,四时和煦。北连雾社、庐山、澳万大、合欢山、梨山;南接日月潭、溪头、新中横、玉山;西向蕙荪林场;又坐落于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大道旁,人文氛围浓郁醇美;临近省政中枢,有利学以致用与自我提升。校地面积150公顷,全区宽广辽阔,视野无碍,置身其间,但觉天开地阔,让人精神为之一爽.层峦叠嶂,云雾多变,可以起文思,助诗兴;可以远离都市尘嚣,纵情山水天地;可以沉潜学术,品味人生.学生生活学习于如此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当可培养天人合一的非凡气宇。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3
课程设计 符合潮流
该校课程规划谨慎严密,主要特色为“最易取得双学位的课程设计”、“多样且严格的外语能力训练”、“符合资讯时代需求的共同课程规划”.使学生同时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语文能力及电脑技能,面对未来职场挑战必能无往不利,学校教学的教学基本采用英文式教学,学术氛围非常浓厚。
师资优异 设备新颖
老师具博士学位,出身本国及欧美名校,为学界后彦。大学部每系成立年内,每年可增聘四位具博士学位资格者为专任教师,加上‘博士后研究人员’之延揽,及与中央研究院学术合作之计划。
该校以其新设,拥有最先进的电脑软体设备,建置完善的资讯网路,与政府单位、国内学术研究、教学机构、及民间团体、进行团体、资讯交流,畅通无碍。此外,该校提供最新颖的校舍建筑,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并提供便利的校园生活机能。
推展侨教 积极南进
广州的暨南大学与台湾的国立国际暨南大学哪个国际知名度高?
谢邀。感谢先生的信任。回答此问仅为个人观点,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意见。笔者认为,这两所大学之间,其知名度根本不存在高低之分,二校都很有名。众所周知,学校乃国家培育精英人才的基地,均受着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校功能,设施,组织,管理,人员构成等众多因素是相同的,目的也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定要为其作出孰劣评定,很显然这是寸,尺之间在作对比。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名言在此对比中最具权威可信度。知名度的认定应源于社会的认知度,社会认知度来源于学校师职力量的对比,师资力量又来源教师自身的知识实力,更重要是来源于教师的敬业心理。以此类推,再明智的人也很难作出正确的评判。所以先生提问没有实际意义。这正如一个人无法去选择出生家庭,但却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一样平常……谢谢!
为什么中山大学曾叫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前身为孙中山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7月17日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27年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主要是纪念孙中山先生。
国立智能电力科技公司薪资待遇怎么样?
国立智能电力科技公司,是深圳市十分著名的一家从事智能生产,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型测量控制、装置、自动控制领域相关技术及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政府认定的软件企业。
如果是问这个公司的内部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就主要从,涉及领域,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专家团队三方面来解答国立智能电力科技公司的基本情况,
国立智能电力科技公司的‘涉及领域’
这家公司最主要涉及到的是贸易和原件生产,贸易方面主要从事国内范围内的贸易和部分国际贸易往来,而在生产方面,目前主要以相继推出的SID系统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快切装置、涌流抑制器、无扰动备用电源替续控制系统、开关站线路保护装置等产品生产。
这家公司在国内的口碑还是挺好的,在微机同期装置”“快切装置”“涌流抑制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多项国家专利,实力毋庸置疑。
公司的发展历程
这家公司在1982年研发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微机准同期装置,填补了业界在微机同期装置研究领域的空白,在2002年首创了"多同期点共用同期装置自动选线器",不仅简化了设计与布线,而且使同期操作实现了完全自动化。而在2013年率先推出了数字化厂站专用的同期装置,将完整的同期系统模型引入智能电网,为完善智能电网技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专家团队
多年来的发展,让国立智能电力科技公司,沉淀了十分深厚的技术和文化底蕴,来自各地的技术人才组成了一支极具行业实践经验及深厚专业知识的专家团队及研发队伍,以我国著名电力专家叶念国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不各项科研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奠定了在自动话系统上的领先地位。总得来说技术团队十分强悍。
前景
如果要来这家公司工作的话,这是一次比较好的锻炼机会,可以与项目和市场上的人沟通,参与其中。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建议可以充分的得到满足。据我所知国立智能电力科技公司规模十分的大,但最致命的缺点是,待遇一般。
公司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并将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公司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其中75%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已形成了一支高效率的研发队伍和成熟的管理团队。前景比较好,但正因为如此想要混的好,还是得看实力,努力提高修为。
另外这家公司在工作时间上还实行5天7.5小时工作日,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及完善的培训体系、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以上就是萌萌答题官为你解答的问题,可能距离提问人,想要知道的具体情况还相差很远,但以上就是我知道的所有情况了,希望有帮助到你。(以上内容均为网上信息收集并整理)
为什么武汉大学前面要加"国立"两个字?
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1949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旧的建制被推翻,蒋家亡,赵家王)
可是当时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匾还没有拆,留着也挺有历史文化气息的,而且听起来比较大气,学大汉,武立国的口号在坊间相传。
武汉大学名字前面的国立已是过去时,那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建制,民国教育部直属武大,如今的武大也属于部属院校,与‘’国立‘’相匹配,但教育部命名为‘‘武汉大学’’,2000年合并他校,教育部审核文件也没有提出改名。
说国立只是历史,我们看到的‘‘国立武汉大学’’只是一个牌楼,是一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风景名胜,很多游客来武汉来武大多参观的是旧牌楼、樱园、凌波门。
最后奉上女神吴倩照骗感谢查看回答,记得给个赞哦!
河南大学与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是什么关系?
百年名校是如何“被调整”为非“国家211工程大学”的
全国有9所大学以省份命名但不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分别为:河南大学、山西大学 、江苏大学、.河北大学 、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其中河南大学、山西大学及江苏大学至今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都不是“国家211工程大学”,特别是河南大学一直到2008年10月才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百年名校为何入不了“国家211工程大学”行列?
百年名校——河南大学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校园为原清朝开封国家贡院旧址。
也就因为座落在开封而不是在郑州,才造成了河南大学一步步的“被调整”。
来看看河南大学的历史:河南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由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先贤创办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上海南洋工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我们来看看河南大学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调整”的: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52年,河南大学的土木系、数理系的数学专业并入湖南大学,而后数学系又被调整到湖南师范学院。随后,河南大学数学专业全部调整到河南师范学院(新乡)河南大学原有的文、理、法、农、医、工六个学院只剩下文学院,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培养文科教师的师范学院, 四十年的学科和学术底蕴,“被调整”得毫无底气,1984年恢复了河南大学校名。
河南大学是不幸的,但郑州大学很幸运的。1954 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几乎所有带“省”字头的机关、单位都迁往郑州, 只有河南大学(当时叫“河南师范学院”)和河南省第一监狱这两个带“省”字头的单位留在了开封,直至今日,河南大学似乎被边缘化了。
省会迁往郑州后,河南省政治中心自然往郑州转移,一个省的政治中心岂能不是教育中心,于是1956年,在郑州新成立了一所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本来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由于种种原因,山东大学未能落户郑州,而是搬到了济南。考虑到河南高等教育的现状,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负责并提供师资,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设立一所新的大学,并由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此即郑州大学的开端。
郑州大学为教育部直属大学,师资力量得到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的支持,后在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支援下,郑州大学增设了土建、机械、水利和电机4个系。1996年,郑州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历经多次院系调整,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郑州大学。2004年郑州大学正式成为国家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重点大学,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

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但说不上是教育大省,甚至可以说教育落后省份。河南万人之中大学生的比率仍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河南高考上大学录取分数线居全国前列, 个中原因值得总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