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留学讲座海报

如何看待那些成功学和励志讲座?“(成功学)其危害不亚于,甚至要超过与之齐名的心灵鸡汤。心灵鸡汤使人犬儒,成功学则使人浮躁、浅薄、狭隘。需要注意,这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同出一辙,双

如何看待那些成功学和励志讲座?

“(成功学)其危害不亚于,甚至要超过与之齐名的心灵鸡汤。心灵鸡汤使人犬儒,成功学则使人浮躁、浅薄、狭隘。需要注意,这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同出一辙,双管齐下,最见药效。有一种说法,认为成功学的推广,必须搭配心灵鸡汤,假如一个人学习成功学而始终不能成功,他则急需心灵鸡汤抚慰、麻痹。更有甚者,直接宣布成功学本身就是一种心灵鸡汤。”

   成功学与心灵鸡汤的确是两种事物。顾名思义,成功学教人成功之道,心灵鸡汤提供心灵按摩,一者向外,一者向内,一者如兴奋剂,一者如麻醉剂。要说两者互补,不难理会;融为一体,未免匪夷所思。

   事实上,“向外”只是成功学的一面。这门学问,或者说生意,讲究内外兼修、剑气合一。修炼的第一步,往往从心理入手。用行话来讲,成功学第一课,就是灌输一种动机与信念:“我想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大学期间,同寝的蛋总曾拉我去听成功学讲座。不知是哪家学生社团请来了这尊大神,看起来像河南人,却一口台湾腔,说话从不称“我”,而以“老师”自谓,张口“老师在美国的时候”,闭口“老师曾提醒李嘉诚”……我的胃口被严重败坏,此后但凡见人说话作文以其身份、名字代称“我”,如“文君以为”“明初以为”,便不禁要犯恶心(林志玲是唯一例外)。

   这场讲座我只听了30分钟,因为蛋总出了点状况。导师开场,棒喝听众:要成功,首先你得想成功!他掏出一个油乎乎的喇叭,让台下的同学上来,用最大分贝喊出“我一定要成功”抑或自己的理想,如“我一定要成为大律师”“我一定要成为亿万富翁”。据说这一招旨在发掘一个人的潜能,锻炼一个人的勇气,看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不曾想,第二个上台的同学,竟当众高喊校花的名字,向其示爱,台下笑作一团。轮到蛋总上场,这厮摆开马步,气沉丹田,连喊三声“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不慎用力过猛,把嗓子喊哑了,我只能陪他狼狈离场。这段惨痛的经历,带给蛋总的伤害,心灵远过于声带,以至他谈起成功学,必称“他妈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半小时课程,乃是成功学的地基。中国的成功学,入门大都如此。譬如教育受众,设定一个目标,每天早晨起床,对镜子高喊十遍“我是最棒的,我要成为大律师”“我是最棒的,我要成为亿万富翁”;甚至见人就说:“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不要怕人笑话你是神经病,“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老师不是说过么:“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相比“发疯”,成功学还有一招,更加疯狂。此招名曰“想象”,即想象那些你所景慕的成功者,譬如李嘉诚、马云,他们每天在想什么,每天在做什么,然后把他们的想法和行动复制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我觉得,能创造这一招的人,想象力实在惊人,该去写科幻小说。不过他起码误判了两点:第一,你对李嘉诚、马云的想象,极有可能陷入“皇后娘娘的柿饼子”之困境(鲁迅《“人话”》云:浙西有一个讥笑乡下女人之无知的笑话——“是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第二,基于你与李嘉诚、马云的巨大差距,如何移植他们的成功经验呢,而且还得注意,成功学属于逆推(事后归因),先有成功者,后有成功经验,而非相反,对此,有人嘲讽道:“成功了什么狗屁都是经验,失败了什么经验都是狗屁。”所以你所想象的李嘉诚、马云的成功经验,也许只是狗屁。

   这一招“想象”,本质上则属意淫,说起来,比高呼“我一定要成功”还要害人。从结果上讲,两者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制造一种成功的幻象,使受众迷失其中。

   说到幻象,成功学的名目,便是最大幻象之所在。试看这些书名:《克林顿教我5天成功的秘密》《七天学会全球投资》《每天一小时,21天拥有一流演讲与口才》《他如何25岁白手创业,2年半成为亿万富翁?》……成功学的一大卖点,在于速成,通往成功的时间越短,越有噱头,越有市场。然而,速成即幻象。因为天下事哪有捷径,凡是教人一夜暴富,“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云云,大部分是以幻术惑人眼目、迷人心魂。鼓吹“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唐骏,实情则是“我的复制可以成功”,堪为最反讽的注脚。

   写到这里,我不由恍惚:我谈的到底是成功学呢,还是心灵鸡汤?成功学的这些招数,如激励、意淫、迷幻,不正是心灵鸡汤的主旨吗?

   以成功学为心灵鸡汤,我曾亲见一例。大概5年前,我认识了一位快递员,四川人,不仅客气,而且好学。每次下楼取快递,十之八九,他都垂首于手机,默默阅读。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在看什么书,他报出一本成功学的书名。由于已经熟络,我便劝他,安于本分、一步一个脚印最重要,不要听那些江湖骗子胡说八道。他连连点头,说谢谢老师,这些话我也不信,不过读起来,心里很安逸。我有点惊诧,原以为安逸是心灵鸡汤的药效,不料成功学可以这样读。

   我想表达的是,成功学与心灵鸡汤恰可相通,却非要在二者之间画等号。确切讲,成功学拥有心灵鸡汤的一定功用,然而它最重要的成分,不是鸡汤,而是鸡血。所谓“豪宅、名车、年入百万”云云,皆属鸡血,注入受众体内,不由他们不亢奋,不由他们不疯狂,不由他们不随成功学大师的指挥棒而翩翩起舞。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成功学流行的年代,最合适的命名,大抵便是“鸡血年代”。

   三分鸡汤,七分鸡血,这一碗成功学,一饮而尽,能有什么效果呢?可想而知。我想起一位商人朋友的嘲讽:成功人士从来不读成功学,成功学只会教人不成功。他想了想,补充道:成功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使成功学大师盆满钵满,家产万贯,由此而论,成功学可谓一场杀鸡拔毛的游戏。

怎么制作海报?

目前制作海报的软件有很多,如易企秀、海报工厂、海报P图大师、海报相机、企图、初页等等软件都可以制作软件,而且制作的步骤都很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轻松在线搞定哟,现在果粉客小编就以海报工厂演示下:


制作方法:

首先在各大应用市场中下载安装海报工厂这个软件,然后在首页中点击开始制作;

这时会提示访问你的相册,然后在相册中选择海报的背景图;

选择好后进入到编辑页面,在这里提供了清新、时尚和简约不同风络的海报素材,同时还可以选择点击更多素材进行下载你所需要的素材进行编辑,而编辑不光可以选择风格,还可以编辑各种文字;

编辑好后即可预览具体的效果,回到编辑页面点击分享或保存即可。

保存后用户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微博、手机QQ以及微信好友哟。如果不满意还可以点击继续美化进行编辑。


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应该学会了吧,如果再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给果粉客或邀请果粉客回答。

大学里的讲座有必要去听吗?

大学、讲座,在我眼里两者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大学,传道授业解惑,讲座,提高你解惑的水平,提升你感应外界的层次,所谓大学就会有所谓的讲座,两者息息相关。

大学,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孩子是幸福的,大学给予我们相互交流、平等学习的机会;它为我们提供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它就像是信息交流的大熔炉,这里不仅有情感的倾述、人生的宣言、智慧的交锋,更有学、才、识的展示和精、气、神的碰撞。

如果说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讲座则是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色许多。丰富多彩的讲座对于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术气氛,鼓励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全国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讲座在大学校园中的意义。

学校常会邀请海内外知名人士、某领域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精英到校与同学们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的成绩、对人生的感悟。听取学术讲座时,我们有机会与专家、学者们分享他们潜心研究的成果,聆听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了解他们学术生涯的平凡与伟大。听取文化讲座时,我们畅游在古今中外知识的海洋里,使我们对历史事件更深入地分析、对知名人物更深刻认识。听取专题讲座时,我们与社会精英近距离接触,学习他们的创业史和人生经验,使我们了解学校以外的大千世界,拓展视野。

可以看出,大学讲座已经成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通常被束缚在本专业的框架中,而聆听一场好的讲座,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拓宽我们的眼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目标,激发出学习和工作的勇气、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们也应该学会利用这些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许只是“牺牲”了一小时的上网时间;也许只是“牺牲”了一小时的闲聊时间,可当我们将这时间用于听讲座时,我们的人生也许就会发生转变。也许就是这一个小时,可以让未来的自己创造奇迹!

或许也有这样一群神一样存在的人:打着听讲座的名义,赢得实践学分,打打酱油,唠唠嗑,一个小时过去了,也许只是“牺牲”了一小时的上网时间;也许只是“牺牲”了一小时的闲聊时间,可当我们将这时间用于听讲座时,我们的人生也许就会发生转变。也许就是这一个小时,可以让未来的自己创造奇迹!

为什么大学有那么多讲座?

大学里有那么多讲座的原因是,有很多边际学科是没有在教学大纲里面的,所以说他们就会用讲座的形式。另外有些科系的教授们他们对某些领域有独特的一些认知,所以说他就会办一些讲座来弥补课堂上教学时间上的不足,但凡这种讲座大部分都是在一些正规课程之外。再就是一些学校邀请的学者、社会名流、政治家、经济界名人在特定的时间受邀来做一些讲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