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的艺术原著

有读者朋友微博@我们问:有什么书适合在回家的旅途中读吗?条件是薄一点、比较轻松好读,人文社科文学不限,唯一不要鸡汤文,求推荐。话不多说,文景君精心挑选了9本好书,都是比较好读

有读者朋友微博@我们问:有什么书适合在回家的旅途中读吗?条件是薄一点、比较轻松好读,人文社科文学不限,唯一不要鸡汤文,求推荐。

话不多说,文景君精心挑选了9本好书,都是比较好读的读物。

人文

1

寻找地道有趣的波士顿风物

《波士顿画记》

“侨居英伦二十余年后,蒋彝应邀来到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波士顿,这座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独立与自由精神的摇篮,令他发现这个年轻的国家持久繁荣的秘密。

在波士顿月光的陪伴下,他用画笔勾勒灯塔山的每一条街道,诗文抒写查尔斯河的每一个表情。顺便报名参加波士顿‘茶会’。在旅途中,他更乐意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而不是区别。

是为《波士顿画记》。”

假如你曾经到过波士顿,你一定会在此书中产生很多共鸣。▼

供图:曾在波士顿留学的梨

2

人事前年几变更,樱花依旧笑春晴

《日本画记》

“20世纪60年代,旅居英美数十载的蒋彝带着他的乡愁行至日本。抛开所有对这片土地的固有印象,他的足迹远超大多数日本国人之所及。去东京观看国际大都会的繁华演绎;到古都奈良寻找千年前的一株八重樱;在河口湖畔等待云消雾霁后富士山的笑靥;于十和田的风雨里探访传说中耶稣的坟茔。兴之所至,雍容古雅的伊势神乐信手成诗;华丽摩登的宝冢歌舞挥笔成画。

蒋彝用他中国传统文人的行游方式,一程又一程地描绘这个国度的别样风情。

是为《日本画记》。”

蒋彝曾说:“在现代生活中,独立自由的意思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不是在谈政治,对于那,我不敢充内行;我深感遗憾的是,我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自由感。我们‘勒紧裤带’添购东西;我们追随时尚;我们唯命是从;我们遵循常规习俗,亦步亦趋。”

而他的旅行画记,一如《日本画记》《波士顿画记》,是在现代生活基本的人文困境之中,找到一种关照自己的方式,给予我们一种在日常生活之中不失自由的慰藉与幸福感。书中的文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它很近,很亲切,无论是波士顿还是日本,旧金山还是巴黎。

P.S.蒋彝《旧金山画记》《巴黎画记》今年将会出版。

3

好看的不止是颜值

《大人的日本史》

被咒骂和殴打的年轻女工,风华绝代苦乐兼怀的游女,被奴役的琉球、朝鲜和阿伊努民族,为了理想奋斗的西乡隆盛、福泽谕吉、谢花升等仁人志士,勇敢地与污染环境的矿业公司作斗争的田中正造,向传统叫板的摩登少女,追求爱情的伊藤野枝,为重建东京与内阁斗智斗勇的首相后藤新平,重建日本的麦克阿瑟,安保抗争中牺牲的年轻人……形形色色的人物构建出日本真实而多样的面貌;人情冷暖的文字触摸到历史中的小人物与大时代。

这正是《大人的日本史》一书中所希望能给读者提供的情景--置身于日本历史中一场近世300年的历史之旅,以场景再现的方式,通过30个有温度的故事(独立成篇,很适合平时在地铁上,以及春运路上读),使读者对日本历史发展路径产生“亲身体验”的直观感受。

为什么日本成为今天的日本?《大人的日本史》像是去此地旅行的旅人,迫不及待地分享在此处各种各样的见闻。希望你,兴趣十足,也愿与其一道,踏上这场旅途。

P.S.这本书长得十分喜庆,所以光着看书封就让人心情好,而且图文并貌。

社科

4

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

《朝话》

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文景君觉得,没什么比直接感受《朝话》中的文字更有说服力了。

★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在这时代,有一个大的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这样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

★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几多远,在时间上隔多么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致背离;此方可谓之信。

★我们要先问,什么是修养?修养是一种功夫。什么是功夫呢?是认识自己,使自己力量增强的功夫。或许可以说,修养是对于生命本身的认识。我们自己是活的人,是生命,要认识自己生命,认识人类的生命,而使生命之力量增强。我想这便是修养。

虽然读者说不要鸡汤文,但是像这样的“鸡汤文”时读时新,无论在回家路上还是睡前小读,都很适合,真心不能不推荐。

5

纵跨600年,83篇小史倾情书写

《贸易打造的世界》

“贸易打造的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思维都无法置身其外。”

人们的胃容量与城市暴动有着怎样的关系?巴西如何能以红木闻名?铁路的建设对于印度现代化的贡献极为渺小?女人如何做买卖?牛如何吃掉牛仔?看似古老的中国却是许多经济形成的创新之地?一些常被忽视的创新或奇怪的癖好是如何改变历史潮流的?……

这些问题在《贸易打造的世界》中的答案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思考和讨论。这本热销17年,3次再版更新的书提供了来自其他时间和地域的多重视角,可以让你重新审视世界和自己。

文学

6

风趣十足,又不失哲学思辨

《我牙齿的故事》

《我牙齿的故事》这本书风趣十足,又不失哲学思辨。如果你对荒诞十足的喜剧作品有兴趣,不妨试试在此书中找找文中那些指向作家、哲学家的暗喻,看看哪一条能逗你大笑。

反正,不管你是喜欢纯文学的读者,还是喜欢读那些真实与虚构交织渴望挑战的读者,又或者那些会被一段符号学的论述打动的读者,还或是那些喜欢思考叙事技巧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读者,相信你都会被这位当代拉美文学最具潜力的新锐作家路易塞利捉摸不定的文字迷住。

P.S.这本书十分轻薄且方便携带哦。

7

讲述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比死更冷

《灵契》

同《朝话》一样,先感受一下内文:

★如今的老姑娘其实不少,肯定比以前要多。不过,也许老姑娘和鬼魂一样,只有在成为其中的一员以后,才能发现同类的存在。

★我慷慨陈词,就像在为自己争取一样--我幡然醒悟,我争取的就是我的人生,就好像其他人在替我开口。

★塞利娜,你马上会行到艳阳之下。你的牵扯已经结束。你拽着我心最后的线。待这线松了,你感觉得到吗?

萨拉·沃斯特(华老师)写下的“维多利亚三部曲”(《轻舔丝绒》《灵契》《指匠》),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抗争、觉醒与不竭的生命力。在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人生选择狭窄而逼仄,生命灰暗而苍白--她们不是禁于深宅,就是长在贼窝,不是被关进疯人院,就是被送入收容所。然而华老师却为女性意识觉醒初期的女人们,指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自由之路。

文字是看似被动的存在,然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何尝不也深陷文字的凝视,《灵契》是那个遥远时代孤独者的心弦,拨动那拉紧的绳线,穿过盘根错节的情节纠葛、细密莫测的情愫暗涌,听得到文字与行踪编织的网格背后,在百年之后,传来的回声。(摘自沈敏所写的译后记)

8

20世纪最伟大的非虚构书写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所著的《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用精准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纽约风貌:面目模糊的人潮中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镁光灯下的明星转身之后的尴尬境遇。俱乐部门口的擦鞋匠、高级公寓的门卫、公交车司机、大厦清洁工、建筑工人,与弗兰克·辛纳屈、乔·迪马乔、彼得·奥图尔等明星一样受特立斯尊重,他以同样的好奇心对待他们。

在盖伊·特立斯之前,还没有人如此这样打量这座城市:“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的啤酒,吃掉350万磅的肉,用掉21英里长的洁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亡,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

P.S.这本书十分轻哦,另有电子书供阅。盖伊·特立斯《邻人之妻》即将出版。

9

姜文《邪不压正》原著小说

《侠隐》

高晓松在微博上说道:“若干年前,读了《侠隐》,爱不释手,急忙找作者张北海先生求购电影改编权,被告知已被姜文买走。郁闷三秒之后,破涕为笑,姜文拍肯定比我拍得好看多了。若干年后,电影拍成。刚和老姜说好,他会来《晓说》,聊一壶旧时代的北京。”

姜文导演的第六部作品,也是他的“民国三部曲”迎来终章《邪不压正》,首款预告曝光,在15秒里,姜文、彭于晏、廖凡、周韵、许晴五位江湖儿女纷纷登场。谁是英文片名所指的“Hidden Man”,谁又是原著小说所说的“侠隐”?

小说《侠隐》被称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小说对老北京的描写细节精确,味道醇厚,所虚构的武侠故事真实可信,阿城先生赞道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果然好看”。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最中国的和最西洋的,最平常的和最传奇的,融为一炉,它透过今日开放社会的眼光去回望传统,发现其中的美好,并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

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使它栩栩如生。

15秒《邪不压正》预告片

看电影之前,不如先读读小说一睹为快吧!

P.S.当当有货哦,另有kindle电子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