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希望何在?
中国电影希望在于民众,更在于票房,烂于充数圈钱,骗取高片酬,只能阻碍发展,当前,国家出手整顿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电影如何发展?
前段时间,《战狼2》、《敦刻尔克》等大片陆续登上各地影院银荧屏,观众呼声很高,好评如潮。在当今社会,电影院已经成为国民娱乐休闲的经常去处。那么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的电影,是怎么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呢?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要追溯到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这一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放映了“西洋影戏”,此时的电影放映跟现在略有不同,西洋影片是穿插在“戏法”、“文虎”等游艺杂耍节目中放映的。
此后,上海徐园经常放映电影,但都是外国影片。看到商机的外国人接踵而至,几年时间里,西洋影片火遍北京、上海,票价很高。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给中国民众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但由于科技落后,中国的电影发展是从放映外国影片开始的,这也引发了国民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中国人第一次自主拍摄影片,是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这一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购买了摄影器材,邀请我国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作为主演,在丰泰照相馆中院的露天广场摄制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折的片段。
图/谭鑫培《定军山》戏装照
此后几年,丰泰照相馆又相继拍摄了《青石山》、《艳阳楼》、《收关胜》、《金钱豹》等景点戏曲片段。为了适应无声电影的特点,这些片子拍的都是武打和舞蹈动作较多的场面。
外国商人在中国经营电影放映发财后,也开始在中国摄制影片。美国人投资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就是这一时期的翘楚。此后,中国的电影拍摄百花齐放、风格不一,但都极大的促进了电影在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电影业也随之不断发展繁荣。
随着时间的发展,电影界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影片公司。正当中国电影界“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影片公司鼎足峙立的时候,电影艺术和技术上最大的革新——有声电影来临了。
图/歌女红牡丹剧照
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有声电影出现后,中国仍有很多影片公司、电影院放映无声片。1931年3月,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洗礼,中国的电影业不断革新、进步,最终形成了今天大众娱乐的新模式。我们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我们所享受的每一项科技发明与进步,都应该感恩先辈的开拓与奉献。
中国电影有出路吗?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
问出这个问题一定是觉得中国电影如今粗制滥造,渣片横飞的乱象让人失望到了极点。不错,这个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存在很久了。演员用流量小鲜肉堆砌,剧情把看故事的观众当傻子,特效连五毛都没有。幽灵场、密钥延期更是屡禁不止。
中国电影已经成了所有一切服务于资本的阶段,所有的目的都为了能赚钱而去。流量鲜肉能吸引粉丝群体带来票房,所以把资金的90%都投入到了演员的身上,那么本应花在特效的钱自然消失了。为了贴合演员的形象和资本的涌入,编剧更不可能像国外一样奉为第一。这是资本第一导致的。
但如果你说中国电影没救了,这是不可能的!如今好的中国电影大部分都是在资本缺乏的阶段创作的,而票房和口碑完全不成正比。
以去年上映的国产电影为例,豆瓣国产电影top10里仅有《湄公河行动》破10亿,《百鸟朝凤》的惊人一跪也不过换来8000万,毕赣的《路边野餐》更是只有600万。
当然你可以说是排片量导致的,但我更觉得是观众自身对影片的品味导致。一部片子的票房归根结底还是由观众决定,粗制滥造的影片没人看自然导致排片量减少,会给好影片以一定的位置。可我看见的是观众疯狂涌入口碑不好,特效不好的国产“大片”。
观众的品味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从观众平时观看的小荧幕就可以看出大荧幕如今现状的原因。如何去引导观众,让观众自动抵制烂片。这才是中国电影的出路。
关于电影类型,我同样想说几点。中国因为电影技术的不成熟,没有好莱坞电影流程的积淀,想拍出堪比好莱坞的商业片是不可能的。只能从好莱坞方面慢慢学习经验,把资本投入到技术,才有可能完成。但你说一个合格的商业片,我想《捉妖记》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至于有深度的电影,还是应该放在底层生活。唯有真情的故事才能引起共鸣,比如我很喜欢的贾樟柯。写实主义必定是中国目前好电影的发展方向,别想着科幻片或是大制作了。
中国电影能否崛起?
中国电影是否能崛起?
想要崛起,先要用作品跟诚意培养起观众之前被透支掉的文化自信,中国电影想要崛起靠多少块银幕,多少亿年度总票房,等等各种数据最终只能换来一个虚胖的假象。
但是很多电影人又特别嗨这个虚胖,冯小刚有的话说很在理儿,中国电影真的不需要一年拍900部电影,然后%90都是垃圾。我们需要的是哪怕一年只拍300部电影,但有150部是好看的,这是电影人该做的。
尽管文化入侵这么严重,但作为电影人不应该把锅丢给观众说他们崇洋媚外。
就比方说作为中国电影金字招牌的功夫片,武侠片的没落,不单单是市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影自身的作品缺少自觉性,面对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洗劫,面对资本的绑架,便带有主观意识认为这些具有中国文化的电影不再迎合当下的主流意识,却不愿去深究自己作品中是不是真的表达出了自己对中国电影的自信,这是很大的问题。
之前我也说过,中国电影人需要有自觉性,要敢于做铺路石,先人一步做先驱,先人两步做先烈,只有这样才能慢慢的培养起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
今年的中国电影是个很好的榜样,虽然市场里依然不可避免的充斥着泡沫经济与洗钱电影,但我们可以看到从今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里看出,一:中国一直不乏好的电影人,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的类型片,对内对外都做到了很好的文化输出,并且很好的将个人表达与商业元素进行了结合。二:观众长期被烂片洗礼的审美疲劳因为这些好作品对中国电影有了改观,并且愿意成为其自来水为之买单。
我们在电影中越来越清晰的看见,中国电影长期以来缺失的那种“大国担当”,和对中国电影的自豪感。
这些优质作品的影响力,跟价值观体现,更是有着之前没有过的波及范围,所谓的二三线城市,也纷纷加入了这些电影新闻的讨论中。
中国电影能否崛起,我的回答当然能,就从今年的国产保护月开始,就从《战狼2》、《冈仁波齐》、《二十二》开始!
如何看待中国宣布全面禁止象牙贸易?

“长长的鼻子弯弯的牙”,大象几乎是全世界孩童启蒙时期最早认识的动物之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盲人摸象”,“曹冲称象”等诸多成语,皆反映出象在我们文化中的渊源和群众对其的广泛知晓。
然而这样一种陆地上最为魁梧奇伟的明星动物,却在今日沦落到任人鱼肉、朝不保夕的窘境。根据历史资料和推算,在上个世纪初,全球的野生非洲象尚且有500万头(另有数据认为是1000万头),野生亚洲象保守估计10万头,而在今天,野生非洲象的种群规模至多不过41.5万头,亚洲象至多不过3-5万头,仅在过去10年里,野生象的数量就下滑了至少20%。
许多著名生物的灭绝都是出于脆弱基础上的偶然事件,比如被登陆的人类和他们的家畜短时间灭杀的毛里求斯渡渡鸟,被外来入侵的家猫、老鼠灭杀的新西兰鸮鹦鹉,或是被旺盛的毛皮、肉食需求捕杀殆尽的大海雀、斯特拉大海牛。这些生物或是无力抵抗新的天敌,或者生存环境高度特化无法适应快速的变化。但象并不属于此类,作为最为庞大的陆生动物,象几乎没有天敌,而无论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它们的生存范围一度都非常广阔,可以渡过几次大的全球气候变化,也足以证明它们的适应能力之强,这么顽强的生物,又有什么力量会迫使它们走到灭绝的边缘呢?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象牙的利用年代都颇为久远,根据记载,我们中国人利用象牙的历史可能有7000年之久,以象牙雕刻打磨的家用品(筷子、印章)、工艺品和宗教用品一直被奉为珍玩。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原材料昂贵,早期的象牙制品并非是普通百姓可以消费的,那个时代的象牙消费量并不是特别高,象牙加工对野生象的种群还算不上特别大的威胁。另外,由于地理探索、国际贸易的不成熟,古代的象牙贸易多是地区性的,古代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象牙,也多来自东亚、南亚地区,欧洲的象牙需求则来源于非洲和中东地区。
但进入20世纪以来,经济的腾飞和全球化贸易的开启,导致象牙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和全球覆盖两个趋势,富裕起来的普通家庭也开始收藏和使用各种象牙制品,本地区的象牙产量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跨洲际的象牙交易开始盛行起来,比如象牙的传统消费大国日本,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从非洲进口象牙,而进口量更是与日俱增,到了七八十年代,仅日本一国每年就要从非洲进口几百吨象牙。
然而象并不是猪牛羊、鸡鸭鹅,象无法人工驯化、生长周期长、繁殖周期长、自然增长速度很慢,而且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的破碎化,象的种群本来已经在快速的萎缩。而与之相对照的则是火爆的象牙贸易和满足象牙市场需求所带来的的无节制的捕杀,这显然大大加速了整个象种群的萎缩。
亚洲象是最早告急的一种象,到了1973年,介于亚洲象的种群规模已经下滑到危险的境地,它作为首批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别列入了《濒危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1中,公约规定自1973年起,包括象牙在内的亚洲象产品的国际贸易就被全面禁止。如此一来,旺盛的市场需求自然把象牙来源转移到了尚未列入该附录的非洲象身上。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非洲象的种群从1979年的130万头,快速下滑到了1989年的60万头,10年下滑了50%!觉察到这种可怕趋势的世界各国赶紧把非洲象也列入到了CITES附录1中,完全禁止非洲象制品的国际贸易。
但CITES禁止的仅仅是合法的国际贸易,对于非法贸易仍然缺乏管束。一些深陷内战泥潭的非洲国家,各路军阀为了获取军费,依然对野生非洲象进行大范围的捕杀,1975-1992的莫桑比克内战期间,该国野生象种群有90%被杀害取牙,以用来在黑市上换取军火,这甚至改变了该国野生非洲象的种群基因——在野生环境下,大约有2%-6%的雌象天生不长牙,但在该国内战期间,由于长牙的非洲象大多被杀害,无牙的基因反倒成了救命稻草,该国现在的野生象种群中,有接近一半都无牙。
而象牙的国内贸易则几乎不受CITES的管控。像泰国这种拥有野生象资源的国家,继续捕杀国内大象取牙至今。

介于许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取象牙就一定会杀害大象,还有的朋友认为可以把大象麻醉然后锯掉牙,那么我就上这张图。可以看到这根象牙有30%-40%带有血渍,这其实就是象牙的根部,它长在象的头骨内,也是一根象牙最为粗壮、有分量的部分。而一根象牙的价格,与长度、粗度和重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只是锯掉露在外边的那半截象牙,就卖不到好价钱,在盗猎份子看来,钱和象的生命之间,显然是前者更重要,指望他们“温柔的”取下象牙,无异于天方夜谭。可以看到后边那位正在用斧头砍象的头骨,以取下另一根象牙,事实上,被发现的绝大多数因盗猎死亡的大象,脸基本都被砍掉了
而作为传统的象牙消费大国,中国、日本、欧洲(尤其是英国)和美国就不拥有泰国这样的条件,中国的野生象种群已经近乎枯竭,而日本、英国和美国则完全没有象的分布。在日本人的文化里,象牙是制作筷子、麻将和印章的一种传统材料;而中国人以象牙雕刻观音、象牙球等工艺品,更被视为是值得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产生了北京擅长花鸟人物、广州擅长象牙球、福建擅长佛教人物的不同派别。出于不同的目的,以上几国认为完全禁止象牙的国际贸易是不太合理的。
除了这些买方急切的希望得到货源,卖方的非洲几国,也在大力的呼吁开放合法的销售象牙的途径。尤其是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南非,由于CITES的管控,1989年之后,以上各国的野生象种群的确有了一定的增长,而打击盗猎行动又缴获了一些象牙,此外还有一些野生象自然死亡后的象牙也被监管人员收集,那么以上几国就有了一个不小的象牙库存。对这些非洲国家来说,这些象牙存在自己手里,完全是浪费管理费,还不如卖给消费国换点真金白银回来。
在买方和卖方的共同推动下,又结合野生象种群的确有一定的回复,CITES一度转变了思路,认为合理的销售一下非洲各国的库存似乎不会对野生象种群造成什么影响,毕竟这只是库存,而并非重新开放对野生象的捕杀,而且销售赚到的钱,也有利于非洲各国加大对野生象的保护。本着这个想法,1997年,CITES会议允许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三国一次性出售他们合法收缴和收集的象牙库存50吨,对于卖方,CITES自己拿出了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希望可以筛选出一个监管严格、能够完全杜绝走私象牙市场的国家,但很遗憾,这样的国家在地球上并不存在。没办法,CITES最终允许以上三国把象牙卖给日本,因为虽然日本的监管也不能满足要求,但已经是当时全球最严格的了。

印章是象牙在日本的归宿之一
而中国的监管相对于日本来说就……不过,非洲各国的库存摆在那里,中国的市场需求也摆在那里,更何况2006年中国将牙雕技艺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这可能成为了打动CITES的一个重要砝码。总之,2008年,中国的北京牙雕厂、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广州大新象牙工艺厂、北京猛犸艺术品公司四家企业参与了对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南非这四国共108吨合法象牙的拍卖,中国共拍到了62吨,拍卖价1083元人民币一公斤。这62吨,也是1989年直到今天,中国唯一合法获得的象牙原材。
根据中国对CITES的承诺,国家林业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其目的是为了有效的监管这些合法象牙,同时杜绝非法象牙混入这个合法市场,这样以需求侧的严管,断绝供给侧的偷猎。这些管理办法大体有三个,即:
定点加工就是限定象牙生产企业的资质,要求这些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象牙雕刻工艺大师,有合法的工作环境、场地、资金,企业每年要向林业局申请来年的生产所需数量,然后从合法的来源(也就是四家公司)购买象牙原材料。这些合法象牙企业生产出的象牙制品,超过50g的,必须有收藏证,收藏证上有照片,要和产品对应起来;小于50g的,也必须有收藏证,但是这个证就可以不带照片。然后这些象牙制品和收藏证一起,放在合法的销售企业销售。
初看起来,这个管理办法似乎非常连贯严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就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了。

首先是原材料,四大公司以1083元每公斤的价格拍卖得到的象牙,却并非是按照这个价格销售的。根据《Vista看天下》对几家定点加工企业的采访,工美把价格加到了4000-8000元/KG,北牙出货价格也在4000左右,这62吨象牙从2008年买到手之后,到2011年底,才卖出去了17.5吨。
然而奇怪的是,这些合法象牙原材料的销售如此缓慢,但市场上流通的象牙却越来越多,象牙定点加工企业从9家快速增加到了34家,销售企业从31家快速增加到了130家,他们的材料是哪来的呢?
而收藏证制度也直接就名存实亡了。有记者假扮成消费者索要收藏证时,许多销售网点直接以“需要加钱”,“办证时间长”等理由,拒绝提供收藏证,也就是说,本来应该一个象牙制品配一个的收藏证,就这么被生产和销售企业“省下了”。
也就是说,一个销售网点,它一年可能卖了10吨象牙制品,但只用了1吨的收藏证,那么其他9吨,就不在林业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同样的,给它供货的加工企业,也只需要这1吨的收藏证,也只需要证明这1吨是从合法途径(四大公司)购买的,其他9吨,则是其他途径来的。

杨凤兰,“坦桑尼亚中非民间商会副主席及秘书长”,2015年被坦桑尼亚当局批捕,据查,其个人通过走私途径,向中国市场提供了706根非法象牙,被称为“象牙女王”。而在国内,广州某合法定点加工企业负责人陈某,仅在2013年到案时,就从其他走私团伙手中收货非法象牙2154根
于是,自2008年中国购买62吨合法象牙开始,非洲的野生象盗猎忽然重新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仅2013年一年,就有至少2.5万头野生非洲象被杀害,仅2009-2014年这五年,就有至少170吨非法象牙流出非洲。

在这种极为严峻的形势下,CITES快速的做出了反应。2010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提出继续销售其库存象牙的申请时刻,CITES已经接到了EIA(环境调查组织)的卧底报告,该组织通过长期卧底,已经掌握了坦桑尼亚与中国存在非法象牙贸易(不是两国政府在非法交易,是两国国内的不法分子在通过走私交易)的事实,CITES于是断然否决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请求。
此外,CITES前所未有的强硬抨击泰国,CITES认为,泰国在全球非法象牙贸易中扮演了非常不体面的中转角色,其国内的象牙贸易也完全缺乏监管。
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也对重新甚嚣尘上的象牙盗猎和走私活动非常不满,WCS(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表示“受控的象牙贸易是不可能存在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任何合法象牙贸易都应该停止”,前文提到的EIA表示“1989年CITES条约对象牙贸易的禁止导致盗猎行为在一夜之间就下降了,而99年和08年的销售又让象牙贸易回来了,合法贸易使得产业化的非法贸易得以存在,所有的那些许可证和诡计依然存在,1988年上演的一切又重新在今天上演”。
或许是出于国际责任,或许是感受到了国际组织的游说压力,美国率先做出了非常正面的表态:2014年2月,奥巴马政府发布了《打击贩卖野生动物国家战略》,此后,美国部分州颁布法律,全面禁止销售和进口象牙。
中国也是快速做出反应的国家,2015年9月大大访美期间,就与奥巴马共同宣布,两国将关闭国内的象牙市场。这个承诺延续到2016年底,就有了题主所说的这个《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
可以看到,中国作为最大的合法象牙消费市场、最大的非法象牙消费市场,美国作为第二大非法象牙消费市场,宣布对象牙制品的全面禁止,对遏制非法盗猎和象牙走私,肯定是有极大的作用的。
但是我们同时要意识到,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之后,日本,将重新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法象牙消费国,而该国对停止合法象牙贸易非常消极,他们坚持认为自己的市场是完全合法的,没有受到任何走私象牙的污染(然后EIA不这么认为);此外,泰国的象牙贸易依然游离在国际监管之外,非洲一些国家的库存依然在增加,他们依然希望获得合法的销售途径,日本和非洲某些国家合流,再次游说进行合法的一次性交易的可能性还是存在。而能否压制住他们的苗头,需要各国际组织保持对他们的施压,需要中美做好表率,彻底落实禁令,也需要我们普通百姓对政府这项禁令的理解与支持。
至于这项政策能达成什么目的,因为刚刚颁布,我们还未能得知,国际上虽然是一片叫好,到最后能否引发连锁反应推动象牙贸易的再次终结,也需要时间考验。但我们总要怀着一个希望,希望这次的禁令可以像89年的条约一样,再次彻底粉碎象牙贸易,再次彻底遏制象牙盗猎和走私。
PS:介于一些朋友坚持认为,只有合法化才能保护动物,而禁止贸易只会造成象牙价格高涨,盗猎更为猖獗。
我承认这套逻辑是可以自洽的,但事实是很无情的。99年重启象牙国际贸易就是抱着这样的思路,结果是怎样的大家都看到了,事实上,我非常同意WCS的观点:受控的合法化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要有了合法化这个渠道,盗猎的销赃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这是无数血的事实告诉我们的。
而关于禁止贸易会造成象牙价格高涨,盗猎更为猖獗的观点,我承认这个看法也有它自己的合理性,但事实又一次无情地打了脸,我们可以看到89年全面禁止象牙国际贸易之后,走私和盗猎几乎是瞬间就销声匿迹了,而这之后的十几年里,国际象牙价格并没有多么高不可企。而更有藏羚羊披肩这个更早的例子,在乔治夏勒老爷子推动取消藏羚羊披肩贸易之后,这个产品的市场直接就消失了,而藏羚羊的数量不断地恢复,已经成为了国际野保的一个典范。
所以,很多事情并不是逻辑自洽就一定是正确的,事实比理论更有说服力。



中国电影有哪些值得一看?
高分国产电影
霸王别姬(1993)
豆瓣评分:9.4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你就不必再苦苦追问他的消息。爱情他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天堂回信 (1992)
豆瓣评分:9.2

这部电影是我到目前为止哭的最厉害的电影,每看必哭。我记得那个时候年纪很小,看后想要养一只荷兰猪,还跟别人说我最喜欢的动物是荷兰猪。每次到电影院看,我都哭的天昏地暗,不知道是不是年纪的原因,前两年又恰巧看到一次还是哭了。真的是很感人的电影。那时候很不喜欢电影里面的妈妈。想要一个那样的爷爷,我的爷爷从未给过我任何的关怀,对他的记忆只有每年过节的红包。
鬼子来了 (2000)
豆瓣评分:9.1

国产片最高境界!姜文是中国的库布里克,王朔说的。本片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残本性。
剃头匠 (2006)
豆瓣评分:9.0
咽下去的开水往眼里冒出来,很不靠谱地联想到了《飞屋环游记》,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老人。中国便是一个远比美国老卡尔沉稳得多,深沉得多的敬大爷。
活着 (1994)
豆瓣评分:8.9
年代记实录,看了让人不舒服,特别是里面的台词,虽然他们在拼尽全力的活着,可是却又显得如此可笑和悲凉。“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是共产主义了。”
我的九月 (1990)
豆瓣评分:8.9
安大傻,大榆树小学,亚运会,熊猫盼盼,红领巾,灯笼裤,小胡同,四合院儿,院子里的蜂窝煤炉子,夏天的西瓜,小霸王学习机,跳皮筋儿从膝盖跳到欠脚儿大举,偷裤子,好多按钮儿的自动铅笔盒儿……第一次看这片子的时候我才六岁,太怀念了。
背靠背,脸对脸 (1994)
豆瓣评分:8.9
教学片,绝对可以当教材!中国2000年官场之道的高度浓缩,官场、体制、人情社会、世态炎凉,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只好知足常乐!哎哟,好片子!
芙蓉镇 (1986)
豆瓣评分:8.8
到如今看,依旧是一部牛逼闪闪的片子!刘晓庆美的不成活,男女间的情爱也自然真实不装逼。最后送给大家那句话:要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别人践踏你,你不能也作贱自己。
让子弹飞 (2010)
豆瓣评分:8.7
姜文的个人英雄式表达,但拍得流畅热闹,复杂的剧情细节之下,是他坚持的自我,但与鬼子来了相比,他更懂得如何掩藏自己挑战的野心,这些野心都掩藏在了一流的喜剧功夫上。
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4)
豆瓣评分:8.7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城南旧事 (1983)
豆瓣评分:8.7
我分不清海和天,就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可可西里 (2004)
豆瓣评分:8.6
阳刚,粗犷,壮烈,这一切由于平淡得不动声色,来得很真实,充满力量的真实。
盲井 (2003)
豆瓣评分:8.6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www.neets.cc)

中国电影未来会如何发展?
感谢官方邀请
首先,中国电影整体落后西方大概二十年左右。电影最早清朝末期刚刚成型就来中国发展被清政府批评不看好,导致了未来发展电影时西方电影已经整体落实。还好香港那是处于国外管辖政策开放比大陆先发展电影业把武侠功夫电影发展成为了西方都棘手的电影片种。而后大陆也开始发展电影紧跟着,目前中国处于世界第二电影市场。无论是观影还是票房潜力都是世界各国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市场。
而如今,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群众生活稳定,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电影成为了人们最大的追求,国家开始在各省各市各县大力建设电影院增加银幕数量。加大电影拍摄力度,相信不久的将来。只要中国所有导演演员齐心合力做好自己的演员导演职业,中国电影将会越来越繁荣。
为什么中国电影不分级?
电影分级制度肯定会一步一步实现的,这是必经之路。拿国庆档比较火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来说吧,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观影。暂且不说小孩能否承受电影中的血腥画面,小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还没有对错之分。盲目的把血腥残忍的电影展现给小朋友看,会不会对小孩子今后的生活造成影响,这个很难说的。再比如说,之前的西游降魔篇,很多人是抱着周星驰喜剧电影看的,带着孩子,结果没几分钟孩子就被吓哭了。电影分级制度一定会慢慢实现的。
你看过最好的中国电影是哪部?
不知道,你要问什么类型的,但是如果说战争类型的话,我应该说是红海行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的影史了吧?

这种特殊题材的电影,是演技,无论是故事情节,堪称经典。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没有报太大希望,但是看后超出我的想象,这是我唯一一次2刷到影院看一部电影。

《战狼》有可能拿下中国电影排行榜第一吗?
泻药!
目前《战狼2》,已上映一周,根据第三方权威机构统计,目前累计票房已达18亿多,和周星驰的当年的《美人鱼》首周票房旗鼓相当,都处在18亿的大数据出头。
接下来就看八月的第一个周末,《战狼2》的爆发力了,根据目前全国的火热态势和观众的强烈反应以及官方的合理宣传,预计周末会有一波集中大爆发。
所以综上所述,我还是比较看好《战狼2》,超越《美人鱼》,夺得第一的美誉!
吴京,加油!《战狼2》加油!
(欢迎点赞,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