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累吗
在顶级比赛中,是足球累还是篮球累?先说结论,职业赛事中,足球比篮球更累,这个结论是通过一系列的量化指标得来的。但是如果你既打篮球又踢足球,你的感触会更深一些,因为按照经验,篮球
在顶级比赛中,是足球累还是篮球累?
先说结论,职业赛事中,足球比篮球更累,这个结论是通过一系列的量化指标得来的。但是如果你既打篮球又踢足球,你的感触会更深一些,因为按照经验,篮球打完全场立马就累瘫,但是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还能继续打。踢完足球当时倒是没啥感觉,但是让你第二天再踢一场?估计你立马就跪了!所以这两种运动的累,不在一个频道上。而为什么我会说职业比赛中,足球比篮球更累呢,请看下文↓
跑动距离上。职业足球运动员,后腰和边路球员场均10公里以上,那是家常便饭。一些顶尖球员经常跑到 15公里以上的距离。职业篮球运动员,场均跑动4公里上下。在距离上肯定是足球要更长。并且足球掌握基本的体力分配原则,除了门将场上球员的跑动范围差距都不会太大。球员都会互相去协调体力。
- 赛事安排上。职业足球运动员生理极限一年最多也就踢个 40 到 50 场。而 NBA 球员一年的出场数将近足球的两倍。看看最近曼联11天踢了4场比赛,不到三天一场,主力球员就已经累得发挥不佳了,穆里尼奥不得已必须要采取轮休的策略。而NBA背靠背那是常事,像詹姆斯这样的优秀球员,照样霸气十足,哐哐扣篮!
- 加速距离上。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加速跑动距离在 4公里 上下,篮球运动员在 2公里上下,并且更重要的是,职业球员的持球跑动速度和无球冲刺的速度非常接近,跑起来几乎都是百米13秒以内的速度,而且在90分钟内会一直重复。
- 退役年龄上。多数足球运动员集中在32至36岁之间选择了退役,因为身体没有办法承担 90 分钟的比赛。巅峰状态基本就是 24 到 28 岁这几年而已。而篮球运动员通常是在35-40岁之间退役。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其中也不乏一些佼佼者,例如状态火爆的C罗和詹姆斯之流,当然不能以普通运动员的标准看待了。
- 最后要说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累”不仅是一场比赛中球员的体力消耗程度,而体力与心理上的精力的共同消耗程度。足球比赛要求大多数运动员以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撑完90分钟规定时间,一场比赛下来消耗最大的不是体力,而是精力!这才是我说的足球运动员比篮球运动员累的根本原因。
单场足球比赛,总时间(从开球到终场鸣哨)不到两个小时,有效比赛时间(球员实际控球的时间)50~55分钟。单场篮球比赛,比赛的总时间超过三个小时,有效比赛时间48分钟。在有效比赛时间相差并不大的情况下,篮球比赛比足球比赛多出了超过一个小时的比赛中断时间。这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太宝贵了。
足球比赛中,唯一满打满算的“休息”时间,就是中场休息的15分钟。而比赛90分钟进程中的死球时间,属于比赛的正式进程,运动员的心理、精神必须完全处在比赛进行中的状态。定位球、犯规等导致的死球状态里,球员的无球跑动、身体对抗不会也不能停止。
篮球比赛的死球时间,教练暂停、犯规、罚球、出界等导致停表时,比赛是完全中断的,运动员并不需要继续维持在比赛进行中的高度紧张状态。而停表但运动员必须保持竞技状态的时刻,比如边线发球,运动规定了严格的5秒规则以保证节奏。也就是说,一场NBA比赛从头到尾三个多小时的过程中,运动员在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里不需要处在竞技对抗级别的精神状态。
足球比赛要求运动员保持两个45分钟的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竞技状态,而篮球比赛是把48分钟的规定时间稀释到了三个多小时里,给每个球员充分的“劳逸结合”的机会,顺便给电视台足够的广告时间。
当然也可以从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的占比得出一些结论。足球运动员平均90分钟,10-12公里左右, 冲剌距离9.4 %,平均血乳酸浓度赛后12毫克/升;篮球运动员平均40分钟4-5公里左右,冲剌距离3 %, 平均血乳酸浓度赛后6.5毫克/升.。从乳酸浓度来说,足球运动员更高,体能恢复的时间也更长!
你的人生累吗?
累!心累!谁的人生不累!不累叫人生吗?
都是因为你毛爷爷!累也开心快乐!
你的人生累吗?
古人云:世上不注欢喜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心里有本难唱的曲。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操心,为人不自在,自在不为人,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所以说:世上每一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别以为别人活得多幸福?其实内心世界都差不多。做人不是身累就是心累,世上那有不累的人生?就是皇帝也是一样心累,因为人长了一颗永不知足的心,做了皇帝还想长生不老做神仙呢?能不心累吗。就像问你心知足吗是同样一个道理!人的欲望心是无限的,那有满意知足的时候。跟人的内心灵魂思想是一样,不受界限的?一个无限没有界限的东西,那里会有满意知足的时候,只能可以说,想多了也没用,没有办法,不如控制自己不想或者少想一些,人心里也会活得轻松一些,但是你永远也不可能灭掉,存在人内心的贪婪欲望心,只要人心里还有贪念妄想心存在,人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活得不累,所以只有自己想办法,释放一些心里垃圾,尽量减轻一些心里压力,让自己活得心里轻松一些。
其实思想上放得开,没有什么上进心的人,喜欢过安于现状生活的人,他活得会比一般人心累得好一些而已,因为这种人,不会为人家怎么样去攀比?心里没有了比较之心,自然心里不会起羡慕嫉妒情绪起来,心里没有了不良负面情绪,心态也就不会失衡,人也就会活得不是那么心累?但是大部分人都有家庭压力负担,就是想心宽一些,也宽不出来?因为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还要等着你挣钱维持下去,特别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想死都死不了,因为上有七老八十的老父老母亲,下有还未成年的孩子,等着你去抚养他成家落业,能不活得心累吗,说不累那是宽自己的心而已,变人本身就是累,因为人是高级智慧动物,光是物质生活满足不了你的心愿了?人是有灵魂思想,有精神世界追求的高智商动物,就是物质富有,精神灵魂世界也不可能如你所愿?所以说: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活得身累就是心累。
羽毛球、足球和篮球哪个打起来最累?
哪个最累取决你的对比赛的投入程度,还有对手的水平。
很多球友,因为觉得篮球与足球身体对抗性比较大,所以会觉得篮球与足球更加累,那是因为没有体会过激烈的羽毛球单打。
激烈的羽毛球单打比赛,3场下来,一般都会累得半死。因为羽毛球休息比较少,频繁起动又制动,所以单打比赛常常也是以拉吊突击,不然真的会累死。
答主深感已经打不动单打,实在太累,特别是水平相当时。目前的最爱是双打,球友们你觉得呢?
职业比赛中,到底是足球累还是篮球累?
对于到底打篮球累还是踢足球累这个问题,只要经常运动的人,心中都应该有个清晰的答案。篮球就拿NBA来举例,NBA每年的常规赛有82场,而足球每年只要超过50场比赛,教练和俱乐部就会出来抗议。篮球48分钟,三次官方暂停休息,两个队加起来一共可以喊十几次暂停,中间还可以人员轮换,谁累了可以下来歇会。
而足球就中场15分钟,球员即使累了也要扛着,因为整场比赛只有3个换人名额,用完就没了。篮球场长28米,一分钟往返两次,多数情况下是策应跑战术。而足球的对抗比篮球要残酷的多,看一下各种关于运动伤情新闻,十有八九都是关于足球的。
还有,篮球基本都是球找人的状态,而足球除了个别顶尖球队外,基本上都是处于人找球的状态。同样远程得分,投三分需要多少体力,拉开架势一脚远射需要多少体力,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
所以本人的观点是,足球的消耗绝对比篮球消耗大,而且还要看对手,如果球队实力弱,被压着打的话,防守绝对是累成狗,一场比赛跑动11公里到12公里很正常,有时打场正式比赛,对手实力不错比赛节奏快的话,比赛结束后想完全恢复过来,至少要5天左右。
上述观点仅代表个人“拙见”,不喜勿喷,谢谢!
你觉得80后累吗?
累。
感觉70,80后就象“不周山”。再累也得挺着。一旦倒下,就会“天倾地覆”。 谢谢邀请
当老师累吗?
作为一线教师,忍不住想回答一下。
咋没有当老师的时候,无论是我的导师还是周围的长辈,都是非常希望我去做老师的,旅游是轻松,压力小,但是实习的时候,每一位老师都真诚的跟我说,特别特别真诚的跟我说,有很好的选择,不要来当老师。
当时不明白,现在明白了,我现在也经常同样的劝着学弟学妹们。老师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且繁琐。教学的事情基本包括备课,上课,改作业,批卷子,手写教案。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电子备课,想抄袭总是可以抄袭的。还有一些教学相关的,对教学帮助很小的各种教研活动,外出听课,听讲座,还有一些会议。
如果你还是一个班主任,拿各种各样的事儿就更多了。常规的包括卫生打扫,每周一次班会,而偶尔一次团会一个月一次板报,各种平米,班级布置运动会,各种各样的比赛,放假了,还是还有暑期活动。
剩下的就是偶尔在办公室发呆。和家长沟通开会,听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小报告。还要考虑职称相关的各种事情。
如果你们感觉这些都没什么,那么我想提到工资的时候,你就应该是感觉好像不太对了。教师的工资和物价的上涨比真的是很拖后腿。好点的,一个月三四千,当初也满怀热情的想教书育人,那现在发现只能在不误人子弟的情况下,尽量的教书育人。
当教师之后和当教师之前,有没有很生动
在说社会现象,现在每次点开教师相关的新闻都是负面新闻,看了感觉被误解的好严重,说实话,每天在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确实是很有趣。但也有让人窝火愤怒的时候。教育是和人交流,这也可以理解,做与人交流的工作都会非常困难。看到他们成长也是非常开心,甚至幸福,我认识的老师中,有比较严格要求学生的类型,但真没有报道中抹黑的那种类型。
以上基本就是老师的情况,跟付出的比起来,收入真的是太少了,人们给予老师的理解也太少了,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吃闲饭呢,然后又给一个劲的戴高帽,没事就搞个师德规范道德划线。你说容易吗
带孩子累吗?
我想这个“带孩子累吗?”的主语是指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父母。
我的回答是~很累!为什么?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山大,为了孩子去做全职主妇,对家庭经济来说,无异于是一场浩窃。许多父母亲不敢完全放弃工作,选择多种兼职,应对日益增加的支出,这是身累。
另一种则是心累。孩子幼儿、小学,甚至初中时期,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事无巨细,无不操心,岂是一个“累”字所能诠释?
(题外话:有条件的祖辈,能出手就出手吧,就能为儿女分担一部分职责,减轻一点压力,更是发挥余热,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