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我的世界1.11.2旅行地图

大探险家斯文.赫定,瑞典人,生于1865年,少年立志探险。一生六次进入中国西部旅行或探险,负责绘制路线地图(不少为填补空白),确定有价值地点的坐标,进行地质与水文调查,人体测量,气象

大探险家斯文.赫定,瑞典人,生于1865年,少年立志探险。一生六次进入中国西部旅行或探险,负责绘制路线地图(不少为填补空白),确定有价值地点的坐标,进行地质与水文调查,人体测量,气象观测,采集动植物及岩石标本,研究中亚、新疆、青藏高原及其文化、风俗、习惯,考察发掘古代城市遗址,撰写行旅日记,以《我的探险生涯》最为著称。奠定他世界性声誉的是发现楼兰遗址。

第一次:1890年4月,赫定踏上远赴中东的征途。作为瑞典王国外交使团的翻译,他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在国王支持下,开始他的第二次亚洲之旅(1885年,时年20岁的斯文赫定获得去俄国巴库做家庭教师的机会,工作完成后进行纵贯伊朗的旅行,为他一生中亚旅行的开端)。1890年12月,他由俄国进入中国新疆,抵达中亚名城喀什,这是他首次履及西域。1891年1月初,斯文赫定离开中国,返回瑞典。这次旅行并无探险性质。路线:德黑兰(1890.9.9启程)--内沙布尔--马什哈德--阿什哈巴德(1890.10中旬目睹喀拉库姆沙漠)--布哈拉--撒马儿罕--奥什(1980.11底)--铁列克大坂,乌卢克恰提哨卡--喀什(1890.12.14滞留10日,返归)--吐尔尕特山口--伊塞克湖(为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扫墓后回国)

第二次: 1893年10月16日,斯文赫定又一次离开故乡,前往亚洲。1894年2月进入帕米尔高原,并在慕士塔格山脚下住了一段时间,曾试图攀登这个著名的"冰山之父"。1894年5月1日,抵达喀什。1895年2月17日,斯文赫定走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由于经验不足、条件恶劣,经过苦苦挣扎才被正巧路过的一支骆驼队搭救。路线:塔什干和费尔干纳(1893底至1894.2整装,27日出发)--帕米尔高原(测量喀拉湖)--达布伦口(1894.4.7)--慕士塔格山(攀峰失败)--喀什(1894.5.1)--慕士塔格山(1894.6底至8中旬先后又两次攀峰失败)--喀拉库尔湖--喀什(1895.2.17动身沿喀什河东行)--巴楚--麦盖提(1895.4.10探入塔克拉玛干,东北行)--麻扎塔格山脊中断处某小湖东岸(1895.4.21)--和田河中下游,“天赐湖”(1895.5.5,前十余日濒死,人员装备大损)--阿克苏--喀什(1895.6.12)--乌鲁亚特山--萨雷库里湖(瞻观英俄帕米尔“勘界”)--喀什(1895.10初,新购器材运达,12.11又出发)--莎车--和田(1896.1.5,停留十余日)--玉龙喀什河(再次探入塔克拉玛干)--塔瓦启村(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交汇处,折向东行)--丹丹乌里克遗址(1896.1.23)--克里雅河(1896.1.26,北行)--喀拉墩遗址(停留两日,勘测)--克里雅河下游(发现野骆驼)--塔里木河(1896.2.19成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雅(沿塔里木河东行)--库尔勒(孔雀河,东南行)--尉犁昆其村--阿不旦渔村(1896.4.19)--喀拉库顺(详细勘测,形成“游移之湖”的构想)--若羌--且末--于田--和田(1896.5.27)--于田--民丰--喀帕(南行)--昆仑山(55日无人区苦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西宁(1896.11.23,解散队伍,参观塔尔寺,冀往北京)

第三次: 1899年,斯文赫定前往新疆进行了第二次考察探险。1900年,由于一个偶然机遇,他发现了楼兰古城。1901年曾前往藏北探险考察,被西藏地方政府阻拦,1902年经印度返国。路线:奥什(1899夏,整装待发)--克孜尔河--喀什(1899.8.16)--麦盖提,叶尔羌河右岸(1899.9.11)--乔格山(麻扎塔格山支脉,10月初)--叶尔羌河、阿克苏河交汇处--和田河干河口(1899.10.29)--塔里木河(东行)--英格可力(1899.12.7)--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行)--车尔臣河(1900.1.8)--都拉里(蒲昌城)--英格可力(1900.2.24)--库鲁克塔格山脚,孔雀河干河道--营盘古城(1900.3.1)--雅丹泉(1900.3.15)--阿提来西布拉克(1900.3.23,四日休整)--雅丹地群(南行)--楼兰遗址(经过,未发现)--喀拉库顺(1900.4.2)--切尔盖o恰普干河--塔里木河下游--英格可力--塔里木河--阿不旦--墩里克绿洲--红柳沟--塔特勒克布拉克--阿尔金山--铁木里克泉--依吞布拉克(1900.7.18出发)--期满塔格山--阿尔喀山--可可西里--铁木里克(1900.10.20,12.12重又启程)--安南坝(新甘青交界,1901.1.1)--戈壁沙漠(北行)--雅丹地形--阿提米西布拉克--楼兰(1901.3.3,发现并确认遗址,确认罗布泊“游移之湖”)--喀拉库顺(1901.3.17)--阿不旦--若羌(1901.4月初)--阿牙克库木湖--阿尔喀山脉--可可西里--唐古拉山谷--扎加藏布河--错那湖(1901.8.5)--扎加藏布河--唐古拉山谷--色林错(南行)--纳木错湖--加仁错湖(西行)--班公湖(印藏交界)--拉达克,列城(1901.12.24,遣散队伍)--喀什(1902.5.14)

第四次:1907年,斯文赫定第四次来中国,他的主要目标是西藏。他从克什米尔进入西藏西部,途经藏北抵达西藏腹地,会见班禅喇嘛。对西藏部分山川地形绘制了地图。路线:列城(1906组队,8.12出发)--班公湖--喀拉昆仑山--阿克赛钦草原(藏新交界,东行)--羌塘,郭扎错湖(东行)--邦尔错湖--普尔错湖(东南行)--那曲--南集湖(1907.1.11,东行)--叶马川--雅鲁藏布江(1907.2.9,沿江而下)--日喀则(1907.2.10,停留7周,西行)--扎丁寺--扎什哲比寺--雅鲁藏布,古拉格藏布交汇处--密朱河河谷--冈底斯某峰(1907.4.21,西北行)--圣山康古岗日(接近未达,东南行)--尼泊尔--库比岗日山(1907.7.13,发现雅鲁藏布江之源)--圣湖玛旁雍错(普兰县,1907.20)--魔湖朗加错--岗仁波切峰(发现印度河在冈底斯的河源)--噶尔(印藏边界)--德兰布谷(北行)--拉达克(东行)--喀拉喀什河河谷(东南行)--阿如错湖--瑟莫湖--勒宗错湖--通助错湖(1908.3.15)--波仓藏布江(1908.4初)--冈底斯山(近70日无人区穿行)--拉噶(接近)--冈底斯山--特力南错(南行)--普鲁湖,帕当藏布江上游冰川--拉孜(1908.6.30,西南行)--冈底斯山--玛旁雍错湖东北岸,托克城--萨特累季河谷--西拉姆(1908.9.15)

第五次:1926年冬天,斯文赫定带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再次来到中国。但考察还在筹备中,就遭到北京学术界的一致反对。经谈判,斯文赫定与北京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就即将进行的考察达成协议。协议的最重要部分是: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类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都是中国的财产。1927年5月,斯文赫定和徐炳旭教授率领科学考察队离开北平,前往中国西北。路线:包头(1927.5.20考察团出发,西北行)--阴山昆都仑庙--昆都仑河谷--五分子村--鄂博店--红瓦子公宗--巴音布鲁克--胡济腾河(1927.5.27到达,7.30再出发,西行)--三德庙(1927.8.16到达,29再出发)--巴丹吉林沙漠--巴音毛道--图孔敏寺--乌兰托洛盖,喀拉浩特(1927.9.27,西北行)--额济纳河--(由西向东穿越)索古淖尔(1927.10.22,西行)--奥宾河--额济纳河(1927.11.8再出发)--木林河谷--库枯特穆尔腾乌拉--艾肯河绿洲(1927.11.24)--谢别斯廷(1927.12.23,西行)--苗儿沟(1928.1.19)--哈密(1928.1.23到达,2.4再出发)--三堡--了墩--一碗泉--七角井--七克台--辟展(鄯善,1928.2.15)--胜金口--吐鲁番(1928.2.19,验证罗布泊“游移之湖”)--达坂城--乌鲁木齐(1928.2.27到达,5.6回瑞典,10.4返回,旋因新疆当局阻挠,使得考察团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而离去)……百灵庙(1928.11.2重新开始工作,东行)--沙尔莫仁寺(东北行)--喀布齐林--苏尼特右旗,德王府--卡丹寺(东南行)--高尔察罕--包罗多洛高音寺--卡丹寺--马王庙--艾庇喀尔喀--海马呼--张北,张家口(1928.11.21)--北京(1928.12.2,住留6月)--承德--北京(1930.7.11到达,遥控处理考察团事务,各地筹款,至1933.6.8考察团解散)

第六次: 1933年10月,斯文赫定等受当时南京中央政府铁道部门委托,勘测修建一条横贯中国大陆的交通动脉的可行性(即后来的兰新铁路)。整个考察活动到1935年结束。路线:归化(1933.10.21出发)--可可以力更河--乌兰淖尔--塔尔罕河--百灵庙(1933.11.15)--海卢坦河--贡考林河--喀善图(1933.12.27,西行)--温音乌苏--和叶阿木德-北银根(1933.12.20)--瓦音坨连(额济纳河三角洲,1933.12.24)--奥宾河畔,巴列尔--木林河--野马井(1934.1.23)--明永(1933.1.29)--庙尔沟--哈密(1934.2.6)--吐鲁番--托克逊--却勒塔格山,苏巴什沟--焉耆--开都河--库尔勒--轮台--库尔勒--尉犁--孔雀河--阿克苏甫--萨伊切克--迪加帕河--阿克巴什河--铁门堡(1934.4.18)--库姆河--营盘--雅丹布拉克泉(1934.4.24)--孔雀河三角洲--罗布泊(1934.5.17)--库鲁克山--雅丹布拉克--库尔勒(1934.5.31)--乌鲁木齐--托克逊--苏巴什沟--乌鲁木齐(1934.10.21再出发)--达坂城--吐鲁番--鄯善--哈密--星星峡--红柳园--安西--敦煌--党河--疏勒河--洮洮水井--“骆驼井”--噶顺戈壁--骆驼井--绥新泉--罗布泊盆地--安西--玉门疏勒河--嘉峪关--肃州(酒泉)--甘州(张掖,1935.1.3)--永昌--凉州(武威)--乌鞘岭--永登--兰州(1935.1.28)--德隆县--六盘山--咸阳--渭河--西安(1935.2.8)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