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招标
中国移动时隔十年重启飞信来对抗微信,对此,你怎么看?移动终于想通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生态一旦合拢,别人是插不进去的,除非移动想到了新的切入点,让这个应用看上去不同于微信,也不同
中国移动时隔十年重启飞信来对抗微信,对此,你怎么看?
移动终于想通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生态一旦合拢,别人是插不进去的,除非移动想到了新的切入点,让这个应用看上去不同于微信,也不同于微博。作为一家国企,这种类型的创新创造还是很有难度的。
移动当年为什么没想通,因为还想抱着现金牛短信业务,怕飞信挤占了现有的业务空间,而且也怕烧钱免费,体制不允许,管理层误判。所以飞信在对微信优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出现了停滞和退出。而当年移动可以做的又何止一个飞信,确切的说移动握有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资源,也就是号码的产权资源。我们想想看,现在微信别人花1000块买,你卖不卖,大多数人不会卖,因为身家信息大多数绑定在微信上面,这个产权就出现了,继而通过微信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产权内容,比如游戏的账号,比如很多视频网站的会员,比如很多注册账号我们都用微信直接登录,甚至比如微信零钱连接我们所有的财富和卡片。这些账号都通过微信为纽带连接。如果微信没了,我们损失会非常大。
所以当年飞信也可以,只是国企缺乏权属意识,如果移动当年是腾讯的民企视角,他就会用手机号引导到飞信,让飞信成为一个身份信息的载体,可是事实上这个功能一开始也可以通过手机号实现的,其实以前我们手机号也同样绑定了很多权属内容。但是无论是飞信还是手机号的对外扩展延伸,移动都没有做,因为他们只想着守住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
个人觉得如果有竞争意识,就要另辟蹊径,不要再走飞信了,走其他的社交模式,你既然有手机号码这个好东西,尽可以拉起新的社交群体。至少如今QQ是有软肋的,因为QQ的开放式社交刚刚没落,被微信的封闭式社交取代,但是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如今的陌陌之类的应用就是反过来填补QQ的市场。飞信可以走移动端的开放式社交路线,重新拾起一块老市场,用新方法做,就如同QQ挤占MSN的手法。
招投标中出现废标后,可以重新招标吗?
在日常政府采购招投标活动中,经常听到招投标当事人提及无效投标、废标,废标意味着招标失败,
剑鱼招标订阅(头条号公众号同号)根据《政府采购法》第36条规定,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标:
(一)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3家;
(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
(四)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
废标后如何继续采购?
政府采购法规定:废标后,除采购任务取消情形外,应当重新组织招标;对于投标供应商来说,重新组织招标,不对参与投标的供应商作出限制
1、在投标报名截止时间,投标报名单位不足3家,第二天可以发二次公告
2、在开标当天,到场投标单位不足3家,第二天可以发二次公告
3、部分项目:在评审中有废标条款,在评审废标条款后,投标人已经不足3家,投标报价不具竞争性,招标投标评审失败,第二天可以发二次公告
鉴于质疑、投诉等处理事宜中,应暂停采购的原则,应等前一个招标事项处理完毕后才能开始重新招标
如果重新组织招标不能成立或者重新组织招标后仍然出现废标现象,应报经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批后采用其它方式重新组织采购。
如何及时获取招标信息?
推荐通过比比招标采购网查询或订阅招标采购信息,全流程采购招标信息服务平台、日更新近5万条各类采购招标公告、预告,独家项目信息、合作信息,是招标采购领域不错的电子招投标网。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造成投资增加数额特别巨大是否重新招标?
不知道你说的投资增加是增加了多少?原项目招标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已经签订了合同?工程是否已经进行了施工?
重新招标有限制条件

根据目前我国实行的招投标法,需要重新招标的情形仅限于以下5项:1.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个的;2.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3.所有投标均被废标处理或被否决的;4.评标委员会界定为不合格标或废标后,因有效投标不足3个使得投标明显缺乏竞 争,评标委员会决定否决全部投标的;5.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
如果您的情况均不满足以上条件,那么不能进行重新招标。
不同情况有不同解决办法
如果您已经组织了招标,已发售招标文件但是还未组织开标,可以延长开标时间,然后将变更作为招标文件的补充文件进行变更;如果已经开标评审并签订合同,那就只能继续执行了,不过可以参考其它方案。
执行合同并签订补充协议
按照法律及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按投标单价进行调整总价,如果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的单价,就使用清单中的单价;如果没有适用的单价,但有相类似的单价,可以调整后使用;如果没有相类似的单价,由施工单位提出一个单价,报监理工程师及审计单位审核,并经建设单位批准,使用此单价。
由于工程量增加幅度较大,应该按照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对单价进行调整,一般规定工程量增加10%,单价不予调整,超过10%,超过部分单价下调10%。 同时还应该说明,增加的工程量可能要计算措施费、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等,这一般在招标文件中都有说明。
祝您工作愉快。
马来西亚改口称新马高铁项目只是推迟,并且无需支付赔偿,对此你怎么看?
之前马来西亚信誓旦旦地要取消新马高铁项目,9月3日却突然一改前口,称新马高铁项目只是推迟并非取消。而且,马来西亚还与新加坡达成协议,项目推迟期间无需支付任何赔偿。
债务缠身令马方十分心虚 正卯足了劲省钱
今年5月28日马来西亚宣布取消马新高铁项目(当时该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还公开表示,这类基础设施项目成本过高,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符合预期,只会加重外债压力。8月份,马来西亚也狠下心,取消了和中国合作投资的价值逾200亿美元的东海岸铁路计划和2条能源管道合作项目。那此次和新加坡在这个项目上重新“复合”,是改变观念了?
这次,即使宣布推迟,马来西亚也坚持称马来西亚现有经济状况并不允许该计划进行。马来西亚央行表示,马来西亚的国债,已经飙升到GDP的80%,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如果取消规划的几个高铁项目,至少可以减少2000亿美元债务。而取消项目就意味着马来西亚要赔偿新加坡5亿令吉(约8.45亿人民币),看来,推迟不过是马方的“缓兵之计”。
根据马方计算,此前取消的东海岸铁路工程,马来西亚必须支付47亿美元(约合323亿人民币)的赔偿金,在3个月内归还所有贷款和利息。如此看来,马来西亚会不会也在等待时机,和中国达成协议,把东海岸的项目改为推迟而非取消?毕竟他们现在的债务负担实在“沉重”。
马方将对中国故技重施 中国或乐意接受
这对我国来说,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好办法。此前我国高铁公司力克最大竞争对手日本,成为新马高铁项目的承建人。而马来西亚此次突然醒悟,也是我国乐意见到的。这下新马高铁推迟重建,对于我国的承建商来说,哪怕是要重新招标,有了上次的经验,胜算也多了几分。
近年来,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去年,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助力下,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额高达294亿美元;而2016年时中国对马投资额仅有10.63亿美元。今年6月份的“亚洲未来国际大会”上,马来西亚就公开表示要和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有贸易往来,并强调,他们希望各国能够带来资金和技术转移的直接投资。
中国虽然乐意在海外投资,也愿意帮助一些国家援建基础设施,但是中国更愿意看到的恐怕是各国都遵守合约精神。马方这次一捣鼓,哪怕马来西亚当地的投资前景再光明,中国日后也会三思而后行了。
取消招标代理?
2017年12月2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取消工程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以下简称“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招标代理机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工程招标代理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根据通知,自2017年12月28日起,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不再受理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申请,停止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审批。
招标代理资质取消意味着什么?将给招投标行业带来那些改革!
那么招标代理资质取消意味着什么?将给招投标行业带来那些改革!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招标代理机构是干什么的,招标代理一般主要是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是指受招标人委托,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招标事宜。一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代拟发包方案;发布招标公告(发出投标邀请书);编制资格预审文件;组织接收投标申请人报名;审查潜在投标人资格,确定潜在投标人;编制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标底;组织现场踏勘和答疑;组织开标、评标;草拟工程合同;编制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与发包有关的其它事宜。
随着招标代理资质的取消,势必会对招投标行业带来一定影响,具体有哪些让我一起来看看!
取消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利大于弊”
取消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后,会有更多的机构进入招标代理市场,招标代理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是作为招标人,其选择招标代理的范围会更宽。我们应该相信招标人的选择能力,会从良莠不齐的机构中选择出适当的机构作为自己的代理机构,这是市场的竞争选择。
招标代理资质取消意味着什么?将给招投标行业带来那些改革!
在市场经济自我调节下,激烈竞争下,一些代理收费高、专业能力差、服务水平不行的招标代理机构会被市场淘汰。收费合理、专业能力强、服务水平好的是被大浪淘沙淘下来的金子。
招标代理机构不再需要取得资质证书即可承办招标代理业务,监管部门无法通过发放资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代理机构进行限制。有些代理机构通过与招标人的“勾兑”,帮助招标人达到违法目的而取得招标项目代理委托;有些能力很差的招标代理机构会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招标业务。为此,行政部门应创新监管模式,在招标业务进行的过程中对招标代理机构代理行为进行主动的监督。
本次招标代理资格认定的取消是对招标投标行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放开招标代理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推进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招标代理资质取消意味着什么?将给招投标行业带来那些改革!
放开招标代理资质认定,打破了资质壁垒,实现了招标代理行业全面市场化,真正以业绩、能力论成败,而非以资质论英雄,有效遏制“有证无实”壳公司、“有照无技”执业人员对行业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竞争机制,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