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股东清仓减持什么意思

股东减持是什么意思?股票减持是好还是坏?股东减持就是股东出售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即是卖出股票。从理论上来说,股东减持不完全是坏事。一是可以减少大股东持股,让公司股权

股东减持是什么意思?股票减持是好还是坏?

股东减持就是股东出售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即是卖出股票。从理论上来说,股东减持不完全是坏事。一是可以减少大股东持股,让公司股权结构变得合理;二是对于一些好公司来说,股东减持可以增加公众投资者的投资机会。不过从A股的现实来看,股东减持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坏事,是利空消息。要么是不看好公司下一步发展,要么是公司股价处于高位。特别是有的股东清仓减持,更是把股市当成了提款机。

大股东被动减持是什么意思?

减持是股市与期货市场的专业术语,大股东被动减持大概意思就是大股东减少了手上持有的股票或者期货指标的数量。

大股东减持一般会有一些影响:

大股东减持意味着一大笔资金外流,小投资者的股市行情就会下滑。相反也是提升了股市的流动性。更多金融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融易搜”查看!

“股东减持计划提前终止”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回出现?

股东减持是需要提前公告的。减持数量。减持时间。减持价格区间。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我减持已经不再合乎当时条件。减持只能提前终止。或者是市场反应很大。股价连续下跌。引发市场很多不满。股东承受巨大压力。也会终止减持。或者是上市公司或者股东有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生。被监管部门调查。也只能终止减持。

就目前来看。最多的是股价下跌。市场走势近年来本身就是很疲弱。可是股东减持依然很任性。大比例减持。清仓减持也不时出现。市场投资者极为反感。股价经常出现非理性下跌。引发股价位于减持股价的下限。股东也就没有减持的机会了。还不如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提振股价更好。

但是提前终止减持。不等于以后不减持。只要股价上涨到股东认可的价位。减持还是会再度来临。依靠股价下跌终止减持不是好方式。关键是制度要进一步约束减持。减少市场失血。

股东减持普遍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减持现象普遍说明了如下几点:

第一,经济预期比我们知道的更差,即使股价长期暴跌,持续暴跌,还是愿意减持,因为没有比股票的流动性更好的资产可以减持了。

第二,社会流动性紧缺,上市公司的股东或者大股东因为其他方面流动性压迫加大,只能从股票市场减持获得流动性。

第三,股价长期下跌后依旧高估,很多股票在15年牛市的疯狂之后,聪明的大股东借助整体高估和公司股价高估,质押获得高估后3-4折的质押,顺利把包袱甩给券商或者质押金融机构,顺利获得了表现的套现和减持。

第四,因为债务的连锁性,导致股价再低,也要减持,因为没有其他的还款来源,哪怕丧失控股权或者丧失合理价值也要减持。

总体来说,减持和股权质押是系统风险产生,也是微观实体经济个体的问题,叠加起来导致了系统的风险在恶化和加大,如果,不对减持和股权质押给予明确的资产隔离,不再一定的期限内隔离这些“有毒资产”,让参与股权质押方的上市股权和质押券商,银行都有一个冷静和观察期,那么问题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导致问题不断扩大,这是本轮救助股权质押的政策制定者最大漏洞,急需被填补

股东借款指的是什么意思?

股东借款,文如其名,指的是股东向公司以借款的形式从公司获得资金用于自身或者他人使用的行为。

较为正式的做法是:股东和公司签署正式的借款协议,并约定相应的借款利率、借款期限和借款金额,公司股东就股东借款事宜召开股东会会议,按照规定作出相应的决议。大企业或者公众公司可能会按照相应的规定来操作。

但是,小型民企就不太可能这么老实了,不少民企业公司财产和实控人财产之间完全没有隔离带,相互之间互相挪用资金是常事。股东为了公司的发展,为公司提供资金情有可原,而股东占用公司的资金则难保没有猫腻。

根据《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

(二)上市公司不得以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1、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使用;

一家上市公司刚获政府1亿纾困资金,三大股东就清仓减持20亿,你怎么看这种行为?

这则关于“博天环境“的信息刚在媒体上披露出来,反响也很强烈。



个人认为:

1.三大股东减持非限售股,减持行为符合法律法规,无可厚非。

2.作为创投资本,在博天环境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支持的作用。选择时机退出,完全符合创投资本运作机制。也无可指责。

3.三股东清仓减持,只能说从情怀上予以声讨。主要是如今面临的经济环境有点特殊,在政府出面救民营实业的环境下,三股东减持行为显得格外刺眼……

可资本是不讲情怀。

4.这种股东减持市场环境,是否被其他资本股东和创始股东效仿,很难说。

只是希望在社会舆论的声音下,各类股东减持能有所收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