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国际合作
南京大学能否合并其他大学?在网上有一个有意思的段子,就是说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以前没拆分之前同属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是国立中央大学的工学院,而南京大学是以前中央大学的理
南京大学能否合并其他大学?
在网上有一个有意思的段子,就是说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以前没拆分之前同属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是国立中央大学的工学院,而南京大学是以前中央大学的理学院。前段时间他们两所学校打算合并,在合并学校的校名上出现了分歧,叫中央大学吧,北京那边不同意。于是南京大学那边建议取东南的南字,取南京的京字,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那边不乐意了,说干嘛不取东南的东字,南京的南字,叫东南大学。后来合并之事不了了之。南京高等教育搞得很好,南京大学工科类之前一直说有点对不起她的名声,但是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南京大学要合并也要合并一些工科类很强的学校,不然没什么意思。合并一些普通的高校容易造成学科重叠资源浪费。(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南京大学在全国排名第几?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在国际国内享有广泛赞誉的百年名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有鼓楼、仙林、浦口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即将投入使用的仙林国际化校区,将成为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崭新舞台。
百年南大 百年树人
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南京,历经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迳名南京大学并沿用至今。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的文学院、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百余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李瑞清、吴有训、竺可桢、茅以升、柳诒徵、胡小石、陶行知、马寅初、李叔同、童第周、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朱光亚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建国至今,由南京大学培养的中国两院院士和目前在校院士总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
学科齐全 实力超群
南京大学基础学科优势明显,文理综合特色增强,文理工医格局不断优化提升。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重点学科数居于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在南京大学参加评估的28个一级学科中,23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十。其中,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哲学、理论经济、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地质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17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五,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3个一级学科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南京大学各个学科均有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名,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以上数据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10余年来,南京大学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40余项。200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国自然科学界科研成果的最高奖项,也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据统计,自1997年至今被授予自然科学领域国家最高奖的5项成果中,有3项的完成人或第一完成人是南大校友。国务委员陈至立和刘延东都曾高度称赞南京大学是“最适宜做学问的大学”。
特色鲜明 教学卓越
2008年4月,南京大学以19个二级指标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在全部44个评估观测点中,有43个取得了A级评价。学校认真实施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建设情况名列综合大学第三,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获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
南京大学以培养未来各行各业创新拔尖的领军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了“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人才培养思路。面向2009级新生,南京大学将全面启用“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方案”。在招生录取中,采取按院(系)和专业类招生,学生在专业分流与专业选择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将人才培养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方向性培养三个阶段,构建出“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培养”新模式;课程开放度大大提高,由院士、教学名师等担任主讲的数十门小班教学新生研讨课和30余门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专业学术性、跨学科复合型和就业创业型分别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人性化与多元化并举的培养理念与国际接轨。
交流活跃 迈向国际
南京大学是国际交流合作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高校之一。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个高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其中包括与哈佛大学等50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及20多所世界500强企业和基金会结成紧密型合作伙伴。开设了20余个长期学生交流项目,每年派出学生600余人次。此外,还有暑期交流等短期项目,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接触世界各地文化的机会。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京大学还合作创办了中加学院、南京-纽约学院、南京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联合中心,采用2+2或3+X的联合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本科生。
南大仙林国际化校区的建设更是南大国际化办学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仙林校区地处南京国际高教园区,校区首批建设的中外合作机构就有: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办的南京纽约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办的中加学院,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共建的“南京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联合中心”,与美国、法国、德国有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合建的“南京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医学合作研究中心”,与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合建的“中法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中心”,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中德法学研究所”,与法国航天局等合作的“中法合作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研究中心”等。
南京大学还积极实践“走出去”的战略。去年年底,学校在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成立孔子学院,这也是从2007年1月以来,继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美国爱默里大学孔子学院后的第五所。同时,学校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也正在实施中,这些合作大学大都是全球200强名校。南京大学的办学实力和美誉度也通过孔子学院向全世界展示。
南京大学怎么样?
先占个坑,我心目中最好的国内大学之一!
南京大学、中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哪个更适合读数学?
作为“大学活地图”,缪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是驾轻就熟。
三所大学各有所长,基础理学都是国内顶尖,如何取舍要看你对于未来的规划。
下面就地域、学科、未来发展倾向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地域
南京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本科生大多数在仙林校区就读,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城区的东北方向,周边配套设施完善,附近高教资源丰富,距离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都不远。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的GDP稳超万亿,在国内的二线城市中算得上比较出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四个校区其实都集中在一起,地理位置在合肥市城区,周边生活很方便。合肥市在高校建设方面也不断有新举措,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准备在合肥兴建新校区。合肥市的经济水平在逐渐走高,GDP已逾7000亿,全省的资源集中建设,使得他在省内的地位无可撼动,但是比起北京市和南京市,则差距明显。
中国科学院大学位于北京,本科生曾经都是在玉泉路校区就读的(西三环、四环之间),但未来的本科教育要都搬到雁栖湖校区了。雁西湖校区号称北京最美校区,有山有水有河流,但是地理位置却位于怀柔北面(从天安门开车过去2个小时),周边没什么配套设施。北京的地域优势就不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二、学科
1、双一流评选结果
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顺利入选双一流建设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仅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在双一流学科的入选结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入选,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数学并未入选。
缪老师屡次强调过,双一流代表未来,不代表目前的学科实力和过去的积累,这里有必要再次重申。
2、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因为本科教育开设年限不长,所以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但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托中科院的优势资源,在第一年开办本科时候就开设了数学专业,在师资上面是绝对可以与前两者抗衡的。
着重提醒一点,国重学科代表着过去的历史积累。
3、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看过了未来,讲到了过去,我们审视一下当今。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我们发现在数学学科上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A档
南京大学位列A-档
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A+(科研院所)
三、未来发展倾向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隶属与中科院,两所大学的魂都是科研,所以有志于科研的同学选择这两所大学是没错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开设本科生之后,保研率实在是谈不上高,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国率相当高的大学,他的计算机学科(计算机与数学是切不断的两个学科)也是相当强大。一半的本科生选择出国深造,尤其是去美国。
南京大学,开设的学科门类更广,更综合的一所大学,招生人数也多,这都是他的优势,在这里你能接触的人更加多种多样。
如果本科毕业准备就业,北京和南京的就业机会好于合肥,当然也要考虑南大、中科大拥有双一流大学、985工程的标签。
本文由缪登峰老师原创,所有图片亲手拍摄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仿冒必究。
我是大学活地图,我为自己代言。
你们觉得南京大学怎么样?
目前全国第三确实不可能,但是大家都应该了解南大的辉煌历史,南京大学,唯一一个获得过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实力雄厚、享誉世界! 南京大学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中国的第一大学,我一直都不太相信。可是看了下面一段数据后,你会发现外国人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1948年,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在全世界大学排名进入了前50名!比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更强。也只有今年,国内清华才进了前50名!非常可惜的是,1954年,教育部把这所世界级的著名大学化整为零了。南京大学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大学,中国第一学府。“西南联大(包括现在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和“中央大学”比,都差了一截。
要是保留到现在,绝对是世界顶尖大学!以下是南京大学的家谱 :
1 文,理--南京大学 (2009全国排名第五)
2 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2009全国排名第二十,工科排名第九)
3 水利学院--河海大学 (水利专业实力超群)
4 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5 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师范类排名第五)
6 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2009全国农学第二)
7 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8 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9 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 (财经类大学排名第一)
10 航空学院--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
11 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类第一,全部医科类排名第二)
12 食品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大学--江南大学 (无锡)(食品专业全国第一)
13 农业机械学院--江苏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镇江)
14 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
15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16 金陵大学影音部---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
17 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 (2009全国医学排名第二)
18 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19 国立音乐学院--现中央音乐学院
1956年,北大北师大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不是重点大学。1960年,连合肥工业大学等60所高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依然不是重点大学。直到1978年,这所大学才成为80余所重点大学之一。
和其他名校相比,很少人知道这是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南大陆陆续续被分成了19所高校。一所大学被分成十九所大学,而且其中有不少也是现在所谓的“名校”——南大默默忍受;多少优秀的教授被各种政治的原因调去其他御用的高校——南大默默忍受;国家不重视,资金不支持——南大默默忍受。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句话写在南京大学的校园里,也写在南京大学所有人的心里。 南京大学从来都很安静。没有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没有街头巷尾的阿谀追捧,南京大学渐渐地淡离了人们关注的视线。甚至,人们不知道“南京大学”为何物,更多的是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名校。
现在的南大早已不复当年的声誉,但是南大学子依然会坚守校训,拼搏向上!
考研考南京大学难吗?
看了楼上的回答,普遍反应难,正如生活遇到现实苦不苦?
当然苦,说苦的多如牦牛;不说苦的,敢问有没有?
这或许某种侧面也反应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之一
回到你的问题上,
你的问题期待的当并非大家一致告诉你:难,真的好难吧?!
我觉得你应该侧重在如何考上南大研究生吧?
笔者虽没读过南大博士,但在我们学校研究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着非985、211普通本科的学生。当然笔者并不否认目前门槛是越来越高,很多都是推免或985、211推免生,但又个小群体叫例外。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以考研闻名全国的学校——山东曲阜师范学院,高达90%的考研率,试问他们都是普通二本的学生,怎么一个一个考试北大、清华、武大、华科、南大的研究生呢?
无论哪所二本高校,笔者观察如何进入985、211途径有以下三个:
1、直接去旁听所考院系老师的课,直接请教问题,这是所有老师(学历背景歧视除外)都很乐意做的一件事情,我们所里面年年都有华师的学生来听课,最后他就顺利考进来成你师弟了。
这样成功的例子很多,其次直接去听课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届时刚考进来的研究生,第一首经验直接到手。
【备注】:贵在坚持,很重要!!!
2、将自己的考研的笔试成绩考高点,没有那个学校看见优秀的人才不会要,更没有听说过那个学校院系将考研笔试前三名给刷了去
3、综合成绩一般的情况,你要有一个拿的出手技能,比如你是羽毛球很厉害拿了校赛冠军,你钢琴厉害十级,找工作也一样,实力旗鼓相当,你要有一个很优秀的点供别人需要,刚好这个点别人有,你有!
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哪个强?
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哪个厉害,平心而论,南京大学要厉害一些,但是差距不大,基本上是一个水准线上的。
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同时为民国四大名校,只不过南京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在当时有教授200名左右,排名世界前50,亚洲第一,比当时的武汉大学还是要强上一些,因为中央大学毕竟是国民政府的中央学府嘛,当时即使是清华、北大、南开合并的西南联大,也只能说能与其平分秋色。南京大学是中国科学社和“学衡派”的发源地,在当时影响极大,号称东南人文渊薮,就底蕴来讲也强于武汉大学。
1952年院校调整,南京大学分出了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但精华尤存,南大依然保留了中央大学的文理科。南京大学一直坚持不合并,在所有的高校中都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存在,就像中国人民大学一样。
武汉大学则在合并中收获巨大,称为合并成功的典型案例。武大在合并的浪潮中痛失合并同济医学院的机会以后合并掉了湖北医科大学,虽然湖北医科大也很强,但是和同济医科大比差距太大,还好,武大合并其它两个学校都在各自的行业里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尤其是武水,实力强劲当时是中国水利电力行业专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合并后的武大也在各大排行榜稳居前十,要不是武大并入这三校,现在只能剩下一大堆冷门专业不知道拿什么和同城的华科抗衡。就学科的精尖度上武汉大学可以说和南京大学评分秋色,只是区位优势不及南京,所以在生源上也会略差一些,但都是很好的学校。
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哪家强?
其实各有各的优势,当然也各有弱点。总体来说,浙大的优势更多,更为突出一些。如果从学科的覆盖面来说,那么浙大是全国学科覆盖面最广的,南大要差一些。从培养模式上说,浙大的培养模式更为先进,并着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倡学科交叉;南大更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因而学风较好,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从历史文化上,浙大比南大久上那么几年,但更重要的是浙大的求是文化是南大所不能比的。西迁办学更是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高校可以做到的,这是求是学子最为骄傲的历史。硬件设施上,那差距就实在是太大了, 以那浙大紫金港和南大浦口对比、浙大玉泉和南大鼓楼对比,两校学生应该都深有体会。工科、医药、管理、农学等,这些不用比了,南大要比浙大差得远。文科则是南大要比浙大强的多,虽然浙大有个金庸。
大家都知道南大理科好,其实浙大理科也不弱,尤其是丘成桐带头的数学。南大理科仅次于北大,而浙大仅次于南北二大。学生的成就、方向不同。浙大有很多校友是各大公司总裁(移动、联通、中石化、颐高等),还有不少著名创业人士(史玉柱等),南大的校友更多的是国内外的教授。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成长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截至2014年9月,浙江大学共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230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43万余册,并有7家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678人,硕士研究生13949人,博士研究生9084人,本科生23633人。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本科专业1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追溯学脉古为源自三国吴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变迁,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南京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高校。[2-6] 截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28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31304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
南京大学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南京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的美誉。
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相比哪个更好?
可怜的南大,已经沦落到什么地步了,什么学校都想和你比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