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模特
中老年能否进行力量锻炼?老年人力量训练的误区就个人经验而言,我们身边的老年人对力量锻炼的态度似乎走了两个极端。在大多数老年朋友的印象里,提到力量锻炼,就意味着健身房里的
中老年能否进行力量锻炼?
老年人力量训练的误区
就个人经验而言,我们身边的老年人对力量锻炼的态度似乎走了两个极端。
在大多数老年朋友的印象里,提到力量锻炼,就意味着健身房里的大杠铃,看着就心生恐惧,因此,他们平时只做健步走、慢跑、自行车这些有氧锻炼,从来不做力量锻炼。
而有一些老年朋友(基本都是男性),虽然年华不再,但是“人老心不老”,不但坚持力量锻炼,而且在锻炼安排上丝毫不输给年轻人,引体向上、深蹲、卧推,重量负荷一点也不示弱,身边的小伙子上多重的杠铃,咱也上多重的杠铃。我们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很多这样的健身明星,虽然是已经退休,但是衣服一脱,身上的肌肉棱角分明,宛若健美运动员的外形。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有不对的地方。
提醒一:老年人也要进行力量练习
第一种做法,完全避开了力量锻炼,要知道,肌肉力量在老年运动能力中是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的。放弃力量锻炼实为不智。
首先:肌肉力量对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行锻炼时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力量的缺失,关于这一点,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经达成了共识:如果做好臀部、大腿的力量锻炼,跑步时就不容易出现膝盖疼痛;做好背肌、肩部的力量锻炼,游泳时的肩痛就会得到控制;做好腰背肌肉的力量锻炼,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运动锻炼中腰痛的出现。
其次:力量锻炼,尤其是躯干和下肢的力量锻炼,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密度。随着年龄老去,我们身体里面的骨质会逐渐流失,骨头越来越脆,骨折的风险越来越大——年轻人骨头结实,跌个跟头,爬起来拍拍屁股就没事了,可是老年人骨头脆,同样跌个跟头可能就骨折了。而重量负荷的刺激就能防止或延缓骨质的流失,这么说吧,在强健筋骨方面,肌肉力量的锻炼比天天喝骨头汤都管用。
提醒二: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第二种做法呢?看上去很好,老当益壮,在健身锻炼上不输给年轻人。前面说到,我们在百度上能搜索到很多这样的健身明星。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同一个页面上,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失败例子:有些老年人运动锻炼安排不当,导致运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面对这种矛盾的结果,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
从客观上讲,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是逐渐衰退的,尽管保持锻炼可以不同程度地延缓这些过程,甚至有些素质还可以好于那些年轻但是不运动的“宅男”,但是如果选取同样参与锻炼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心肺功能、骨骼的强度、关节的功能、肌肉肌腱的柔韧性、身体协调能力等各方面,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一些接近身体极限的大负荷训练,比如大重量的杠铃训练,经常运动的年轻人是可以完成的,但对老年人而言,还是比较危险的,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老年朋友,我们也不推荐这些运动。还有一些虽然在群众中比较普及,但是对老年人而言难度比较大的运动,像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这些锻炼方式看似简单,但是对身体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这些运动我们还是建议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指导下进行。
有些老年人或许会有不同意见:我几十年来一直做引体向上,从来没感觉到有问题啊。没错,有些老年人过了80岁,还可以轻松完成引体向上,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样的例子,就认为可以针对所有的老年人普及、推荐引体向上这种运动。毕竟每个人的身高、臂长、体重都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对一名体重130斤、手臂较短的老人,和另一名体重180斤、手臂较长的老人来说,引体向上的难度相差极大。另外,类似的大力量动作,发力的瞬间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脉管系统的要求相当高,事实上,我们了解到的老年人力量锻炼导致的疾病中,心脑血管意外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我们还是要强调,老年人选择这些锻炼方式之前。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如果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朋友,还是不要选择这些锻炼方式了。
适合老年人的力量锻炼
很多朋友要问了:你说力量锻炼对老年人而言是有益的、必要的,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力量锻炼方法又不合适,那你说怎么办?其实,有很多既有效、又安全的力量锻炼的方法,但是在介绍力量锻炼方法之前,我们不妨关注一下“运动锻炼的目的”。
所有的运动锻炼,都会有目的,也都应该有目的。足球,篮球,田径,游泳,各个项目的职业运动员的目的是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奖牌和名次,健美选手的目的是拥有耀眼的肌肉体积和肌肉线条,青少年运动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成年人运动锻炼的目的,一是促进肌肉力量、运动功能,来应对生活、工作对体力的要求;二是维持身体代谢的水平,保持旺盛的精力,防止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出现。
至于老年人,我们认为,运动锻炼的目的是降低慢性疾病和意外损伤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去挑战身体极限,另外,也不用面对繁重的工作和重体力劳动。因此我们认为,对老年人而言,负荷太大、挑战太高的力量锻炼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推荐的锻炼主要内容还是慢跑、游泳、健步走等有氧锻炼(这些锻炼可以降低慢性病的风险);然后加上腰背、下肢的力量锻炼(这些锻炼可以防止运动损伤和生活中的意外损伤);再加一些平衡稳定练习(这可以有效防止意外跌倒)。
我下面介绍的就是对老年人比较适合的腰背、下肢的力量训练。
腰背力量训练:
1
俯桥:又叫平板支撑,身体挺直,用两个胳膊肘和脚尖支撑身体。保持不动,从30秒开始,循序渐进到2分钟。
如果感觉难度太大,可以先从下面图示的简单版本开始:胳膊肘和膝盖支撑。
2
侧桥:身体挺直,用一边的小臂和脚侧向支撑,保持不动,从15秒开始,循序渐进到1分钟。
如果感觉难度太大,可以先从下面图示的简单版本开始:用一侧小臂和膝盖支撑。
3
仰桥:躯干和大腿成一条直线,膝盖弯曲,用脚跟和肩部支撑身体,保持不动,从30秒开始,循序渐进到2分钟。
下肢力量训练:
1
靠墙静蹲:背靠墙壁,大腿平行地面,小腿垂直地面,保持不动,从30秒开始,循序渐进到2分钟。
如果感觉难度太大,可以将身体适当上移,但应保持小腿与地面垂直。
2
弓步下蹲:身体站直,一只脚向前跨出一步,下蹲成下图的姿势,然后收脚站回来。两脚交替,各做10-15次。弓步下蹲时膝盖不能往内扣,腰背要挺直,目视前方。如果觉得太容易,双手可以提一些重物:从矿泉水、花生油到哑铃都可以。
以上这些力量锻炼推荐每天做一次,每次5个动作各重复3组。要说明的是,腰背和下肢的力量锻炼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之所以选取这几种方法,原因是安全、容易完成。
中老年男性吃人参有什么益处?
人参属于补气药,野生的人参叫“野山参”,人工栽培的叫“园参”,现在多为人工栽培的,人参挖出来洗净干燥后叫“生晒参”,人工蒸制干燥叫“红参”,人参的植物根叫“参须”。
生晒参药性相对平和,可以用于气阴不足;红参药性偏温,用于气虚阳脱。
正宗的人参有一定的香气,味微苦,甘,性微温,归肺、脾、心、肾经。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应用:1.人参可用于气虚欲脱证,如气虚大汗、大吐、大泄、大病、久病等。2.治疗脾肺心肾气虚证,治疗脾虚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治疗肺气虚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弱,心虚的失眠多梦,健忘,肾虚的阳痿等。
总的来说,人参是补药,如果自己体质确实是气虚之证是可以使用的,使用人参的时候不要吃萝卜,人参补气,萝卜顺气。吃人参期间吃萝卜等于白补。另外不要和中药藜芦一块使用,十八反十九畏中有,诸参辛芍叛藜芦之说。
如果自己体质并没有气虚的表现,建议还是不要用,中医自古就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之说。意思是,不一定补药就是好的,需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
为什么中老年得心血管病成为一种“时尚”?
谢谢邀请。
我要说的是心血管病不是中老年人的时尚,而是中老年人的一种无奈。过去我们内蒙有一句话:“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意思是说,饱饱的吃一顿莜面能一口气走三十里地。饱饱的吃一顿糕能走四十里地,而荞面吃的再饱,免强走二十里就会觉的腰都快饿断了。这也就说明,过去想吃饱饭就要干重体力活,那时又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出门就得靠两条腿步行走。所以过去大部分人是不会得心血管病,只有财主有钱人才可能得这种病,因此这种病也就被称之为“富贵病"。
但今天的人们在吃的方面都赶上了过去的财主。不能说鸡鸭鱼肉随便吃吧,但鸡腿、鸡架子三五块钱一斤,就连穷人也都吃得起,而劳动强度则不如原来的一半,现在还有谁去四五十里的步行走路?
现在的中老年人跳跳广场舞、练练太极拳就以为是运动了,可和过去凭体力讨生活差太远了。旧社会又没有六十岁退休的规定,你只要还干得动活,你就一直要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你说你吃的比过去的中老年人好,运动又比过去的中老年人少,-富贵病不找你找谁?
所以我劝大家不但要增加每天的活动量,而且还要向兔子学习,芹菜萝卜、野菜什么的,兔子爱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就有可能让心血管病远离我们。
中老年怎样生活才会幸福快乐?
老年人自己找自己的爱好,找属于自己的 精神寄托,我也是老年人队伍中的一员,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快乐,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我的一棵心就放在一件事上,其它什么事也不用管,不为赚钱只是寄托,只有这样老年的生活才是最幸福快乐的。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希望我们这一代的老年人们过的幸福。也希望我们这一代的老年人们过的快乐!快乐需要每个人放正心态。祝所有老年人们!夕阳无限美好!谢谢邀请!
为什么中老年女士喜欢养宠物狗?
我们节目组拍摄过一个刘阿姨,她养了一只挺可爱的泰迪叫多多。
多多很聪明,会翻牌,算数、按铃、找球等等等等。
当然,刘阿姨会带着多多参加各种比赛,拿了很多很多奖。家里也是摆满了狗狗的照片和玩具。曾经爱好摄影,爱去西藏的阿姨现在基本上都是围着狗狗转。
可以看出来她为了这只狗狗付出了很多心血。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阿姨的孩子已经毕业独自工作,儿女不在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一个人难免会无聊孤独。一只活泼机灵的狗狗的出现的,给刘阿姨带来了无数欢乐。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养狗狗的原因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了个情感寄托。如果一个人在家,无聊,除了吃饭睡觉,大多是没有什么可以做了。另外狗狗的每天早晚都是需要去遛的,遛狗狗的同时,还能出去走走,见见狗友,聊聊天,说说话。
对长期在外的子女来说,有只狗在父母身边,代替自己陪伴他们,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子女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加在父母的身上,有些父母连孙子孙女都不愿意带,更别说养狗了,而这些子女非要往父母家丢一只狗让他们去养,养狗除了遛,还要喂食,洗澡和打扫卫生,如果不是真的喜欢,强行扔给父母一个他们不喜欢的狗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尊重父母,如果他们不想养就随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爱好,跳跳广场舞,唱唱歌。如果他们愿意花费心力去养狗狗,给他们准备一只小可爱也是很不错的。
中老年丧偶再婚,有选择吗?
中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碰到合适的可以再婚,至于过了60岁以后,除非你遇到一个极有缘份的人考虑再婚,一般的情况下不考虑此事,只考虑自身的健康,调正心态找点喜欢干的事干干,想出去玩约几个合的来人为伴走一走。老年再婚牵扯两个家庭子女许多事,稍处理不好,弄得生气又伤身,何必呢?
中老年退行性关节炎如何有效缓解?
退行性骨关节炎是力学、生物因素造成的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的正常老化退变与合成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骨关节炎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关节炎多是退行性变,通常是多个关节都发病,而继发性骨关节炎是由于力学结构紊乱,关节面匹配不良,感染、骨折等因素累及的单个关节。
题主所讲的退行性骨关节炎就应该属于原发性的骨关节炎,其中膝关节最为多见,多发于超过50岁(也就是中老年群体),且身材较为肥胖的人群,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痛,如何进行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方案。
保守治疗
绝大部分初次发病的患者均可采用保守治疗,得以缓解。
1.生活方式改变 有研究证明:肥胖是此类疾病已知的高危因素之一,有效的减肥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2.矫形器 目前有一些市售的膝关节外用支具(矫形器),可以有效减轻膝关节内侧压力,纠正下肢力线,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
3.药物治疗 比较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目前公认的一线止痛药物;氨基葡萄糖以及软骨素多项研究表明无明显作用,但部分临床患者反馈有一定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也是临床治疗膝关节炎重要的手段之一,效果确切。
手术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关节镜下清理术、骨软骨或软骨细胞移植术、胫骨高位截骨术、腓骨近端截骨术、股骨远端截骨术、关节成形术、关节融合术、以及膝关节置换术。
1.关节镜下清理术 与传统开放手术想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各级医院均已开展,属于微创手术范畴。
2.腓骨近端截骨术 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技术,是保膝手术的一种术式,具有创伤小、远期效果好等特点,正在被国际同行所认可。
3.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此项技术为骨性关节炎的终极手术,需要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比较成熟。
我是奋战在临床一线的骨科牛大夫,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与医者为伍,与健康同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