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梁羽生小说

梁羽生写得最好的是哪部小说?梁羽生并非名气低,而是名气大,实际影响力不足,作为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并未全部抛弃传统武侠格式来写小说,故小说受众程度远不如金庸、古龙,但

梁羽生写得最好的是哪部小说?

梁羽生并非名气低,而是名气大,实际影响力不足,作为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并未全部抛弃传统武侠格式来写小说,故小说受众程度远不如金庸、古龙,但以武侠作家的影响力和名气而论梁羽生确实很高。

个人所读过又认为最好的梁羽生小说非扛鼎之作《萍踪侠影》莫属,这部小说连载时已是金庸《射雕英雄传》连载的末期,两部小说各自奠定两位武侠名家对英雄的看法。当时跟《射雕英雄传》火拼连载的是张梦还的《沉剑飞龙记》,战况之激烈被称为【雕龙之战】,现今已经很少人知道有一位张梦还曾跟金庸齐名。

《萍踪侠影》主角张丹枫和《射雕》的郭靖同是在蒙古长大,受蒙古恩人赐,却在民族大义前选择汉家立场。张丹枫兼塞外之豪气与江南之灵秀,书生意气却不迂腐,是梁羽生小说最具代表性人物。

如果说《射雕》写的是岳飞的精神,那么《萍踪》写的则是于谦的精神,这两位民族英雄历来齐名,不难看出当时梁羽生和金庸的英雄观是殊途同归。

《萍踪侠影》五次改编为电视剧,85版饰演主角张丹枫和云蕾的刘松仁、米雪后来在01版《倚天屠龙记》里又客串了张翠山和殷素素,接着又在2010版《萍踪侠影》里分别饰演主角的两位师傅,是一个有趣的彩蛋。


继而要举荐的是梁羽生另一本著名小说《白发魔女传》,这部小说较为着重于言情,内在蕴藏了严重的斗争意志,主角练霓裳敢于追求真情,敢于对抗社会俗礼,由始至终保持独立女性的意志,可被视作一部张扬女权的小说,文学价值相当的高。

较为适合拿来比较的是古龙的《风云第一刀》,李寻欢以一刀震慑少林,练霓裳凭一剑杀上武当。练霓裳在武学的道路上亦未曾服输,自创南天山派跟北天下派抗衡。

两人同样身负情伤,李寻欢却是一生被心中枷锁束缚,拿得起放不下。练霓裳虽为情所困,但一生敢跟自己的命运做斗争,她那反抗时代的精神证明了内心不会被束缚。

但是李寻欢和练霓裳对于命运的态度,都存在有一种英雄史诗的凄美,或是说两人都是自虐狂。

《白发魔女传》是《七剑下天山》的前传,因改编为影视作品不计其数,名气还在《萍踪侠影》、《七剑》之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张国荣和林青霞出演的电影《白发魔女传》。

有个彩蛋就是专职饰演天下第一高手的老戏骨鲍方在蔡少芬、林青霞版都出演过天下第一高手紫阳真人,同时他还在吕颂贤版《笑傲》饰演风清扬,陈浩民版《天龙》饰演扫地僧,梁朝伟版《倚天》饰演张三丰,陈小春版《鹿鼎》饰演洪教主。


最后举荐的是《绝塞传烽录》和《弹指惊雷》,两部小说为上下集。讲述一位姓杨的男孩性格偏激狂妄,为人机智灵敏、亦正亦邪,他父亲是投靠异族朝廷的卑鄙小人。杨兄弟一直认为自己父亲是一位英雄,他疑心杀害父亲的凶手是一位抗击外族的大侠,曾想刺杀那位大侠,结果那位大侠成为他最敬重的人物之一。

杨兄弟被送往天下第一名门大派为徒,却跟师门不和成为叛徒,转拜一位姓龙的师傅。他从小无亲无故,对他最好的是义父和陪伴自己长大的一位姐姐,他跟那位姐姐赤身露体之时被师门长辈看到。杨兄弟和他心仪的姐姐都认识一位白驼山的魔头,两人有七年之约,如果七年后杨兄弟还不变心,那位姐姐就会跟他再见面。

杨兄弟精通以下几种武功:扫叶掌、落英掌、龙象功、弹指神通.........

这部小说莫名其妙的有许多细节跟《神雕侠侣》相似,不过是截然不同的故事。只是主角杨兄弟性格偏激孤傲,敢爱敢恨,从中引发的故事很有趣,梁羽生大多数角色都是书生意气,像杨兄弟这般角色很少见,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可见梁羽生并非不能剑走偏锋,而是不为。做为梁羽生末期作品,大概也是想做不同尝试。

整部小说都是彩蛋,因为读的时候总能发现跟《神雕侠侣》有似曾相似的感觉。

这套小说没有被改编为影视剧,倒是郭羡妮和陈龙饰演过前传《游剑江湖》,主角在剧中已出场,是个婴儿。

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个人,谁的武侠小说成就更高?

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位大侠可谓我国现代武侠小说三大宗师,可以说现在很多由小说改编的古装影视剧满屏故事情节都是源于这三位大侠,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位大侠都有哪些知名作品。

金庸:首先最知名的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还有《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碧血剑》、《雪山飞狐》、《越女剑》、《鸳鸯刀》等;

古龙:这位大侠的作品说起来品类就很多了,篇幅最大的武侠小说《绝代双骄》、《武林外史》,四大系列《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三小系列《萧十一郎》、《江湖人》、《三少爷的剑》,还有《大武侠时代》、《天涯明月刀》、《陆小凤传奇》,影视剧作品《楚留香传奇》、《浣花洗剑录》等


梁羽生: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还有《江湖三峡女》、《冰川天女传》、《冰魄寒光剑》、《大唐游侠传》、《折戟沉沙录》等等,这位大侠的书名好偏向于5个字噢,他还有很多4个字名字的书,不一一列举了。

这么一看几乎伴随我们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古装影视剧都是这三位大侠的作品,三位大侠对于武侠各有建树:金庸,原名查良镛,“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古龙,原名熊耀华,武侠小说泰斗级人物;梁羽生,原名陈文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个人更喜欢看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的故事,至于这三位大侠谁的成就更高,实在不是晚辈能够评说的啊。

梁羽生名著小说系列有几部?

梁羽生系列经作者授权,由海天出版社及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合作出版,读者如发现任何盗印或非法出版行为,请即通知上列出版社。如经核实,当于酬谢!梁羽生系列1龙虎斗京华、2草莽龙蛇传、3白发魔发传、4塞外奇侠传、5七剑下天山、6江湖三女侠、7还剑奇情录、8萍踪侠影录、9散花女侠、10联剑风云录、11冰魄寒光剑、12冰川天女传、13云海玉弓缘、14侠骨丹心、15风雷震九州、16冰河洗剑录、17女帝奇英传、18大唐游侠传、19龙凤宝钗缘、20慧剑心魔、21飞凤潜龙、22狂侠天骄魔女、23鸣镝风云录、24广陵剑、25风云雷电、26瀚海雄风、27游剑江湖、28牧野流星、29弹指惊雷、30绝塞传烽录、31剑网尘丝、32幻剑灵旗。本系列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己全部付印至一九九三年五月全部出齐。海天出版社(深圳),天地图书公司(香港)联合出版。粤新登字10号。

梁羽生小说侠骨丹心中,谁武功最高?

江海天一般用力不到3成内功的???风雷震九洲中 江海天和上官泰打过,开始表面上江海天之占了一点优势。 后来才知道上官泰不如杨钲,而杨钲远不如竺尚父。 而江海天如果手下不留情可以一掌击毙或者重伤竺尚父加锺展。 这个算术你会算吗?

江海天 谦虚仁厚,都是只出一点内功的。(除了和他师傅切磋)。叶冲霄差的远,叶冲霄也就是和竺尚父 公孙宏 差不多。

还有唐努珠穆不是叶冲霄 ,唐努珠穆远在 叶冲霄 竺尚父 公孙宏之上,即使冰河洗剑录时候的唐努珠穆也和叶冲霄 竺尚父 公孙宏差不了多少了。

叶冲霄 竺尚父 公孙宏(侠骨丹心中)的武功相当于 冰河洗剑录结束时的江海天水平。唐努珠穆和竺尚父切磋是明显手下留情了。 上官泰也想和公孙宏比??笑死人了,上官泰不如当时的金琢流,史白都比金琢流厉害,受伤的公孙宏可以随便击败史白都。 怎么比?? 3个上官泰或者可以打赢公孙宏。

侠骨丹心中的武功 金世遗 江海天(谷之华不算) 唐努珠穆 谷中莲 唐经天 (飞鱼岛主 东海散人 叶冲霄 竺尚父 公孙宏 钟展 同级别)最下来 小文岛主 (练成邪三象神功时)

史白都 帅孟雄 金琢流 (侠骨丹心中) 扶桑七子。。。等 和他们差不多的有好几个,就不一一说了。

扶桑七子战胜金世遗,其实只是梁老要表示金世遗还是人,不是神。 实际上按扶桑七子的武功,江海天几个劈空掌就可以消灭他们。(小文岛主的武功还在扶桑七子之上,后来又练成邪三象神功。再加上天魔解体大法,都被江海天一个弹指神通弹飞宝剑。他一掌击中江海天,自己的武功被废了)


飞鱼岛主 东海散人 叶冲霄 竺尚父 公孙宏 钟展 成邪三象神功加天魔解体大法的小文岛主都可以单条三个扶桑七子以上。

而江海天打 以上几人玩一样。。。 杨钲的武功和扶桑七子的前几名差不多,被江海天一击劈空掌重伤。

怎么看待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神同步”问题?

古龙本人早已解答这个问题,以下摘自《天涯明月刀》书序:

就因为武侠小说已经写得太多,读者们也看得太多,所以有很多读者看了一部书的前两本,就已经可以预测到结局。

最妙的是,越是奇诡的故事,读者越能猜到结局。

因为同样“奇诡”的故事已被写过无数次了。易容、毒药、诈死,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头”——这些圈套都已很难令读者上钩。

所以情节的诡奇变化,已不能再算是武侠小说中最大的吸引力。

但人性中的冲突却是永远有吸引力的。

武侠小说中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惑情。

写《包法利夫人》的大文豪福楼拜尔曾经夸下句海口,他说:“十九世纪后将再无小说。”

因为他认为所有的故事情节,所有的情感变化,都已被十九世纪的那些伟大的作家写尽了。

可是他错了。

他忽略了一点!

纵然是同样的故事情节,你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写出来的小说就是完全不同的。

人类的观念和看法,本就在永不停地改变!随着时代改变!

武侠小说写的虽然是古代的事,也未尝不可注入作者自己新的观念。

因为小说本就是虚构的!

写小说不是写历史传记。写小说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读者,感动读者。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非常认同古龙先生的说法,剧情只是表象,都源于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写的多了难免相似,但是背后的道理和深意确是各不相同的,同样的剧情也能写出不同的故事,不信你看在漫画文化中,超人和龙珠的悟空分明都是从外星来的下等战士,母星毁灭后与老乡战斗保护人类,却各自称为经典;文学名著中,天龙八部的乔峰分明有莎士比亚《英雄叛国记》男主的影子,但是加上特定的时代背景,读来完全是两种深意。

你喜欢金庸还是梁羽生?

金梁古黄,金的作品比梁的作品高出几筹,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整体格局都比梁的水平高,天龙就像北大,笑傲就像清华,射雕三部就像复旦,而梁的云海最多是浙大了。不过只有比较才有最喜欢,世间若无金庸,梁当然是首屈一指了。至于古的多情剑客与同济,浙大等稍可比拟,黄易则是211中的靠前级别了,因此金作品当然是最喜的了!

梁羽生小说和古龙、金庸相比,有什么区别?

金庸小说;一般都是侠义,民族矛盾,恩爱情仇为主线的。

古龙小说;一般都是风流浪子,武功超群,智慧绝伦,悬疑多变。

梁羽生小说;比较注重真实描写,语言也很直白,描写神魔的,有点类似志怪小说。

金庸小说;

首先,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武侠小说在旧中国小说里是文学流派的一个大的分支,它与传统小说一样也是由评话、弹词、说书等演变而来的。在内容方面,与武侠有关联的单四大名著中就牵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并没有多大区别,江湖恩怨、门派斗争、武林纷争、男女爱恨、兄弟情义照例还是新派武侠常用的模式和显扬的主题,它的复杂变化反映在小说的思想上。

其次,金庸小说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金庸在行文时很会玩“花样”,像元好问的《摸鱼儿》、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都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

再次,金庸小说潜移默化的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

金庸语言不仅借助白描和心理刻画,还常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修饰手法。他们或是成为一种意义或思维的化身,或是成为小说重要情节或线索充实小说内容,或是与叙事角度和评点相结合,不但为金庸小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也为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活力。

金庸懂得挖掘现实,更懂得挖掘远离现实生活的“真实”(人的情感、性格、道德、信仰等)。然而,梦回江湖后,在金庸用小说特有的形式和语言引领读者想象并把握历史的脉搏的同时,理想却只能一点一滴地积淀现实,因为理想只能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引导与提升现实,却永远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所以,无论当年多么叱咤风云的金庸小说主人公,最终还是以各种方式离开了江湖这一“母体”。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并防止历史文化语境的印痕和创伤的暴露,充满激情地言说着这个世纪所交托给文人的侠客梦。

古龙小说;

古龙的小说弱化了武功在武侠小说中的功用,表达了对武功武力的限制及使用武力的权限限制与责任担当。 古龙的写作风格一直在变化,他开创了一种武侠的流派。作为一个写作者来看,这是一种突破和追求。古龙早期的作品是结构相对严谨,能首尾呼应,人物情节纵向发展,放得开,收得拢,人物多而不乱,并各具个性。小说注意渲染典型环境的氛围,以情节的变幻来揭示人物个性,代表作《名剑风流》。

古龙中期的作品结构的严谨,场面、人物、情节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架式,总体上气魄宏大。标志着古龙小说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它以悲剧落笔,以喜剧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剧。

古龙晚期作品小说的主题标新立异,结构也较严谨,情节也有起伏,环环紧扣,用性格的表层特征写出了导致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征。人物性格鲜明。

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古龙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心态的新派写法,又兼顾中国传统小说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情节安排;有实写,有虚写;有重笔描摹,有轻笔带过;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对话;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有对氛围的巧妙渲染;有张有弛,有情有味;有峰回路转,有绝处逢生;有悲凉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驰骋想象;层出不穷而叙而不乱,悬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泪下,欲罢不能而回味无穷。古龙的话:“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他打破了以往武侠以段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按古龙自己的说法:“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确实,古龙作品里尽管短句很多,但是文字的优美依然亮丽。古龙的作品永远在弘扬真、善、美,在他的笔下,无论如何凄厉的故事都能让人感觉出一丝淡淡的温暖。对人性的了悟以及在这了悟后的宽恕,是古龙所要表达的主题。

梁羽生小说;

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梁羽生的诗词水平如何?

评价梁羽生的诗词,要看放在哪个体系内评价。

是放在小说中,作为主体文本的配饰评价?还是将这些诗词看作独立文本来评价。


木心说过,《红楼梦》里的诗词像水草,只宜放在水里看, 捞出来就不美了。曹家三代皆有诗名,况且如此,更不要说梁羽生作为当代小说作者,对旧体诗已隔了一层。

我们不妨举几首梁羽生的作品,看一些格律用韵等基本功:

《七绝三首》
年代: 当代 作者: 梁羽生
传家愧我无珠宝,剑匣诗囊珍重存。但愿人间留侠气,不教狐鼠敢相侵。
百战归来酒尚温,繁霜侵鬓转消沉。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
廿年湖海飘蓬后,冷落梅花北国春。荷包空绣鸳鸯字,绿叶成阴对旧人。

这三首不是小说配诗,属于作者自由发挥,按说应该能反映其真实水平。首先三首诗的平仄都没有问题,可见梁羽生还是有旧诗基础的。不过第一首的「存」第二首的「温」都押了了临韵「十三元」,这就不太严谨了。说明他虽然有一定的旧诗功底,但对诗词创作的并不十分着意,从小说以外诗词创作的数量上也能体现这一点。


再举一首他颇有名的词:

《八声甘州 杨云聪》
年代: 当代 作者: 梁羽生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这首词作为一首小说配词,整体写得是不错的,特别是上片,既有侠情又有诗情。而下片开始蹈袭前人成句如「谁留楚佩,弄影中州」、「俯仰古今愁」,显示出笔力不济,难以成篇。


总之,梁羽生在当代武侠小说作者中,确实算诗词高手。新派武侠以后,武侠小说作者群的普遍年龄都不高,大多没有传统旧学基础,对诗词创作,难入格律门槛,可以忽略不计。老一辈名家中,金庸是有旧诗基础的,但金庸知道诗词殊非己长,所以只在小说必要的地方,略作点染,并不刻意插入诗词。而古龙是明确可知不通旧诗的。

倘若把梁羽生的诗词拿出小说,当成独立的诗词作品去评价。那梁先生的诗词可能仅是基础水平,也就是古代所谓「乡秀才」水平——能押韵,通格律,属对差可,略见才情,仅此而已。但话说回来,为什么要拿出来看呢,它们本身就仅仅是小说配诗。

梁羽生小说里面的暗器排行应该怎样排行?

天山神芒!

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黄易的小说,各有什么风格?

金庸作品:大气磅礴,历史与虚构完美结合,真假难辨,人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文风朴实,让我们理解何谓“侠之大者”。大师手笔。堪称经典。

古龙作品:独创一格,故事情节离奇多变,江湖浪子的心声。

梁羽生作品:传统文化深厚,正邪不两立,娓娓道来自有风趣。

温瑞安作品:前中期深受金古影响,出手不凡,文笔出色,引人入胜。后期文风求变,弄巧成拙成败笔。

黄易作品:天马行空,穿越剧鼻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