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妈旅行感动
有人和我一样想到父母在慢慢变老就感觉很难过吗?一、从你出生我最怕的事情就是把你弄丢新一期《妈妈是超人》里,霍思燕为了测试嗯哼如果找不到妈妈怎么办,她假装走丢,暗中观察嗯
有人和我一样想到父母在慢慢变老就感觉很难过吗?
一、从你出生我最怕的事情就是把你弄丢
新一期《妈妈是超人》里,霍思燕为了测试嗯哼如果找不到妈妈怎么办,她假装走丢,暗中观察嗯哼的表现。
嗯哼发现妈妈不见了,冷静乖巧地找到超市服务人员帮忙,顺利找到妈妈。
霍思燕深情地抱着孩子,哽咽着说:
你知道吗?从你出生,我最怕的事,就是你丢掉。
嗯哼没有哭,作为妈妈的霍思燕却哭了。
孩子是父母永远的软肋,父母总想毫无保留地去保护孩子,可是有时她们却比我们更像孩子。
二、子欲养而亲不待,想想就令人心酸
清明期间,我跟随爸妈回到老家,隔壁家的哥哥也回来了。
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了跳出寒门,努力读书,终于上了好大学,留在了上海,于他来说家乡只有春节,别无他日,能在家待的日子,一年不过三天而已。
扫墓的时候,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在墓前,痛哭流涕:
妈,我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是你最爱的红色。
妈,我在市区买房了,给你留了一间,是你喜欢的‘新中式’。
妈,我现在升职了,有钱了,能给你们更好的生活了。
妈,你看,我终于有出息了,我终于成为了自己和你们想要我成为的人。
妈,我好想你啊!
他说:
自母亲去世后,再没有一件事情让我真正开心起来。即便我什么都有了,我还是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我妈看不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悲痛,想想就令人心酸。
在回家的路上,我紧紧拽住妈妈的手,眼睛有点酸,心里再发紧,妈妈问我:“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我笑着说:“没啥,被风沙迷了眼。”
年少时,在叛逆期我恨过爸妈为什么总是对我严厉,总是提及“别人家的孩子”。
我对已经工作很久后的堂哥吐槽说:“哪天没人管我就好了,日子会变得多么潇洒、自由。”
他叹了一口气说:“以后你就懂了,在父母远去的那一天,你会和原生家庭忽然和解,世上真心对你好的人,不会再有了。”
即使你想对父母道谢及道歉,只可惜爸妈再也听不到了,他们为你好,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他们只想让你有选择的权利,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说:
生和死都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是为了映衬生命的光华。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八年没有回家看望老母,接到老母亲病危的消息,他日夜兼程赶回去,却只见到一副冰冷的棺材。
邻居的老太太告诉他,母亲临终前有两句话告诉他:
第一句:早知道你出去了就不再回来,我真后悔当年让你出去。
第二句:这几年我日夜想着你,这种痛苦,是你无法想象的。
季羡林听完,趴在母亲的棺材上痛哭不止。
后来,他写下散文《永久的悔》:
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父母生前,我们总安慰自己,来日方长,以后再尽孝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此生,见一次就少了一次。
当你开始工作,想着终于可以自己挣钱,好好回报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不在了,这大概世间最遗憾和悔恨终身的事了。
三、长大后,我最怕的事就是你变老
长大后,和妈妈撒娇就变成了一件很矫情的事。
岁月在流逝,我们在长大,父母却在变老。
这周末我回家,看见桌上放着一大杯棕色的水,散发着一股药味,角落里藏着一堆中药。
我问她:“这是什么?”
她回答道:
小事,年纪大了,总有点毛病。胃不太好,有段时间了。昨天去医院做了胃镜,医生说没什么问题。
妈妈越是淡定,我越是难受,看着她为我做饭忙前忙后,我有点自责。
妈妈什么时候病了我都不知道,前几次回来吃饭看她只吃一小口,骗我说在减肥,不想做个“油腻的中年妇女”,原来是早有隐情。
网上有一道亲情计算题:
假如父母还能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回家5天,减去应酬、工作、睡觉等时间,其实,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24小时,而30年的时间,我们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却只有720小时,仅仅是一个月。
后来的周日,我会分一天给她,回家陪她吃一餐饭,约她看一次电影,看《侏罗纪》《唐人街探案》《捉妖记》,我知道如果我不约她,他可能一辈子都舍不得去看,她总给我说,一张票都抵几斤肉了。
我在想,等她退休,我要带她年休时去旅行,带她周游列国,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不是我提,这些旅行都与她无关,我能做的就是带她去体验不同人生,去体验那个年代没有的东西。
就像小时候她牵着我一般,带我去吃从没超过的东西,告诉我,不要去稀罕别人的东西,只要我喜欢,她都会尽最大的能力给我。
离别终将到来,我们都曾被人守护,未来也会被他人守护,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曾拥有过,最深的,最不可取代的感情。
四、孝的四种境界,你在哪一层?
解读“孝”字,你会发现,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寓意为孩子背着老人就是孝。
好好赚钱,用心生活,将时间分一点给父母。
他们要的也不多,或许是一通电话,一个信息。
幸福,永远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孝,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
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有爱才有家,有孝才有顺。”
作家天湖小舟提出孝敬父母的四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孝敬父母之身。
身,是身体。简单来说就是让父母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服。
每年带父母做一次体检,教父母一些养生之道,寄送保养品,都是孝敬父母之身。
第二层境界,孝敬父母之心。
心,是放心、是安心、是欣慰、是欣喜。
兄长和睦,给父母庆祝生日,常和父母谈心,重要节假日陪伴他们。这点大多数人也能做到。
第三层境界,孝敬父母之愿。
愿,是心愿、夙愿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也都会有一些自己当年未能完成的小遗憾。
我们有,我们的父母也有,可是,他们为了帮助我们完成心愿,几乎倾其所有,早把自己的心愿深深地埋藏了起来。哪怕是坐坐飞机、爬爬长城这样的念头。从这层开始,能做到的人开始变少。
第四层境界,孝敬父母之慧。
慧,是智慧、是慧心,是让父母和这个时代一同进步,同频共进。
我们的世界很大,而父母的世界里却只有我们。比如使用智能手机,安装微信,浏览新闻,下载戏曲,带父母看3D电影,这些都是增加父母智慧的方法。
“善事父母为孝”,孝敬父母的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五、谢谢你,成为我的父母
豆瓣有个话题:“有人和我一样想到父母在慢慢变老就感觉很难过吗?”
很多网友评论,深有同感,尤其是在深夜,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想到父母,看看自己,成长的速度赶不上父母变老的速度,就很想痛哭。
然而,痛苦只是暂时的,想完后,一切还是依然,你继续浪,爸妈继续变老。
每到父亲节、母亲节,朋友圈疯狂晒着照片,有人打趣说:“你这么孝顺,你爸妈知道吗?”
很多人还是像完成任务一样,定时给父母买点营养品,寄回去点钱,宽慰了自己。
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一年到头,你能陪伴父母的时间有多长呢?
回想下,你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陪在你身边的是不是父母?
小时候,雪糕的香甜和父亲身上的香皂味,是我童年夏天的记忆;
恋爱时,父亲像个全能的骑士,尽他所能保护着他眼中的公主;
工作后,每次疲惫时,父亲都会陪在我身边。
曾经他们养你长大,如今该你陪他们慢慢变老了,如果时光可逆,我多么希望你们还在我身边。
作家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谈到:
当你无法确定自己现阶段要做什么的时候,那就对父母孝顺,那是唯一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做错的一件事情。
所有的父母开始都想尽一切办法将孩子送走,所有的孩子都去了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忘了回巢,留下年老的父母独守空巢。
找时间,找机会多回去看看吧,就看在他们曾经那么努力将我们送走的份上。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尝试着对父母说:爸妈我爱你,仅此而已,谢谢你,成为我的父母。
作者霁颜酱,图文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特此感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