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小说
《金瓶梅》是怎样一部小说?明朝隆庆年间,有一个人用笔名“兰陵笑笑生”写出了一部巨著——《金瓶梅》。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有文人独立创作的古白话文章回体小说。迄有今为止,人们
《金瓶梅》是怎样一部小说?
明朝隆庆年间,有一个人用笔名“兰陵笑笑生”写出了一部巨著——《金瓶梅》。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有文人独立创作的古白话文章回体小说。迄有今为止,人们只知道作者的笔名,对于他的真名和生活轨迹却是一无所知。这也是文坛上一个大谜团。
《金瓶梅》小说作者为什么如此神秘?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对于他留下的这本巨著,还是可以浅析一番的。
金瓶梅以武松杀嫂的故事引出,通过对西门庆这个人物生平的叙述,为我们揭秘了明朝中晚期的世态人情。同时,此书作者也通过他的作品鞭挞了统治阶级的无耻和官商勾结的腐败罪恶。
《金瓶梅》名字是怎么由来的?说来作者也是很有趣的,直接取用本书中三个女性角色的名字来作为本书的书名。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女人都和主角西门庆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这本书是用日记体的形式写作的。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没落奸商西门庆和本地官府的大小官员串通一气,通过各种手段敛财,为祸一方。西门庆为了满足自己的奢欲,履做不法之事,欺骗兄弟之妻,调弄寡妇,与姘头勾结……虽然恶行连连,西门庆却没有遭到任何报应。
相反西门庆靠山无数,后来更是搭上了当朝宰相蔡京这条门路,成为蔡京的义子,一路青云直上。
这本书是写实的作品,作者也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将明朝的事情嫁接到北宋去。实质上,此书完全反映的是明朝后期民间的阴暗面,官僚和商人勾结,资本力量萌芽,朝政吏治腐败,百姓饱受权贵欺压。
此时可谓是一部神作,论地位,论影响力都完全不输于《红楼梦》。从另一方面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先驱之作。
《金瓶梅》成书之后,无数文人墨客曾经有过续作,比较出名的有《玉娇李》,《隔帘花影》,《金屋梦》等。题主可以看看。
大家对这部书有什么看法?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皇家书殿,咱们一起交流。
金瓶梅是不是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属于世代累积型小说?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就此问题,小神想随言碎语,略谈一二及一点拙劣的看法!
众所周知《金瓶梅》写的是人性伦理道德及男女情感与性欲的交织!从而引爆的各种人际之间的关系与情感纠葛。其作品恰恰写的是一些人,为了自己私利,而做出对纯洁的性爱,也是对人格与尊严的愚弄与践踏的一种状况!
而《水浒传》,《三国演义》则是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行侠丈义,救民于水火,而烧杀抢劫(略)之义举!大义灭亲之行为表现!
两者虽然说作品风格不一,但都是属于战乱纷争及封建思想残留时代的产物,一文一武其思想及影响号召力,也是当时哪个年代人们所需要的,也反映了人们对哪个年代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正是其作品有精髓的内容,意义深远,又附和民众的口味,所以,在民间是代代相传!也正因为这样,伟大的文学作品才得以流芳百世!
你知道小说《金瓶梅》的文学价值是什么吗?
巜金瓶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和《红楼梦》有相似之处。深刻揭露上层社会的浮华堕落和底层民众苦难与无奈。揭示社会动荡的不可调和的深层次矛盾。
小说《金瓶梅》里说的双陆是什么游戏?
“双陆”是个曾经流行又失踪的游戏。那它是怎么玩的呢?
在《金瓶梅》反映的宋朝时期,双陆曾经很流行。那里面说起哪个人多才多艺,一定忘不了说他“会打一手好双陆”。比如说西门庆多才多艺,就说他“学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说孟玉楼心灵手巧,也是用“风流俊俏,百伶百俐,当家立纪,针指女工,双陆棋子,不消说”来形容的。说应伯爵本事多,也是“会踢一腿好气毬,双陆棋子件件皆通”;西门庆家的几个小妾在家无事时,常下双陆棋来解闷。
那么双陆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明代学者谢肇淛写过一本《五杂组》,里面说:“双陆一名握槊,本胡戏也。云胡王有弟一人得罪,将杀之,其弟于狱中为此戏以上,其意言孤则为人击,以讽王也。曰握槊者,象形也。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六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广州双陆,南番、北番之异。《事始》以为陈思王制,不知何据。”
这里既说明了双陆的来历,又点明了双陆的下法。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原来是“胡戏”,也就是从西域传来,古罗马人就爱玩过这种游戏,叫波罗塞戏;二是相传是“陈思王制”,但没有依据,陈思王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植,这是双陆诞生的大概时间。
日本有一部《双陆锦囊钞》的棋书,说明双陆棋是从唐朝时传入的,下法是这样的:
“双陆”者,“双六”也,也就是两个六的意思。其下法是两个人对局,黑白棋子各六个对峙,双方轮流掷骰子,按照骰子的点数走棋,白子从右向左行进,黑子从左向右行进。一方棋子如果正在另一方棋子所走的点上,就被击落,就得重新开始走棋。如果一方的棋子有落脚点,这方需要把它解救解救出来。以一方的棋子全部过线,占领对方的六个圆坑,就算胜利。这就是双陆,有点像现在的飞行棋。
从三国到唐宋时期,双陆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唐朝的绘画中,能看到双陆的样子,如周昉的《内人双陆图》(见图),两个丰腴的美人在专心下双陆棋,两个小丫鬟在旁伺候,棋子有黑白两色。
在唐诗中,有很多吟咏双陆的诗歌。如王梵志的《双陆智人戏》中“双陆智人戏,围棋出专能。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李贞白的《咏罂粟子》中“倒排双陆子,希插碧牙筹。既似牺牛乳,又如铃马兜。鼓捶并瀑箭,直是有来由。”韩愈的《示儿》中“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等等。
到了北宋,双陆流行更广,《水浒传》和《金瓶梅》中都有记载。词人周密的《浣溪沙》中“浅色初裁试暖衣,画帘斜日看花飞。柳摇蛾绿妬春眉。象局懒拈双陆子,宝弦愁按十三徽,试凭新燕问归期。”刘克庄有“不但槊棋夸妙手,管城君,亦自勍敌”的词句。
在元朝时,反映当时生活的散曲里有很多双陆的影子。如关汉卿《不伏老》里说:“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这是当时时髦人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明末清初的记载里,双陆就很少了。据说是郑和下西洋,发明了麻将的打法,随后麻将大为流行,双陆由此式微。我看过很多明清小说,关于双陆的记载就很少了。比如《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没有提到过一次双陆,只有高鹗的续作中提到过两次,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红楼梦》的八十回前后不是一个人所作。
小说《金瓶梅》中,有哪些让人感到意外甚至震惊的情节?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并称明代的“四大奇书”。如果说《三国演义》奇在风起云涌、龙腾虎跃的英雄豪杰,《西游记》奇在林林种种、变幻莫测的神仙鬼怪,《水浒传》奇在身怀绝技、快意恩仇的英雄好汉,那么,《金瓶梅》奇在哪里呢?《金瓶梅》到底有哪些让人意外,甚至深感震惊的细节呢?
让人最感震惊的,首先自然是西门庆和潘金莲等人永不满足的情欲了。
西门庆妻妾将近10人,她们房中的丫头甚至像李瓶儿房中的奶妈如意儿,也都被西门庆“收用”过了。然而,他还不满足,勾搭奴仆伙计的老婆如宋慧莲、王六儿和叶五儿等。在外还常嫖宿李桂姐、吴银儿和郑爱月等妓女。还搞同性恋,跟小厮书童胡来。结果身体很快垮了,却仍不知节制,开始服用补药,最后因一次吃了太多壮阳药,导致一命呜呼。
[自从《水浒传》《金瓶梅》之后,潘金莲变成了一个艺术经典了,论气质形象,范冰冰有潘金莲之妩媚,然却缺少其泼辣与狠毒了。]
潘金莲更是淫欲的代名词,因为她难以填满的欲壑,武大、李瓶儿母子、西门庆、王婆和她自己先后丧命。潘金莲的丫鬟庞春梅,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乱伦通奸,勾搭仆人,无所不为。结果,生出“骨蒸痨病症”,又与丈夫老家人周忠次子周义通奸,最后死在年仅19岁的骈夫身上。
李瓶儿嫁给西门庆后,收敛很多,变得贤淑安静起来。然而,她之前与花太监的关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她的前两任丈夫之所以被她无情抛弃,很大原因在于他们无法满足她的情欲。最后导致她死亡的血崩之疾,与其经期行房有莫大关系。
小说中最核心的四位主人公之死,全部与淫欲相关,而且他们都死于壮年,其中李瓶儿28岁,西门庆33岁,潘金莲32岁,庞春梅29岁。
其次,让人瞠目结舌的韩道国王六儿夫妇。
韩道国是破落户韩光头的儿子,生性浮浪,最不靠谱,后在西门庆家做了伙计。这位“韩一摇”一生干了很多奇葩事儿。
一是老婆与弟弟韩二捣鬼通奸,被人捉住,他反倒请托,央求西门庆帮忙搭救,对叔嫂通奸一事全不理会。
二是发现老婆与西门庆有首尾时,多次主动为两人提供方便,还教唆老婆好生服侍西门庆,以博取一些好处。
三是西门庆死后,韩道国归途中得知此信,便变卖了西门庆的货物,携资远遁。西门庆虽然与其老婆通奸,但三番五次帮助他,还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蔡京的大官家翟谦,算是韩道国的恩人。结果这厮,却趁乱打劫。
四是蔡京败落后,韩道国夫妇和女儿落魄回乡,他竟然又唆使老婆和女儿出卖色相。
在底层沉沦的韩道国,确实极为可怜,然而其作为,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其寡廉鲜耻,世上少有!
[《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壮大,不似《水浒传》中那般猥琐轻佻,迎来送往中,颇知礼仪,而世人只知其淫乱一面,网上想找到西门庆道貌岸然的图片都难。]
第三,西门庆和潘金莲等人的变态性事。
西门庆与男女胡来就算了,常用香女人身体,还让人作出很享受的样子。
潘金莲更是变态,为了讨好西门庆,声言担心西门庆着凉,不让其出去小解,而以口吞咽西门庆的小便。其后,西门庆又唆使李瓶儿房中的奶妈如意儿效法金莲,接喝其小便。恶心至极!
第四,小说中的僧尼对男女之事,竟然特别精通。
西门庆放纵自我,很快身体不行了,而向他兜售壮阳药的竟然是蕃僧,是出家人!
帮助李瓶儿和吴月娘怀上孩子的,竟然也是薛姑子等尼姑!
这让人深感意外,僧尼不是要戒绝色欲的吗?对男女之事,应该生熟才对啊。他们倒好,反而成了红尘男女的性爱导师?!
[相对潘金莲,庞春梅要宽容大度些,而她可能和西门庆潘金莲一样,也是“性瘾”病患者,网上有关她的图片,多是其最后的欢愉——死在周义身上的画面]
最后,潘金莲、庞春梅和陈经济等人乱伦,却毫无半点羞耻之感。
西门庆还没死时,潘金莲便已与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私通。西门庆死后,两人便越发大胆了,后来春梅也加入其中,三人丑事败露,潘金莲被抓奸了,还极力否认。陈经济和庞春梅因为奸情而吴月娘惩罚,却一味抱怨诅咒月娘的无情,对自己乱伦非为之事,一点羞耻感都没有,更没有悔改之心了。尤其是陈经济,发现春梅曾帮助过吴月娘,便唆使春梅远离西门家人。
这些奸夫淫妇的内心世界,实在匪夷所思,做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般田地呢?
而小说中所描述社会黑暗部分,更是让人咋舌,这样的细节太多,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如觉文章不错,还望点赞转发支持~~
留言告诉大家,小说中让你感到意外的情节吧~~
金瓶梅小说里谁是最牛的演技派?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我觉得金瓶梅里最牛的“演技派”,非金,非瓶,非梅,也不是许多男性向往的西门大官人,而是一个跑龙套,他就是磨镜老叟。
这位深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群众演员,简直靠一己之力生动地诠释了《演员的自我修养》的魅力。
废话少说,我们来看看小说里是怎么描写这位金瓶梅奥斯卡最佳龙套奖的。 《金瓶梅》第五十八回“潘金莲打狗伤人 孟玉楼周贫磨镜”尾声部分,孟和潘二人在门口遇到一个磨镜老叟,磨完镜子,准备回房时,谁知一场好戏开演了。
只见那磨镜老叟一手接了钱,只顾立着不去。此时,演技派运用的是沉默法,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一招搞得孟玉楼有些摸不着头脑,便叫仆人平安问老叟:“你怎的不去?敢嫌钱少?”
老叟此时已经感觉自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便开始飙第一波演技了。他不觉眼中扑簌簌流下泪来,哭了。再次用悲伤烘托气氛,这一招对女人最有效。
平安替主人问:“俺当家的奶奶问你怎的烦恼?” 老叟开始了自己的台词功底:
“不瞒哥哥说,老汉今年痴长六十一岁,在前丢下个儿子,二十一岁尚未取妻,专一浪游,不干生理。老汉日逐出来挣钱养活他。他又不守本分,常与街上捣子耍钱。昨日惹了祸,同拴到守备府中,当土贼打了二十大棍,归来把妈妈的裙袄都去当了。妈妈便气了一场病,打了寒,睡在炕上半个月。老汉说他两句,他便走出来不往家去。教老汉逐日抓寻他,不着个下落。待要赌气不寻他,老汉恁大年纪,止生他一个儿子,往后无人送老。有他在家,见他不成人,又要惹气。似这等,乃老汉的业障。有这等负屈衔冤,没处告诉,所以泪出痛旸。”
这样痛说革命家史的灌口,估计郭德纲大爷都得佩服,如此的台词功底,北影艺考估计都会免试录取的。 咱们接着往下看。
孟玉楼已经被老叟喷懵了,叫平安问他:“你问他,你这后娶婆儿今年多大年纪了?”
老叟道:“他今年五十五岁了。男女花儿没有,如今打了寒才好些,只是没将养的,心中想块腊肉儿吃。老汉在街上,恁问了两三日,白讨不出块腊肉儿来,甚可嗟叹人子。”
孟玉楼此时已彻底上道儿,她也不再用人传话,而是直接跟老叟对话:“不打紧处,我屋里抽替内有块腊肉儿哩。”
即令来安儿:“你去对兰香说,还有两个饼锭,叫他拿与你来。”
各位看官,孟玉楼在书中可是个心机很深的女子,就在上文书中,她看到李瓶儿为了保自己儿子管哥平安,准备变卖家当委托薛姑子抄印佛经,因为李瓶儿心急,到底要花多少银子没有算清楚,正准备稀里糊涂地多给薛姑子时,是孟玉楼出面相拦,把佛经印制的款项一一算清楚,才没有被薛姑子坑财,白白多花钱少办事。
别说如此机灵的孟玉楼了,就连潘金莲这个大反派也是被老叟的演技所倾倒,上文刚写完她因为踩了狗屎,而对仆人秋菊大打出手,指桑骂槐地欺负李瓶儿,现在却露出了圣母的慈祥一面。
只见,潘金莲叫:“那老头子,问你家妈妈儿吃小米儿粥不吃?” 老叟看还有一个也上了道,真是暗自得意:“怎的不吃!那里有,可知好哩。”
于是,潘金莲也叫过来安儿来:“你对春梅说,把昨日你姥姥捎来的新小米儿量二升,就拿两根酱瓜儿出来,与他妈妈儿吃”。
那来安去不多时,拿出半腿腊肉,两个饼锭,二升小米,两个酱瓜儿,叫道:“老头子过来,造化了你!你家妈妈子不是害病想吃,只怕害孩子坐月子,想定心汤吃。”
那老叟看到自己的大戏这么成功,赚得盆满钵满,于是赶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连忙双手接了,安放在担内,望着玉楼、金莲唱了个喏,扬长挑着担儿,摇着惊闺叶去了。
只是这时,揭开谜底的人才来,平安这才出现,点破孟、潘二人: “二位娘不该与他这许多东西,被这老油嘴设智诓的去了。他妈妈子是个媒人,昨日打街上走过去不是,几时在家不好来!” 金莲道:“贼囚,你早不说做甚麽来!”平安道:“罢了,也是他造化,可可二位娘出来看见叫住他,照顾了他这些东西去了。”
一个跑龙套的竟也写得如此鲜活,《金瓶梅》真是一部奇书。
最后有个彩蛋,其实书中还有一个跑龙套的,也是个演技派,以后再与大家分享啊。欢迎关注我们!
小说《金瓶梅》中武松是大英雄吗?
在金瓶梅和水浒传中,武松都是打虎英雄,是英雄好汉,但他并不是每件事做的都对,金瓶梅中有件事他做的就比较绝情,甚至冷血,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金瓶梅中,武大郎在娶潘金莲之前,是有过一个老婆的,原文说他“不幸把浑家故了,丢下个女孩儿,年方十二岁,名唤迎儿,爷儿两个过活。”
也就是说,武大郎的前妻给他生下一个女孩儿,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后来他娶了潘金莲,而潘金莲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因此这个迎儿就成了武大郎唯一的血脉。
哥哥的亲生女儿,自然就是武松的亲侄女,但迎儿的命运比较悲惨,自从从生下来,好像就没有得到过亲情的温暖,尤其是在亲生父亲武大郎被害死之后,潘金莲连武大郎都看不上,更不可能看上他与前妻生的孩子。
不仅如此,潘金莲还对迎儿朝打暮骂,常常干了活,还饿肚子不给饭吃,有一次迎儿忍不住,偷吃了一个角儿,就被潘金莲剥光了衣服,打了二三十马鞭,还用尖指甲在脸上掐了两道血口子。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先是死了母亲,后又死了父亲,被后母天天折磨打骂,其境遇可想而知。那么我们不禁纳闷了,这时候,她的亲叔叔武松去哪里了?
武松这时候被知县派了差,让他去东京给朱太尉送礼,多则三月,少则一月,才能回来。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潘金莲和西门庆、王婆合谋害死了武大郎。
等到武松回来,潘金莲已然嫁给了西门庆。孤苦伶仃的迎儿,被潘金莲临时托付给了隔壁的王婆看养。毕竟这个孩子是无辜的,好在潘金莲、西门庆、王婆没有毒到把她也害死。
武松回来,按理说,迎儿见到叔叔,自然有了依靠,但武松此时还不知道哥哥已死,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王婆的计谋,迎儿在一边不断地哭。可他关心的不是这些,而是要查明哥哥死亡真相。
武松没有为侄女迎儿做打算,他在弄清事情真相后,就展开了为兄报仇的计划,没想到后来错手杀死李皂隶,因此被判迭配孟州牢城。
那么迎儿怎么办呢?他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反正先为哥哥报仇再说。所以,金瓶梅中的武松,有些莽夫的行径了,只顾复仇,却忽略了亲情。要知道,迎儿可是她哥哥唯一的血脉了,为什么他就没有想到要先把迎儿安顿好之后再去报仇呢?
武松对侄女迎儿的漠不关心,甚至绝情,在他特赦归来,杀死潘金莲时,表现的更加突出。
潘金莲嫁给西门庆的时候二十五岁左右,死的时候三十二岁,中间有七年左右的时间,当年十二岁的迎儿,应该已经十九岁了。原文也说:(武松)来到家中,寻见上邻姚二郎,交付迎儿。那时迎儿已长大十九岁了,收揽来家,一处居住。
武松杀死潘金莲和王婆之后,现场只有他和侄女迎儿两个人,迎儿道:“叔叔,我害怕!”武松道:“孩儿,我顾不得你了。”然后武松拿了银子就跑路了。
在那个时代,武松为兄报仇值得称颂,大快人心,但他却忽略了一点,他在报仇前,没有为自己的侄女安排好退路,而是只顾自己快意恩仇,显然不是粗心大意就能解释得了的,武松对亲侄女如此,明显有些太过冷漠不近人情了。
单就武松杀死潘金莲后对迎儿说的八个字“孩儿,我顾不得你了。”,就足以退掉他身上打虎英雄的光环,他除了有一身蛮力气之外,却不知道保护哥哥遗孤,不只是冷血,简直就是愚蠢了。
短短的八个字,他就轻易地推卸了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留下一个孤独无助的弱女。如果说武松杀死潘金莲和王婆为兄报仇,令人较好钦佩。那么他在逃走前对侄女说的八个字,则足以抵消他所有的英雄和正义。
俗语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人死了那么多年,该过去了。活着人还得活下去,但武松偏偏不顾亲侄女的死活,留下冰冷的八个字,一个人逃走了,令人心寒。
迎儿作为他的亲侄女,哥哥唯一的血脉,在他充军的六七年里,竟然一直被邻居养活,他回来不仅没有好好答谢邻居,反而再次犯了人命案,再次逃脱,再次将成人的迎儿丢下。
孤儿迎儿也许一直都想不通,既然父母都已经死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叔叔对自己一直都不关心,总想着报仇。她多需要亲人的怀抱和温暖啊。
潘金莲、西门庆杀死武大郎的时候,迎儿应该是知情的,只是惧怕潘金莲,连一碗水都不敢给自己父亲送去。而潘金莲、王婆被武松杀死的时候,迎儿又在现场,两次人命案,将对她的一生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这一切武松都没想过,只知道杀人后拿了银子跑路。
金瓶梅中的武松,单就这一点,是枉为英雄好汉的。俗语说“铁骨柔情”又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样的武松,显得太过冷血,没有任何人情味。
后来蒙骗了陈敬济财物的杨二郎说:“他家还有个女孩,在我姑父姚二郎家养活了三四年。昨日她叔叔杀了人,走的不知下落。我姑父将此女县中领出,嫁与人为妻小去了。”
我们看,武松这个亲叔叔,从未照顾过自己的亲侄女,反而是这个叫姚二郎的上邻,养了迎儿三四年,另外的几年可能在王婆家,也可能在别的邻居家。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左不过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武松这个叔叔,在哥哥死后,即便特赦回来,也没有尽过做叔叔的责任,甚至没有想到先把已经十九岁早就可以嫁人的侄女先嫁出去,然后再报仇。
如果不是有几位好邻居,也许迎儿在武松充军的那几年,早就饿死冻死街头了。她的命苦,不仅苦在父母早亡,更苦在有一个亲叔叔,虽是打虎英雄,但是根本指望不上,对她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
武松甚至不如临死之前的西门庆,西门庆在临死前,还不忘交代后事。他死前,续娶的正妻吴月娘已经怀有身孕,西门庆对她说:“我死后,你若生下一男半女,你姊妹好好待着,一处居住,休要失散了,惹人家笑话。”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西门庆虽然作恶多端,但他对自己的妻小,还是非常顾念的,不想让一家人失散,可见他的骨子里,是有亲情的,是恋家的。李瓶儿生官哥时,西门庆也是欢喜不尽,对自己的儿子很是在意上心,常去看护。
即便是韩道国的兄弟二捣鬼,在遇到自己寻父母的侄女韩爱姐时,也表现了一个叔叔对侄女的关心和爱护。叔侄俩多年不见,相认后,“两个抱头相哭做一处。”
不仅如此,韩二得知侄女要去湖州找父母,他不放心,就说“既然如此,我和你往湖州,寻你爹娘去。”第二天,韩二就领着爱姐作辞出门。这才是有人情味的叔叔!
其实这个韩二在我们今天来说,就是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街头小混混,跟自己的嫂子王六儿有猫腻,其人品行跟武松没法比,但偏偏在亲情上,他和西门庆都要比武松好过百倍,起码他们的内心还有亲情,而武松的眼里只有仇恨。
所以,金瓶梅中的武松,不算是什么真正的大英雄,他只不过比杀人越货的强盗要好一些。他对哥哥武大虽然情谊深厚,但却从未流露出对侄女迎儿的关心。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和金瓶故事。
《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小说中,有哪些相似的人物?
不说别的,就说“潘金莲”和“西门庆”这两个角色。
说到潘金莲和西门庆,无人不知,这两个人物虽然口碑不怎么样,但不得不承认,在文学史上,这是两个“响当当”的人名,单是明朝四大奇书,他们就出现在了其中的两部书中,即《水浒传》和《金瓶梅》,尤其是《金瓶梅》一书,更是把西门庆放在第一男主角的地位,而潘金莲则是三位女主角之一。
读过金瓶梅的都知道,西门庆是集恶棍、奸商、官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人物,是“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为人奸诈,心狠手辣,生活糜烂,是个十足的淫棍;而潘金莲则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嫁给西门庆后,依然不守妇道,先后勾引小厮琴童、女婿陈敬济、王潮儿等,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这样两个品行不端,臭名昭著的人物,注定会遗臭万年,不断地受后人唾骂。其实,与金瓶梅颇有渊源的《红楼梦》里,也有这个两个西门庆与潘金莲式的人物,只不过曹公没有大书特书,而是蜻蜓点水地的那么一带,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红楼梦的“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形象来。
说到红楼梦里的“潘金莲”,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多姑娘,这个女子并非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前八十回里也只出场了两次,一次是贾琏之女巧姐出疹子,她藉此和贾琏刮剌上了,一次是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宝玉去看她,多姑娘又想着把宝玉拉下水。
原文有一段对多姑娘的介绍,非常生动,虽然文字不多,只有那么一段,但却把一个性情风流的女子,写的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有意无穷。我们且看原文:
今年方二十来往年纪,生得有几分人才,见者无不羡爱。他生性轻浮,最喜拈花惹草……所以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因这个媳妇美貌异常,轻浮无比,众人都呼他作“多姑娘儿”。
这句话里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其一,这个多姑娘长得好,且是轻浮之人。这和从小在王招宣府里“机变伶俐”“乔模乔样”的潘金莲相比,简直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二,荣宁二府很多男人都与多姑娘有染。潘金莲嫁给西门庆后不过跟小厮琴童、女婿陈敬济有染,西门庆死后又跟王婆之子王潮儿不干净,而多姑娘是“宁荣二府之人都得入手”。
虽然在具体情节上,金瓶梅比红楼梦写的更为详细大胆,但曹公却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就写出了多姑娘的远甚于潘金莲的手段,品貌。潘金莲看到“猎物”会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多姑娘也一样,原文说她“那多姑娘儿也曾有意于贾琏,只恨没空。今闻贾琏挪在外书房来,他便没事也要走两趟去招惹。”多么形象!
就连宝玉去看晴雯时,她连宝玉都没放过,而是等了很久,像守株待兔似的,好容易等到一个时机,就准备对她一直没有得手的宝玉下手了。原文:灯姑娘笑道:“我早进来了,却叫婆子去园门等着呢。我等什么似的,今儿等着了你。……”潘金莲惧怕西门庆,而多姑娘却没有任何惧怕的,因为多浑虫不理论这些,所以她到处延揽英雄,贾府多半人都被她考试过。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时,曾自叹:“普天世界断生了男子,何故将我嫁与这样个货!……奴端的那世里晦气,却嫁了他!是好苦也!”然后还有一段自叹身世命运的唱词《山坡羊》,而多姑娘也有过这种感叹,原文说她“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也正是因此,她们才惹出无数事端。
潘金莲为了嫁给西门庆,与王婆合谋鸩杀了武大郎,而多姑娘则是“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她不会杀了多浑虫,因为丈夫默许她偷腥。可见,多姑娘虽然不像潘金莲是金瓶梅中的主角,她只是红楼梦里的配角,但她做的事,却比潘金莲还更为大胆,甚至远甚于潘金莲。
再说西门庆你听,一提红楼梦里的西门庆,很多人都会把它跟贾琏划等号,但如果你熟读红楼,就不会这么认为,其实红楼梦里西门庆式的人物,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孙绍祖。
为什么是孙绍祖?看看迎春对他的控诉就知道了。迎春嫁给孙绍祖之后,有一次回娘家,就跟王夫人等人哭诉孙绍祖的种种恶行。我们且看原文:
迎春方哭哭啼啼的在王夫人房中诉委曲,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
虽然孙绍祖根本就没有正面出场,但这不妨碍他成为西门庆式的人物,因为他的行径跟西门庆如出一辙,西门庆有六个老婆(死了的原配陈氏及窠姐卓丢儿不计)不算,还跟不少下人的老婆有关系,且一旦有人犯了错,他的惩罚也是非常厉害的,所以称他是“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
而我们看孙绍祖,也是如此,“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酗酒赌博不说,除了打骂自己的老婆以外,家里的媳妇丫头,他一个都不放过,这不是又一个西门庆是谁?
我们再看贾琏,他虽然多次出轨,但至少他不会像西门庆那样打女人,也不会像西门庆那样跟家里的媳妇丫头乱来。当然,王熙凤也不允许,所以贾琏充其量只是个花花公子罢了,把他看成是西门庆式的人物,实在委屈他了,就连他爹贾赦这个老风流也称不上,至少他还有个怕头,不敢真的无法无天,而孙绍祖,则是西门庆一流无法无天的禽兽。
迎春这样的懦弱小姐,因为父亲欠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说是把她嫁过去,其实跟卖过去差不多,而她的丈夫又是个西门庆式的人物,她如何不受辱?即便是潘金莲这样抓尖要强有手段的女人,西门庆一旦对她有所怀疑,照样都是脱光了衣服跪在当地要用鞭子抽,所以,迎春被孙绍祖打的浑身是伤,关到柴房里就太正常了,因为她们的丈夫都是“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
我们看,通过多姑娘,我们不仅可以得出她是潘金莲式的女子,更重要的是,曹公安排多姑娘用心良苦,正是要揭露贾府败落的内因,即子孙的不肖和堕落,正是这些不知廉耻,不知反省的子孙,让贾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断送了百年基业;而孙绍祖的出现,似乎是八十回后贾府败落的外因,即他是贾府败落的幕后推手之一,与贾雨村、忠顺亲王等人,一起把贾府这座百年大厦扳倒了,这也许是曹公要表达的引狼入室,后患无穷,以此自警之意。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水浒传》、《金瓶梅》就是一本抹黑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形象的小说,你觉得呢?
演义和小说并非是历史,小说也罢,演义也罢,必定是虛构的,咋样吸引大众就咋样写,想说谁英雄谁就真豪杰,想说谁坏谁就如一泡狗屎,金瓶梅是本娱乐淫书,主要描写金,瓶,梅三位女性的色性人生,从而将武松也就写的很差,这不足见怪,小说吗,虛拟地主宰,用俗语说,就是胡编乱造,有读者就行。
小说《金瓶梅》的命名是根据小说中三位女主角的名字而来,这三位女主角分别是?
专业回答
“金瓶梅”代表的三个女人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从她们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成了小说名字。
潘金莲,清河县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在家行六。因家境贫寒被卖到王招宣府里学习弹唱,王招宣死,被转卖张大户。张大户妻妒,将其嫁给武大郎。潘金莲与西门庆合谋杀害武大郎,并嫁为西门庆第五房小妾。在后宅,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 欲无度,给西门庆偷偷使用春 药过度,将其害死。最后潘金莲被武松所杀。
李瓶儿,早先,她被大名府梁中书家纳为妾。梁中书家遭遇刺杀。李瓶儿到东京投亲,嫁给花太监侄儿花子虚,住在西门庆隔壁。花子虚死,李瓶儿继承其遗产。因西门庆有事耽搁,李瓶儿招赘医士蒋竹山,但蒋满足不了她。遂在其陷入官司后,不闻不问,得以嫁给西门庆成为第六房小妾。她是潘金莲的主要对手,为西门庆生下了传宗接代的官哥儿。潘金莲使计害死官哥儿,李瓶儿深受打击,最终病死。
庞春梅,在前八十五回中只不过是西门庆宅中的一个丫头,但她不时任性的脾气却使得潘金莲也要让她三分,西门庆依她话儿办事,且竟敢与孙雪娥对抗,教吴月娘拿她无可奈何。在后十五回中,她成了主子,而且是一个令吴月娘自惭的显赫大奶奶。她贪 淫不已,最后生出“骨蒸痨病症”,断气于19岁的姘夫小周义身上,亡年仅29岁(第一百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