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中原小说

我们历来有逐鹿中原和称霸中原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原?这个问题比较纠结,因为中原从来就是一个历史性名词,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所指的地区范围也不一样。简单说来,随着中华民族

我们历来有逐鹿中原和称霸中原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原?

这个问题比较纠结,因为中原从来就是一个历史性名词,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所指的地区范围也不一样。

简单说来,随着中华民族不断扩张和民族融合,将周边的区域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中原所指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那么不同时期的中原到底指哪些地区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种。

1、先秦时期——河南及其周边

最早的中原概念起源于先秦时期,大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居于天下之中,即为当时的中原,今天的河南省简称豫,和豫州有极大的关系。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洛文化是其典型代表。其中河图被认为是易经八卦的源头,洛书则给了大禹治水以重要的启示。

先秦时期我国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因此分裂是当时的主要社会形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东周时期,河南省及其周边的诸侯国被称为中原国家。

春秋时期,相继出现了五个霸主。这些霸主称霸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率领军队到中原地区举行会盟,因为这里位于东周都城洛邑的附近,诸侯国可以在此代行周天子之权,号令天下诸侯。

为了称雄称霸,各国争相发展自己的国力,这一年在先秦时期著名的史书《左传中有明确记载,在这部惜字如金的史书中。在描述楚国时用了这样几个字:“中原各国,始惧楚也。

2、秦汉时期——陕西山西南部及河南大部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专制王朝。

因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原就不再单指河洛地区。

此时的关中平原,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都城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此时的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则成为帝国辐射东部的核心。

因此自秦朝开始,中原地区作为我国的政治核心区,范围开始逐步扩大。

汉朝时期,我国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州一级行政区划。在“汉分天下十三州的整体框架下,中原地区作为司隶州成为帝国的京畿之地。

3、南北朝至两宋时期——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汉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第二个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原的概念,再次得到发展的时期。

西晋灭亡后,东晋在南方建国,北方陷入少数民族之手。东晋灭亡后,南北朝正式开始。

在这一时期,无论是蜀汉还是东晋,当权的统治者都有或多或少的北返意向。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强调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这里的中原指的并不是关中地区,而是整个长城以南的北方。

由于南北朝时期的深远影响,因此我国虽然在隋唐时期重新走向了统一,但是南北的分异,依然非常严重。到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国家重新陷于分裂。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就有一句著名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里的中原指的就是长城以南的整个北方地区。

4、元朝至清朝——汉地18省

1279年崖山海战后,标志着元朝重新完成了神州的大一统。

而因为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以此时的南北分异就显得无足轻重,真正有区别的是长城南北的农耕文明和非农耕文明的差异。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原地区就不单单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北方地区,而是指长城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这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形成的版图大致相当。

明朝时期在国力由盛转衰后,帝国相继放弃了周边区域,逐渐形成两京13省的格局,而这一格局和这一时期的中原概念高度契合。

清朝入主中原后,汉地18省作为中原地区,成为一个独立的统治单元与之相对应的是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以西的青藏高原,西北的西域以及东北地区等板块。

所以中原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概念是在不断演进的,而且随着先辈们的筚路蓝缕的开拓,封建政权的统治区域在一步步膨胀,中原所指代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魔道祖师》小说里蓝忘机是中原汉人吗?如何评价这部小说?

蓝忘机是中原汉人

首先,蓝忘机属于姑苏蓝家的子弟,姑苏指的就是苏州,姑苏文化起源于夏朝,夏朝有个能臣叫胥,非常有才学,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劳,被册封了吴地作为封地,于是有了“姑胥”之称,随着年代久远,“胥”在吴中被改为“苏”,因此有了姑苏之称。

在动漫中对付水鬼一集,卖枇杷的姑娘一口吴侬软语,便是地地道道的苏州话。



小说评价从4个方面来讲:

第一:人物塑造

墨香铜臭的人物塑造各有特点,性格分明,而且在文中多次提到,就让读者对原本平面化的人物有了初步认识。



比如魏无羡调皮不羁,喜欢喝酒,打野鸡钓鱼,不拘束于常理,想法独特。蓝忘机家规严格,行为雅正,风姿俊秀,金光瑶满腹心计,身高却是硬伤,薛洋心狠手辣,却也有柔软之心,每个人都非常立体,关键的是小缺点让人物更加鲜活有趣。



第二:仙侠背景

仙侠题材这几年非常火爆,这部小说中的仙门百家各有文化和家规,非常有辨识度,勾勒出形象的门派特点,很容易对人物进行区分。



第三:剧情

剧情紧凑,伏笔很多,文中不存在大恶之人,每个大恶之人必定有一段痛苦的过去,金光瑶小时候受尽欺负,惨遭父亲遗弃,薛洋幼年遭受断指之痛,温宁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却惨死乱葬岗,每个人物命运都有理有据,让人恨不起来,更多的则是心疼,而且文中一直主线清晰,以魏无羡和蓝忘机情感为引导,经历迷局后找出幕后黑手,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



第四:背景设定薄弱

明明是仙侠背景,但是文中很多地方都不符合仙侠文的常规设定,比如修仙后人会辟谷,可以使用净身术,受伤可以用灵力疗伤,每个人的修为都没交代清楚,以及招式都模糊带过,最重要的是温家独大的背景原因。当然,这本书原本就是耽美文,感情为主,并非传统仙侠,这本小说最大的成功不是剧情,而是人物塑造,让人记住了这个人物,也就记住了这本小说!

有人说中原以前指的是陕西,是这样吗?中原指的是哪儿?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指的北宋都城 开封。 东汉末年 诸葛亮:光复中原 恢复汉室 还于旧都。指汉魏古都 洛阳。九鼎在洛阳,问鼎中原 逐鹿中原 皆指洛阳。中原 中土 中州 指河南地区。所以河南人都说 中。

为什么有些西安人说陕西是中原?

关中平原有什么不好么?为什么硬要往中原靠呢?中原只是个地理位置而已,农耕社会时代黄河中下游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人口密集,物产当然丰富了,是中华文明起步早的地方,也是历代王朝争霸之地,这是当时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有什么好奇怪的呢?随时间推移,新疆将是发展后进最大区域,难道地处边垂之地就不重要了么?所以,都是中国同胞,各省都是国家不可缺的神圣之地,相互地域攻击有什么意义呢?更不应目空一切,骄傲自大,要是真要骄傲自豪的话,那就是我们166万平方公里的大美而富饶的新疆。相当于9个陕西河南大,新疆人从来不骄不傲。并热情喜迎八方来客,欢迎各省市区朋友们来疆观光旅游。

中原指现在什么地方?

谢网友!中原既然是位置居中的平原或原野,那我认为中原指现在的关中平原。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西咸新区),这是国家认定、目前被全国人民认可的,官方文件和中学地理教本可以查询,且原点就在关中平原腹地,所以如问中原指现在什么地方,根据中原一词的解释,中原的准确位置在现在的关中平原。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一句中,漆沮是古时的漆沮河,在陕西省富平县境内,现在叫石川河,由两个发源不同的小河漆河和沮河汇流而成,最后融入渭河。由此可以断定,中原当时应该指现在的关中平原。

《诗经.小雅.吉日》,是描写西周天子周宣王狩猎场面的文章,天子之所指天子居住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当时西周的京都镐京了,而镐京就在现在的西安地区,故"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一句中的中原应当指现在的关中平原(渭河平原)。

至于以后"中原"一词,是如何扩大、延伸、偷换概念和挪用的,而且被用来指河南一带,这可能与人为、误传和政治中心北移等有关系,但中原一词刚开始真正指的陕西关中平原。一方面,关中在唐以前都是兵家必争之争,谁拥有关中,谁就拥有天下。周武王、秦始皇、隋文帝、李世民都是在先拥有关中的情况下才夺取了天下。另一方面,关中在唐以前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是天子之所,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因为帝王居主的地方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来讲,本来就是全国的中心,更不用说从今天地理位置上来看,关中平原腹地也本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的中心地带。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宝贵意见!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