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小说
华裔美国教授开除中国留学生,写长信称“就不该录取你”,你怎么看?我是从一个正在美国游学访问的朋友那里获知此事的。她在朋友圈对袁劲梅教授的做法不以为然,觉得袁教授的公开信
华裔美国教授开除中国留学生,写长信称“就不该录取你”,你怎么看?
我是从一个正在美国游学访问的朋友那里获知此事的。她在朋友圈对袁劲梅教授的做法不以为然,觉得袁教授的公开信,历数了被开除学生言行有多低级多猥琐,多不符合高尚的美国学术界,活该被退学,这种做法很“越界”。
这位朋友认为,涉事学生不就是成绩差被退学,连作弊都没有,师生不过萍水相逢,价值观不同从此江湖相忘不就完了。中国学生LOW,美国学术界又是啥子圣地……“这种文章就是消费他人的失败,加强自己的向心权力-道德满足感”,还带着学术正义包装下的迷之美国崇拜以及“黄皮白心”思维。
我一向重视她的意见,在看到上面的话后,忙找到原文看了两篇,表示不太同意她的观点。袁劲梅教授没有做错什么,这封公开信也写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可是,在中国语境里,在出国留学被当成“镀金”,当成升官发财的进身之阶的学术界和职场里,袁教授的立场更多会被视作一种冒犯。能理解她的肯定是少数派,或许还有一部分人,会点赞这封公开信,然后继续做袁教授批评的那种学生。
总结了下袁教授这位前学生的问题,我发现这些几乎都是中国学生的通病。在中国大学里,这些都构不成太大的问题:
首先就是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你现在去大学里问那些考研的人这个问题,至少九成的人会回答你,“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也确实有做学问的人,但肯定少之又少。而袁教授的这位前学生就没有冲着做学问去,这是他与袁教授所有矛盾和冲突的开始。
诚如袁教授所言,“就不该录取你”。这位学生到美国之后,沿袭在中国的那套做法,“见识一圈,和教授搞好关系,使一些点子,让教授按着你的设计,给你一些作业……轻轻松松得到一个学位……说自己成为学者了……在中国或美国找个挣钱多又体面的工作。”
袁教授则用对待其他学生的一贯标准,要求这位学生,“我的知识可以无偿贡献给愿意跟着我一起寻找真理的学生,但不做交易”。所以,她总结说,自己录取错了人,而这个人错误计划了前景。
接下来,就是中美文化的直接冲突,那就是对“聪敏”的理解不同。袁教授认为聪敏就是“我知道我的无知”,该学生估计还是用在中国大学混学位的那套技法来应付,那就是故作聪明,不懂装懂,参加讨论倒是很活跃,要求必读的书目则是上网搜一些二手书评,还自以为老师看不出来。诚如袁教授所说,这是做生意的机巧,不是做学问的技术。于是,这位学生得了3个“C”和两个“I”,导致被退学。
袁教授好像也很厌恶该学生引各种“名人”以自重的做法,在中国社会和大学里,这或许不构成太大的问题,甚至还是一种惯例,但耿直的美国教授会产生疑问,“这些名人跟你的学问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有什么关系呢?
导致两人冲突加剧的,是袁教授认为该学生在某某课上抄袭,该学生认为这只是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构不成抄袭。但按照所在大学校规的定义,7%以上内容雷同就属抄袭。尽管袁教授没有上报此事,但该学生先抄袭后搪塞,连句道歉都欠奉的做法,让袁教授彻底对他丧失信心。
如果说这些都是文化冲突的话,那就很让人悲哀,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我们大学的治学规范,我们对于学问和求职的理解,都那么LOW吗?我想,该学生的思维和做法,大部分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在中国大学校园内,他这一套也确实吃得开。
估计他现在还在对袁教授愤愤不平,也附带着很多中国年轻人替他感到冤屈。这才是此事中最可悲的地方。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频遇害,应该如何保证留学生安全?
作为在国际教育行业服务超过20年,眼前走过成千上万留学生的人,我一大早看到这个消息,心情很不好。新闻上,这个孩子15岁就去牛津留学了,算是低龄留学,而且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在这个花季年龄送出去,家长必定是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低龄留学是个很热门的敏感话题,什么时候适合留学?适合去哪里留学?有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些都是大家经常有疑问的。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的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在国内也可能遇到家庭暴力,这样的事情,真的不是有没有学会防身术可以解决的。同样遇到家庭暴力,留学的身份和当时所处的现状可能更增加跳出来的难度。本案中的这个孩子有这样的悲惨结局,但是,其实有些问题是很多留学生普遍遇到的,比如情感寂寞和爱情需求,我个人认为给后来者的思考可能是:1、是不是真的当初具备低龄留学的条件(当然不是经济条件)而是刚才上面提到的那几个问题?2、交友选择是否够有判断力?3、性格懦弱(可能)的同时,如何从家人、朋友和老师(同事等)那里获得合适的建议和帮助?4、恋爱中的人尤其是没什么情感经历的女孩子,更容易在恋爱中迷失自己,这方面,更需要家人的帮助和专业的咨询。
章莹颖遇害案引留学生担忧,留学生应如何保护自己?
了解留学国风俗
据社会调查,从家长担心的留学安全问题的重要程度来看,居前四位的是身体健康、财务安全、校园暴力、社会治安。
出国
前对留学目的国的文化风俗、社会状况和法律等方面进行过系统了解的学生仅占9.4%,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要去的国家到底什么样。在国外生活,陌生人因为小事搭讪,进而邀请一起喝一杯的事情很常见。这与国外开放热情的人际交往氛围有关。许多当地同学并不当回事,都欣然前往。如果这样的搭讪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学生的警惕性会更低。
夜间出行邀朋友
英国
大使馆文化教育
处的安全顾问海伦·克鲁斯表示,不管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安全和自我保护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每到周末,留学生就该放下书本,走出去来点社交活动。是去派对、酒吧、音乐会、剧院,还是去餐馆、保龄球馆、电影院……能做的事情可真不少。
海伦·克鲁斯给留学生夜间出门自我保护的建议是,最好邀上朋友同行或集体出行,这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非得单独出行时,可预先把出行地点告诉他人,或给朋友发短信,告知出行计划。
留学生夜晚动身出门前要预先做好出行安排的计划,查阅最后一班车的
时间
,或提前预约好出租车。乘坐公共汽车、列车或电车出行时,要坐在司机和其他乘客附近。选择灯光明亮的繁华闹市区,切勿在河流和水渠沿岸等阴暗偏僻之处行走。走在马路上要表现得充满自信。
切勿边走边听耳机、打电话或使用移动地图。因为使用这些物品时,不但容易忽略周围环境,还会让别人知道自己身上带有贵重物品。贵重物品(比如移动电话和钱包等)要放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
如果住在学生公寓,当进入公寓门时,要确保无陌生人尾随进入。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全,还关系到居住在公寓内其他人的安全。
喝酒适可而止
在
留学生活
中,不可避免地会获邀参加很多活动或派对,特别是在第一学期的初期。对18岁以上的学生来说,部分活动可能意味着有机会要喝酒。数据显示,大部分抢劫发生在晚上10时至凌晨2时,小偷的目标经常是在酒吧和俱乐部的学生。因此,如果留学生选择喝酒,要负责任地饮酒,保证人身安全,尽量挑选气氛友好、感觉舒适的酒吧。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向所在学校的工作人员、学生寻求建议。
过度饮酒不仅对身体危害严重,而且会削弱自控力,降低警觉度,随时都有可能身陷意外事故和险境之中。最重要的是,饮酒要适可而止,不要超出政府建议酒精消费指南中的饮酒量。
主动避开麻烦
留学生除了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还要主动避开麻烦,随身携带身份证件如
护照
等,严格遵守出入场所的规章制度
。在英国,公共场所吸烟
属违法行为,而且通常不允许夜晚11时后在户外饮酒。用存取款机(ATM)时,要注意周围的其他人。尽量不要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地方使用存取款机。
随身带有手提包时,要将包的扣带向里紧贴身体。如果所处的场所十分拥挤,即使是在室内也要牢记这一条。如果遇人抢包,要立即松手,人身安全更为重要。
避免面对面冲突。当有人威胁或骚扰时,要直接走开,这样更加安全。如果在某个场所(比如酒吧、餐馆或音乐厅等)发现其他顾客对自己过分关注,要及时向经理或门卫
报告
。多数场所和街道都设有安保摄像头。安全的黄金法则是随时随地与朋友在一起,互相照应。请您点评,点赞留学生美国手术花掉170万美元,留学生国外看病到底有多贵?
据《北美留学生日报》报道,一位“裸险”女留学生美国看一次病,竟然收到170万美元账单。
近日一则在美国陪女儿看病的母亲发朋友圈的内容颇受网民关注。该家长的女儿在斯坦福大学医院做了个有关心脏的手术,术后5天就出院回家。在家人都在庆祝女孩康复的同时,收到了美国医院和医生的两份账单,一共17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是1100多万元。
另据《走进美国》报道,杭州一所小学的校长带儿子去美国洛杉矶旅游,玩耍中孩子不小心左手脱臼,送到医院急诊室,经过了两个小时的等待、询问、检查后才给孩子胳膊复位,费用竟然高达一万多元人民币。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生是谁?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费留学生是唐代的玄藏(原名:陈祎)。
时间:唐贞观元年至贞观十九年
专业:古梵语和佛学。如:现在的佛家经典的发音,就是当时梵语的长安古音音译。
留学学校及国家简介:
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了解听闻的28个国家,真正学习的是印度。
学校:Nalanda (那烂陀)大学,在今天印度Bihar邦Gaya市Rajgir镇附近,东面邻孟加拉。唐玄奘在Nalanda大学一共学习和工作了五年光阴。
Patna Bihar邦,印度的第一个统一的帝国Maurya(孔雀王朝)(约前321年至~约前187年)就从这里起家(约早于秦朝一百年)。孔雀王朝也是唯一一个由印度人自己开创的,几乎占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帝国。
成就:
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1、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
2、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3、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4、《西游记》中唐僧其取经故事原型。
二、第一位公费留学生
时间: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
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
人员:清政府派出四批120名学生,平均年龄十二岁。
留学国家学校:美国的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
成就与职务:
国务总理1人(唐绍仪,还创办山东大学和复旦大学)
铁路局长3人,
外交部长2人,
铁路官员5人,
公使2人(如梁诚,任驻美公使,要回美国“庚子赔款”,后来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经济来源。)
铁路专家6人(詹天佑等)
外交官12人(如钟文耀,是上海滩最早有汽车的人。)
矿冶专家9人,(如吴仰曾等)
海军元帅2人,
海军军官14人……
清华大学校长2人:(首任唐国安,后来的梅贻琦)
1872年,首批30名赴美留学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总局合影。
第二批中的:胡适、赵元任、竺可桢……
你觉得容闳中国留学史上第一人吗?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留学生是否该回国发展?
职前菌觉得,这个要取决于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发展规划。
其实,在留学学习的过程中,留学生们就应该提前考虑好,自己未来到底要进入哪个行业。决定好未来方向后,再根据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在留学期间,也是要时刻关注自已感兴趣的行业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所以行业的发展态势也一定会有所差别。
如果你是已经适应并习惯了国外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已经有了心仪的企业,那你也可以先留在国外发展。
如果你思乡情切或者还是喜欢国内的环境,想要回国发展,那就一定要提前做准备。
现阶段的中国,是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对于考虑归国创业的留学生们来说,是有很多机会的。跟着一个发展的国家走,那么你的事业也比较容易发展得快,而且政府现在给予创业者的支持政策也是非常多的。
其次,比较适合回国发展的人是对未来有远见的人。他们有雄心,有胆略,有远见,也善于将理想转化成切实可行的行动。他们的作为往往引领潮流,具有典范的作用。可能从很早开始,他们就开始关注国内的发展形势,这样子,等到毕业归国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留学生归国找工作可能会因为毕业时间与国内不一致等原因错过了各大企业的招聘旺季,但现在职前菌有一个福利要告诉你哦,此处划重点,7月21日,上海世贸商城展馆会有一场海外留学生专场招聘会,百余家企业,千余个岗位等你来哟!
传送门在此:http://campus.51job.com/careerfair/更多信息可点此链接哟~
更多有趣、好玩、求职干货
敬请微信搜索关注【51职前】微信公众号~
老司机职前菌等你来哟~也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留学生出国抑郁了怎么办?
留学生患抑郁症的精神类疾病的情况越来越多,值得学生和家人高度重视。要加强和亲人的联系,不能一留了之,学生这样学会调节和适应国外环境,包括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还要及时看心理医生,不要以为这不是病或者不好意思,再有就是寻求当地精神类如自杀热线的帮助,以及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帮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