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ofo过度扩张凸显模式硬伤,会成为共享经济退烧样本吗?

业内子 士以为 ,ofo用10%的精神 在修炼内功和产物 ,90%的精神 用在掠夺 市场,舍本逐末 。ofo用钱把市场打开,倒是 赞助 竞争敌手 培养 了用户,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材料 图of

业内子 士以为 ,ofo用10%的精神 在修炼内功和产物 ,90%的精神 用在掠夺 市场,舍本逐末 。ofo用钱把市场打开,倒是 赞助 竞争敌手 培养 了用户,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材料 图

ofo用户退押金界面截图。 材料 图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于伟力


方才 曩昔 的这个10月,ofo阅历 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梦 ”。


10月初,滴滴收购ofo的新闻 被滴滴否定 后,多家媒体接踵 又爆出哈啰出行欲折股并购ofo。谁知,当ofo还未从被收购的风闻 中走出时,其主体运营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变革 ,又被多家媒体解读为“让位”一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31日,一则“年夜 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计划 ”的新闻 突如其来,不少财经媒体纷纭 转载。法治周末记者随即接洽 到ofo公关部负责人,对方“果断 否定 此风闻 ”。之后,ofo宣布 公开声明:公司今朝 仍在坚持 自力 运营,各项营业 推动 正常且有序,对不实报道将连忙 向相干 司法部分 诉诸司法 掩护 、依法保护 自身正当 权益。


在外界看来,ofo的这一纸声明,像是彻底被“激愤 ”了。对于上述各种 风闻 ,ofo公关部负责人曾与法治周末记者在沟通中无奈地表现 :“网传的新闻 和现实 情形 会存在误差 ,甚至有的新闻 完整 无中生有,连公司内部都不知道的情形 ,却被外界年夜 肆衬着 。倘使 公司有任何情形 ,确定 会第一时光 颁布 于众。”


现在 ,ofo恰逢艰屯之际 ,跟着 媒体“爆炸式”的报道:倒闭风闻 、押金难退、拖欠供给 商巨额贷款的负面新闻 源源赓续 。一时光 ,这个位居共享单车行业前端的企业被卷入了舆论漩涡。业界都在纷纭 群情 ,这个在北京幻想 国际年夜 厦(今朝 ofo新的办公地址已在互联网金融中间 挂牌)里曾经名噪一时的“个中俊彦 ”,可否 挺过这场“灾难 ”,破局演变 ?


被指资金吃紧计谋 压缩


客岁 12月,据多家媒体报道,摩拜与ofo遭受 资金链危机,并有归并 的新闻 传出。历久 存眷 互联网范畴 的媒体人葛迦剖析 ,这是因为 两家共享单车巨子 猖狂 抢占市场占领 率以及争取 市场用户数目 所致。


“跟着 共享行业的日渐饱和,本钱 市场几乎无人再愿入局。加之冬季气象 渐冷,共享单车日活泼 的用户和骑行收入逐渐削减 ,而运维成本的折损和保护 的艰苦 却慢慢 增长 ,年夜 幅度加剧了资金链重要 ,迫使ofo和摩拜不得不以‘归并 ’为前提接触。但因为 好处 朋分 不均和理念分歧 ,归并 筹划 最终无奈‘流产’。”葛迦称。


本年 4月,美团宣告 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在摩拜被收购后的半年时光 里,ofo的日子并欠好 过,“被收购”“资金链断裂”的风闻 甚嚣尘上,但一向 遭ofo果断 否定 。ofo开创 人戴威曾在公司内部的一场会议中,把其时 的处境和片子 《至暗时刻》中的丘吉尔、战时英国相提并论。不外 ,他依旧保持 公司的将来 会坚持 自力 成长 。


戴威更年夜 的野心是要把全部 单车营业 迈向国际化。早在2016年,ofo便选择将海外市场的首站定在新加坡,很快又进入了美国、英国和澳年夜 利亚等国度 。客岁 岁尾 ,ofo的营业 已经扩大 到了20个国度 50个城市。然而,本年 7月起,ofo逐渐从多个海外市场退却 ,10月底,ofo正式确认停滞 日本市场的办事 。


在年夜 多半 行业专家看来,ofo海外退却 的原因在于资金吃紧,戴威主意 自力 成长 的情势 并不乐不雅 。10月上旬,ofo焦点 人士的一份投资意向书被媒体爆出,称滴滴在8月份,曾提出以2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ofo。对此,滴滴果断 否定 ,并表现 从未有过收购ofo的意向,同时,还许诺 将来 将持续 支撑 ofo其自力 成长 ,也不会行使一票否决权。滴滴收购的风闻 没过多久,另一则风闻 也铺天盖地而来——哈啰出行欲以1:5到1:2.5的折股比例并购ofo。而对于外界“收购”的传言,ofo始终坚持 缄默 。


10月下旬,依据 第三方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天眼查数据显示:ofo主体运营公司“东峡年夜 通(北京)治理 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戴威变革 为履行 董事陈正江。合法 外界认为 戴威将把ofo拱手相让时,ofo却紧迫 辟谣称:此次法定代表人的变革 ,仅是公司内部正常的****,现实 掌握 人仍为戴威,人事项 更不会影响公司的任何经营和运营。


欲速则不达的为难


ofo的运营问题,也一向 遭诟病。例如,ofo单车的简略单纯 锁一再 遭到损坏 ,年夜 幅度下降 了用户体验的满足 度。尽管ofo赓续 加年夜 投放,但单车数目 却不见增长 。记者留意 到,在北京市多个地铁口、小区外,本来 密密麻麻停放的小黄车,现在 单车的数目 只剩下寥若晨星 。


而在一些收集 论坛上,还有不罕用 户发帖投诉称,在ofo客户端页面申请退押金后,期待 数日,钱始终不见退回。更有多名用户埋怨 ,ofo随意率性 延伸 退押金周期时光 ,由本来 1至10个工作日延伸 至1至15个工作日。对于用户投诉的问题,ofo公关部负责人对此未作出任何说明 。艾媒咨询团体 开创 人CEO张毅以为 涌现 上述情形 ,对于ofo来说影响长短 常致命的,尤其是押金难退的问题,直接导致用户掉 去了信念 。


中国政法年夜 学流传 法研讨 中间 副主任朱巍以为 ,ofo不克不及 同心专心 追逐本钱 。要意识到用户才是“真天主 ”,而本钱 只会跟着“真天主 ”走。假如 留不住“真天主 ”,本钱 这个“假天主 ”也会分开 。


互联网不雅 察家丁道师也指出,ofo盲目寻求 市场占领 率,疏忽 用户体验,导致运营问题频发,反过来又影响了市场占领 率:“ofo用本钱 把本来 须要 5年甚至10年的成长 模式短期内速成了。这显然欲速则不达。许多 企业经由 猖狂 的扩大 进程 后,必需 要增强 从产物 到体验再到办事 全流程的规范,而ofo没有做到。它的思绪 是先打败重要 敌手 ,再完美 办事 和产物 。ofo用10%的精神 在修炼内功和产物 ,90%的精神 用在掠夺 市场,舍本逐末 ,最终自食其果。ofo用钱把市场打开,倒是 赞助 竞争敌手 培养 了用户,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融资事业 事后 “典质 自救”


ofo的运营模式曾在客岁 发明 了多次贸易 上的事业 ,将共享模式进行了立异 性的应用 ,一度成为最热点 的核心 。


客岁 3月初,ofo宣告 获得4.5亿美元的D轮融资,发明 了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记载 ,同时也成为行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彼时,ofo曾向市场颁布 “在某些方面,公司已经有了最高40%的净利润”。


距离D轮融资4个月后,ofo再次宣告 完成跨越 7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原滴滴高等 副总裁付强正式参加 ofo,担负 履行 总裁。业界对此一致以为 ,两家公司的关系,处于一个相当优越 的偏向 成长 ,滴滴作为ofo多次融资的领头者,拥有ofo必定 的董事席位。


惋惜 ,好景不长,本年 1月下旬,滴滴旗下的青柠单车宣告 成立,与ofo形成正面竞争。一边是投资方的“摈弃 ”,一边是资金重要 的传言赓续 ,“融资明星”ofo若何 拿钱“自救”成为世人 的存眷 点。彼时,网传ofo会完成一笔由阿里主导的10亿美元融资,但这一新闻 并没能获得 两边 证实。


直到本年 2月初,戴威经由过程 动产典质 的方法 ,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国民 币。这一次17.7亿元国民 币背后的方法 ,却十分的耐人寻味。葛迦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动产典质 指的是一种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动产不转移占领 ,而供给 担保的典质 情势 ,“也就是说,ofo用对小黄车的所有权向阿里进行为 产典质 获得 资产”。


记者检索发明 ,第一笔质押时光 为2月5日,ofo把位于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地的400多万的自行车作为资产,典质 给蚂蚁金服联系关系 公司,债权数额为5亿元国民 币。2月12日,ofo又以浮动数目 的共享单车为筹码,向浙江天猫技巧 有限公司换取了12.7亿元国民 币。“企业一般情形 下是不会选择资产典质 的方法 来筹集资金的,经由过程 质押获得 资金,在必定 时光 内须要 到达 商定 的盈利或者市场份额请求 ,假如 没有到达 ,那么将连本带利、净身出户。这无疑算是一种背水一战的办法 。”葛迦谈道。


3月13日,ofo宣告 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这一举措 ,在多半 受访专家看来是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法 ,与以往的融资模式差别 较年夜 。葛迦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股权融资是以企业自身的股权稀释为价值 ,面向本钱 市场招募合股 人的一种融资方法 。而债权融资是经由过程 企业的固定资产、专利权等资本 ,亦或是经由过程 中介机构担保等方法 ,让企业在金融机构获得假贷 的一种方法 。其本质 是企业欠债 ,“直不雅 点说,就是企业付出 必定 费用或利钱 借的款”。


过度扩大 凸显模式“硬伤”


一向 以来,ofo单车损毁严重、运营成本昂扬 已是公开的机密 。法治周末记者执政 阳区某ofo共享单车维修处发明 ,ofo单车聚积 如山。修车的师傅坦承,积存 待修的ofo共享单车近万辆。许多 单车被用户私享或骑到荒僻罕见 的处所 成为“僵尸车”,因为没有GPS定位,这些“僵尸车”也很难被ofo运营团队发明 。


而运维方面,有接近ofo人士指出,ofo单车的调剂 、摆放、维修和同城物流等人工费用,以及公司内部人员工资、临盆 成本等广泛 偏高,ofo每个月运维的支出费用约在3亿至4亿元。对于收入方面,业界广泛 以为 作为行业最主要 造血渠道的押金,ofo始终不看重 。一方面与摩拜睁开 历久 价钱 拉锯战,押金收益连续 走低。另一方面在竞争敌手 哈罗和摩拜的免押金政策冲击下,ofo一度实施 全国25个城市免押金用车。值得留意 的是,今朝 ofo已经缩小了免押金运动 的城市规模 。


有业内子 士剖析 ,ofo单车的单价在共享单车范畴 并不高,然则 要铺量使得其总资产宏大 。因为 应用 场景无法掌握 ,导致坏损率偏高,而即使不再增长 投放量,仅连续 维修,也是一年夜 笔无法疏忽 的开支。向用户收取的骑行费用,基本 无法支持 高额的维修费用。


“另一方面,因为 数目 浩瀚 的ofo单车根本 处于无人治理 的状态 ,从而涌现 了经济学上的‘公共牧场效应’和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这让原来 质量欠缺的共享单车破损异常 快,收受接管 处置 成难堪 题。”上述业内子 士进一步弥补 道。


5月下旬,因为 难以依附 用户骑行获利,ofo开端 动员 员工售卖车身告白 。不外 ,因为 车身告白 面窄,再加上北京等地制止 共享单车运营贸易 告白 ,是以 ,实现贸易 价值变现的才能 十分有限。


张毅指出,ofo今朝 未能解决的盈利问题,重要 是市场扩大 和占领 率误导造成的。共享单车的模式是市场的刚需,自行车的成本,完整 可以依附 骑行次数把运营、制作 成本收回。然则 ,ofo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压抑 竞争敌手 为当务之急,而不重视 贸易 模式自己 。拼命地扩大 ,导致成果 就是,当后续融资跟不上时,“后院”便起火了。


“将来 共享单车的成长 重点可能不是范围 ,而是精益化的治理 。”朱巍说,“只有解决了烧钱竞争的问题,能力 让企业回归正常贸易 模式。应该 勉励 归并 ,依照 天然 垄断的角度去束缚 和治理 。”




起源 :法治周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